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湖南大学"朱张会讲"塑像被涂花?

在湖南大学德智学生公寓时钟广场看到,标志性的朱张会讲塑像惨遭涂鸦,眉毛和嘴唇被人涂上红红的颜色。同学都很气愤,“在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标志雕像上乱涂乱画,有些过分了。”

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五千年的积淀,所以中国人十分骄傲自己的祖国历史,对于中国古代的名人更是得到我们广大人民的尊重,大家知道张栻和朱熹是古代的著名人物,他们因为彼此论述,展开一场辩论,留下脍炙人口的故事。朱张会讲就是这个典故的概述,现在湖南大学有这样的塑像,纪念那些为中国文化做出贡献的先贤。

我今天看到这样的先贤竟然比随随便便的胡乱涂鸦,如此的情景真是叫人气愤之余,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因为中国现在很多的地方的文物古迹都有类似的经历,湖南大学这次的事情,更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样的涂鸦简直是毫无素质可言,而且这样的事情也是给湖南大学造成损失,出现这样的事情真是令人遗憾。

中国现在有很多随便乱涂乱画的事情,首先这个行为是一种低素质行为,对于艺术品没有一个起码的尊重,根本不尊重这些历史人物和事迹。中国这样的现象很懂,提高人民的素质我觉得势在必行,就因为人们的素质比较的,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文明素质的提高应该抓紧了,国家对于爱护文物和建筑应该进行专门的教育和宣传。

其次中国很多人作出不文明的举动,主要是觉得没有人管,自己可以随随便便的乱涂乱画,而且这样可以显示自己来过某地,或者是图一时快乐。因此我觉得国家在保护文物古迹和一些文化建筑的时候,应该采取一些惩罚性的手段,比如发现乱涂乱画,进行罚款,而且要加重处罚力度,这样才能杜绝一些人的破坏行为。

湖南大学的塑像被涂画,但是没有人举报,也没有人管理,这和其他地区出现的文物古迹乱涂乱画如出一辙。原因在于没有人进行管理和监督,如果有专门的保护和管理的人,那么这些历史文化的建筑就不可能乱涂乱画,湖南大学的事情提醒我们,必须有专门的人员进行保护和管理文化历史设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04
针对湖南大学“朱张会讲”被涂花一事,我的看法是:涂的是涂鸦,无视的是艺术,丢失的是道德。

【涂的是涂鸦】湖南大学作为一所名校,以重视文学,重视艺术而出名,当然校园内“朱张会讲”这一雕像也是向学生们传播学校校训,塑造良好校风的一大重要标志,能够进入湖南大学的也一定是有素质的一批学生,之所以受到在校大学生的一致厌恶,接着是学生的举报,说明学生们的态度很鲜明,在涂鸦这件事上无论是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是可耻的,不可原谅的。

【无视的是艺术】从这名涂鸦的人下笔那一瞬间就说明了他对这件事的无视,轻视,无视自己所处的环境——湖南大学,无视自己针对的对象——艺术品,无视自己的行为后果——舆论唾骂,法律责任。“朱张会讲”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一大辩论情景,以雕塑的形式矗立于学校,正常人都是敬佩敬仰尊重,但是这群涂鸦的人缺不了解历史,没有自己的认知,以一种无知的举动告诉很多人自己的素质是多么差,自己对于历史文学是多么的轻视。

【丢失的是道德】道德的最低底线就是法律,相信在湖南大学全体学生的监视下,破坏者一定会被查出,这条道德的最低底线一旦触碰就一定需要负责。也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对道德高低做出一个判断,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面前,我们世人的无视,破环就是道德低下。所以这件事情的深层原因还是道德这一至高点。

针对此事,层层深入,由表及里,我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是:涂的是涂鸦,无视的是艺术,丢失的是道德。
第2个回答  2017-04-04
也许干这事的人自认为很有才,很有幽默感,但在我看来,这样的人是真缺德,真流氓,真没文化。所谓缺德,对这种公共设施进行涂鸦、破坏,这就是缺德,没家教,耍流氓。肆意涂抹文化名人的雕像,这就是没文化。

