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遗传

食品微生物——遗传

  F+和 F- 杂 交 中, 结 果 是 供 体 菌 成 为 , 受 体 菌 成 为 。
  F-和 Hfr 杂 交 中, 受 体 菌 成 为 。
  二. 名词解释:
  (1)表型饰变:同样遗传型的生物,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表形,是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2)细菌素:是细菌产生的、能与敏感菌株细胞壁上的专一受体蛋白结合从而抑制或杀死敏感细菌的多肽类化合物,一般只能抑制或杀死种内不同亚种或菌株
  (3)转座因子:是细胞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DNA片断。可以从染色体或质粒的一个位点转到另一个位点,或在两个复制子之间转移
  (4)转换: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 或是 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所取代。
  (5)颠换:一个嘌呤被一个嘧啶 或是 一个嘧啶被一个嘌呤所取代。
  (6)营养缺陷型:因突变而丧失合成某种物质的能力,因此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类型。
  (7)移码突变:是指由一种诱变剂引起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加(插入)或缺失,从而使该部分位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发生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
  (8)无义突变:是指某个碱基的改变使代表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密码子(UAA、UAG、UGA)。蛋白质的合成提前终止。
  (9)缺失、重复、插入、
  易位:是指断裂下来的一小段染色体顺向或逆向地插入到原来的一条染色体的其他部位上。
  倒位:是指断裂下来的一段染色体旋转 180°后重新插到原来染色体的位置上,从而使它的基因顺序与其他的基因顺序方向相反
  (10)转化 :受体菌直接吸收了来自供体菌的DNA片段,通过交换,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再经复制就使自己变成一个转化子。这种受体菌接受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
  (11)感受态细胞:理化方法诱导细胞,使其处于最适摄取和容纳外来DNA的生理状态。
  (12)转导:通过完全缺陷或部分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和整合,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13)接合: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
  (15)基因重组: 是由于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新DNA分子的过程。
  (16)基因突变:由于DNA链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17)菌种的衰退:菌种在培养或保藏过程中,由于自发突变的存在,出现某些原有优良生产性状的劣化、遗传标记的丢失等现象
  (18)局限性转导:指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并获得表达的转导现象。
  (19)普遍性转导:通过完全缺陷噬菌体对供体菌任何DNA小片段的“误包”,而实现其遗传性状传递至受体菌的转导现象,称为普遍性转导
  (20)碱基置换:DNA分子的部分改变。包括转换 颠换
  三.简答题:
  (1)比较转化和转导的主要区别。

  (2)什 么 是 基 因 重 组 ,在 原 核 微 生 物 中 哪 些 方 式 可 引 起 基 因 重 组 ?

  (3)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
  1不对应性2自发性3稀有性4独立性5可有发性6稳定性7可逆性
  (4)紫外线如何对DNA造成损伤?细菌如何修复?

  (5)诱发突变的原则有哪些?
  (1)使用简便有效的诱变剂 (2)选用最适剂量
  (3)充分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 (4)挑选优良的诱变菌种
  (5)处理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液
  (6)利用和创造形态、生理与产量间的相关指标
  (7)设计或采用高效筛选方案或方法还有考虑外部环境。
  (6)如何防止菌种衰退?
  ① 控制传代次数② 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
  ③ 采用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传代④ 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7)菌种保藏的目的和原理是什么?
  ① 存活,不丢失,不污染 ② 防止优良性状丧失
  ③ 随时为生产、科研提供优良菌种
  原理:选用优良的纯种,(最好是休眠体,如分生孢子、芽胞等),
  创造降低微生物代谢活动强度,生长繁殖受抑制,难以发生突变的环境条件
  (8)致突变物与致癌物的微生物检测中,Ames 试验应用广泛,什么是Ames 试验?它的原理是什么?
  利用细菌模型了解潜在化学致癌物的诱变作用
  原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his-)菌株,在含微量组氨酸的培养基中,除极少数自发回复突变的细胞外,一般只能分裂几次,形成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的微菌落。受诱变剂作用后,大量细胞发生回复突变,自行合成组氨酸,发育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某些化学物质需经代谢活化才有致变作用,在测试系统中加入哺乳动物微粒体酶①,可弥补体外试验缺乏代谢活化系统之不足。鉴于化学物质的致突变作用与致癌作用之间密切相关,故此法现广泛应用于致癌物的筛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