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群臣三缄其口,一才子对出下联,为何被杀?

如题所述

有一回朱元璋突发奇想,想了一句暗藏玄机的上联,在朝堂上考大臣。这句上联只有6个字“老子天下第一”,看似简单实则不单纯。大臣们都不笨,一眼看穿了朱元璋的把戏,一个个为求自保都不肯去对下联,只是一味夸赞老朱此联绝妙。正当朱元璋得意之时,一位入仕不久的青年才子出列了。这位才子先是很恭敬地对老朱俯首作了个揖,然后说道:“臣能对出下联。”

朱元璋看着才子,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你且对来听听。”才子回道:“遵旨。”紧接着吟出了下联“孙子盖世无双。”然而不幸的是,不一会儿这才子就被老朱处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莫非才子对的下联很差?显然也不是。

单从文意层面来说,这位才子对得相当好。朱元璋上联中的“老子”一语双关,它既可以指道家始祖李耳,却又是朱元璋在暗指自己。这位才子显然也是看明白了这点,所以在下联有意对上“孙子”这样一个同样也是一语双关的词。“孙子”既可以指中国古代的大军事家孙武,也可以暗指朱元璋的皇孙。此外,下联的“盖世无双”对上联的“天下第一”也很恰当。总而言之,但从上下联的文字意思来看,才子对的很恰当。

不过,若从对联的规则来看,才子的这个下联也不是完美无瑕的,甚至可以说犯了对联的一个大忌讳。对联的规则之一是要求上下联中除了虚词以外,避免出现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的情况。而才子的下联中第二个字和朱元璋上联的第二个字重复了,这显然是犯了对联的忌讳。才子不可能不了解对联的基本规则,他是故意犯此忌讳的,为的是奉承朱元璋。

显然,才子把事情想得太单纯了。如果这句上联有那么简单,当时在场的大臣中不乏博学多识之人,他们又怎么会选择三缄其口呢。朱元璋这句上联为何很难对?

如果单纯把上联的“老子”当作李耳,那么下联就一点也不难对出。但是这样的对法显然是大不敬的,因为没把朱元璋这个天下第一的皇帝放在眼里。而且朱元璋年轻时当过和尚,他断然不会承认道家的老子是天下第一的。而如果把上联中的“老子”当作朱元璋来对下联的话,一样也是很危险的,虽能奉承朱元璋,却又会把朱元璋置于狂妄之地。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对此联都会犯忌讳的。因此,此联看似简单,实则暗藏杀机,这也是当时在场的大臣不敢对下联的原因所在。大臣们听到上联的时候就明白了朱元璋这是有意要刁难他们,故而只是夸赞此联绝妙,而不肯去对下联,去对下联就是自寻死路啊。

朱元璋出此联本意就是要杀一杀这帮文臣的气焰,所以无论才子对的下联多完美,最终都难逃被惩处的下场。朱元璋小时家穷没念过多少书,出道后补学了一些文化知识,但毕竟不是系统性地学习,本质上还是半个文盲。朱元璋既羡慕这些文臣博学多识有才华,又看不惯文人的傲慢。而大臣们表面上对朱元璋敬畏有加,骨子里还是瞧不起朱元璋的粗野。君臣间的关系很是微妙,表面上不说破,暗地里嘲讽来嘲讽去的。朱元璋出此联刁难大臣正是一个例子。

最后不得不说一句,这个故事只是虚构的而已。故事本身倒是把朱元璋的残暴以及他对文人的鄙视都体现出来了,可以说是一个好故事。以一个虚构的故事就把朱元璋黑化了,而且还能让人信以为真,由此可见编造此故事的人水平之高,用心之歹毒。这个故事应当是出自文人之手,所谓的笔扫千军确实不容小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才子对出“老子天下第一,孙子盖世无双”,朱元璋的上联是在自夸,当然,他也确实有这个资格自夸,谁让他能从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一个坐拥江山的皇帝呢?可是呢,这个官员没想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以为朱元璋所说的“老子”是两个意思,所以才对出了一个“孙子盖世无双”。如此一来,朱元璋听着当然不爽了,别说你是夸咱的孙子,咱听着你就是在骂咱是孙子!于是,这个官员也就因此稀里糊涂地送了命。
第2个回答  2020-12-18
因为这个才子对出的下联是“孙子盖世无双”,这个对子对得是挺好,但朱元璋觉得这个才子是在骂他,所以就杀了他。
第3个回答  2020-12-18
因为这本来就是朱元璋自己感慨而已。如果你接上话,代表你可能图谋不轨,所以说被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