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传统民风民俗

如题所述

1. 扬州评话
扬州评话是一种以扬州方言为基础的曲艺说书艺术,起源于清代初期,并广泛流行于苏北、镇江、南京、上海等地。表演中,评话艺术家们注重细节描绘,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幽默风趣。扬州评话以其细腻的描写、严谨的结构、紧密的情节联系和丰富的地域特色而著称。2006年5月20日,扬州评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Ⅴ-2。
2. 扬州清曲
扬州清曲是在明清时期流行于扬州地区的俗曲和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曲艺唱曲艺术,也被称为“广陵清曲”或“维扬清曲”。它主要在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和上海等地流传,并使用扬州方言演唱。扬州清曲的表演形式简洁轻便,风格朴实无华,其音乐价值体现在源自当地小调和外地小调的丰富曲调中,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和地域风格。2006年5月20日,扬州清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重阳登高祛邪
扬州人有着在重阳节登高祛邪的传统习俗。在这一天,许多人会攀登平山堂、观音堂或文峰塔等地,欣赏秋日的景色。那些不便登高的人则会通过食用重阳糕来象征性地登高。旧时习俗中,雇主会在这一天设宴款待工人,席间每人至少享用两只螃蟹。工人们饮用了重阳酒,会更有干劲地工作。民间有“饮了重阳酒,日夜不停歇”的说法。
4. 清明节吃烧饼
清明节的早晨,扬州人中有不少家庭会制作并享用自制的烧饼。有的烧饼中还会加入嫩柳叶与面和在一起,据说这样食用可以避邪。这一习俗至今仍有所保留。同时,许多家庭还保持着清明上坟祭扫和踏青(野外郊游)的传统。
5. 扬州婚俗
扬州的婚俗中,订婚被称为“下茶”。传统上,订婚分为大定和小定两个阶段。小定,又称为“稳亲”,通常是在男女双方尚年幼时进行的订婚形式。而大定则标志着正式的定婚。在现代,自由恋爱成为主流,双方谈妥后,男方邀请女方父母聚餐,便视为订婚。
6. 观音山香会
观音山香会起源于明代,并在清代达到鼎盛。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得道之日,这一天观音山的香火最为旺盛,也是扬州最盛大的庙会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