首先,给大家介绍下什么是"朱张会讲"。"朱张会讲"讲的是朱熹与张栻在福建武夷山讲经论道的事。这件事情,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相当有名的。也许大家对张栻陌生,但对朱熹想必是相当熟悉的。五四之后,朱熹身上被泼很多涨水,什么虚伪、迂腐、假道学、假正经,没人性,甚至于把清末中国的落后挨打都算在朱熹身上。但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对他的误解。大多数批判朱熹的人,恐怕连朱熹的半本著作都没看过,都是人云亦云。

对于朱熹的误解,最出名的一个例子,“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一直被诟病被攻击了许久,一直以为朱熹没人性,要消灭人的欲望,但按朱熹原本的解释,说的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从这方面看,朱熹也没课本上说的那么可恶可憎吧。事实上,朱熹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是对我国文化有突出贡献的人。

而如今,这个伟人的雕像被这样涂鸦,彰显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糟践、不重视。一个抛弃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是无根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是不可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的。
第3个回答  2017-04-04
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公民素质的表现也是各不相同的,对大学生也是如此,从我国恢复高考开始,大学生群体在综合素质上的表现几乎是每十年一个时代,如今的高等学府中,真正高素质的学生已经非常罕见,尤其是大学扩招以后,考大学的门槛有所降低,加之大学之间的招生竞争非常激烈,使得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素质的管理,这也就为湖南大学“朱张会讲”塑像被乱涂乱抹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

众所周知,以历史名人和历史故事为素材,构建有寓意和内涵的塑像,是高等院校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不仅是为了校园气氛的营造,而且也是对学生情操的陶冶,但如今的大学生在生活和思想上的随意性太强,导致这些被赋予重担的塑像遭受了诸多的破坏,这对凸显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玷污了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的真实价值,毕竟在现如今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已经相对匮乏。

为了避免各种破坏行为的出现,大部分的大学都会出台相应的管理规定,但在具体的执行和实施过程中,无法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了如指掌,因此就无法彻底遏制此类行为的出现,毕竟校园环境的维护,需要的是师生的自觉,单纯的依靠管理规定是无法起到理想效果的,无论是城市公共环境,还是大学校园里的公共秩序,都很难通过管理措施实现无死角维护,这也是湖南大学“朱张会讲”的塑像惨遭毒手的客观使然。

大学校园里具有代表性的塑像遭到涂鸦破坏,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甚至是社会公众都会极为愤慨,毕竟做出这种卑劣行为的人是极少数现象,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对自己的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当然了,也不排除校外人员所为,毕竟如今的大学校园并没有采取封闭管理,社会人员进入也是比较便捷的,但不管做出这种不道德行为的人来自哪个群体,都比较直观的反映出了大学的校园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只有强化这方面的管理手段,才能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
第4个回答  2017-04-05
过去有各种“到此一游”,现今关于这类不文明行为的报道似乎是少了,也不敢说到底是报道少了呢,还是这类行为确实少了。但终归,我们的素质,应当是在慢慢提高的。然而现今这个“朱张会讲”雕塑被涂花,我个人以为其情节比“到此一游”恶劣多了。如若到此一游很大程度上出于道德素质意识的淡薄,那么涂花这种名人塑像,而且还是湖南大学内的标识性雕塑,我个人觉得就属于恶搞了。

我觉得做这样的事的年龄段,比较有可能的应该是在二十岁以下。但这绝不是能够被原谅的理由,没有任何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

涂花雕塑,是一种对于公共财产的亵渎,不尊重。将其在心理上私有化,以为自己可以对之为所欲为。这是自私的表现,同时,也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

涂花的是名人雕塑,这是文化保护意识的淡薄,是文化水准的低下的表现。名人名事,是我们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同时,这是对于历史的不尊重,缺乏必要的文化自尊心。

而这种涂花行为,涂花者显然,没有给予整个事件带来的影响,做必要的考量。这不仅是不成熟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缺乏为人处世的基本素养。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缺乏思考。

所以我会觉得,在作为一个“人”,这个恶搞者竟然缺失了一个人应当有的这么多的素养。我甚至想说,TA枉为“人”。如若是个孩童,或许,我们会给予一定的宽容。但如若是个成人,我觉得他可以被原谅,但必须,在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之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