已经上百年了,清华没有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看了前面很多答主的回答,基本是清一色、高屋建瓴地喷,但缺少逻辑和数据采集分析。因此我来强答一发。回到题主问题,清华没有培养出一个获诺贝尔奖的人才,主要是真正像所大学那样运作的时间还不够长。下面我展开说说具体原因。

地球人都知道,要得诺贝尔奖,除了研究成果要够牛,候选人还必须长寿。站在诺贝尔奖领奖台上的人,很多是花甲之年,古稀之年的也不在少数,反而四五十岁的比较少见。截止2016年,诺奖共授予880人,其中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人肯尼斯·约瑟夫·阿罗,获奖年龄51岁,但已经可以排在最年轻诺奖得主排行榜的第13位。

诺奖得主年龄偏大,是因为从研究出成果到被学术界知晓并认可,要花很长时间,因为你的研究成果需要实践去检验。这方面约翰·纳什(John

Nash)最为典型。纳什生于1928年,1950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写的博士论文仅有27页,但有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

年轻时的约翰·纳什(John
Nash)因为“纳什均衡",约翰·纳什(John
Nash)和另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离他发现“纳什均衡"已经有44年。1994年领奖时,纳什已经66岁,年近古稀,是下图的样子。

纳什一生既坎坷又充满传奇,30岁时精神失常,在妻子艾莉西亚的照顾下,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渐渐康复,否则一直疯癫的话都领不了诺贝尔奖。他们的故事被拍成电影,片名《美丽心灵》,由罗素·克劳和詹妮弗·康纳利主演。

2002年电影《美丽心灵》夺得4项奥斯卡大奖,詹妮弗·康纳利抱了个最佳女配角奖小金人。有人会说,约翰·纳什(John

Nash)的事既然能拍成电影,这个案例难免太特殊,不具普遍性。好吧,我们来说一说我们的邻居日本。日本第一个诺奖是1949年的汤川秀树,获奖原因是提出介子理论,而理论提出时间在1935年,和获奖隔了14年。

2000年后日本诺奖人品爆发,有三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出成果和获奖的时间间隔,最短的有10余年,长的有27年。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翻翻诺奖记录,这里不啰嗦了。出成果和得诺奖的时间间隔普遍偏长,不仅仅说明诺奖得主年龄偏大,更重要的是,证明了科研成果需要时间沉淀。清华成立于1911年,到现在正好沉淀了107年,按理也该出成绩了。

但是这107年,我们国家经历了多少苦难和波折,大家想必应该知道的:清王朝覆灭,民国建立,然后是军阀混战,国家方显统一迹象,日本入侵,抗战胜利,又是国共内战,然后是一波接一波的各种运动折腾……。一百年来,真正适合科研学术的黄金时期就是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现在正好40年。所以,尽管清华校史有107年,但真正正儿八经像所大学运转也就40年。

其它67年,清华学生都在干嘛呢?民国建立忙着剪辫子,军阀混战集体上街散步,日本入侵再集体上街散步,然后……还是上街,参加各种运动,哪有心思和时间坐在教室上课,或者到实验室摆弄仪器?当一个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时,最先崩塌的就是科研,然后就是落后,然后是挨打。诺奖?想都别想,这个奖和动荡战乱之地无缘。

我们来参观一下诺奖大国(数据截止2015年):美国325人英国
98 人德国 76 人法国 48 人瑞典 27人日本 27人俄罗斯 19人瑞士 17人荷兰 14人意大利
14人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诺奖大国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长期远离战乱,即使被战火烧到,比如一战、二战,时间都在五六年内,文化、科研体系根本未受波及,战火一熄灭,又能从灰烬中重生。如果欧洲或者北美,把我们1840年以来遭过的罪来一遍,他们还能成为诺奖大国……才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我觉得可能是跟其的创新能力不足有关,下一步可以通过激发一部分人进行研发,这样子才可以更容易获得。
第2个回答  2020-11-24
一方面是由于战争导致我国长期处于动荡环境,没有稳定的科研条件。另一方面是由于最近我国科技高速发展让西方国家觉得很危险,所以故意不给。
第3个回答  2020-11-24
要获得诺贝尔奖,除了研究的成果要很厉害,候选人还必须要活得久,站在诺贝尔领奖台上的人,年龄都基本很大,是因为从研究到成果,再到被学术界的人认可,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清华大学虽然笑时有107年,但是他真正像一所大学运转也就40年,在其他的67年里,清华的学生都在忙着参加各种运动,没有心思和时间在实验室研究搞科研,所以清华上百年了,还没有诺贝尔得奖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