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想上厕所怎么办?

如题所述

俗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耐力项目专业运动员对冬训都十分重视,因为冬训是每年当中一个关键的准备期,是进行大负荷量训练、储备体能、打基础、迎接来年新赛季的重要时期。对业余跑友来说,冬天一般很少有比赛,是难得的可以静下心来修炼的阶段。

那么,冬训期间,专业马拉松运动员怎么练?有哪些方面可以值得业余跑友借鉴?主攻有氧耐力

冬训主攻有氧耐力并不是马拉松运动员的专利,像足球、排球、自行车等国字号队伍到了冬季也都会离开北京去外地进行拉练,国家游泳队冬天也经常去澳洲拉练。虽然每个运动队去的地方不同,气温高低也不同。但冬季训练的核心内容基本都是围绕加强有氧耐力,增加体能储备为主。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份山东省马拉松运动员冬训期间的周训练计划:

山东省马拉松运动员冬训期间3/6周训练计划

备注:“3/6周”代表一个为期6周的训练周期中的第3周。345/km=3分45秒/公里;70%指最大摄氧率或最大心率的70%。

可以看出,有氧训练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像已经具备高水平的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在这一周总共13次训练中,纯粹的有氧训练课占了10次,而且反复进行14-20公里、中低强度、基础性的有氧训练。

这是因为,冬季的气候特点对有氧训练有特殊的优势。在低温下,人体的心肺和血管功能会受到较大的刺激,有利于提高心输出量、改善毛细血管功能、提高肺通气量,从而提高人体运动时的供血供氧能力,提高有氧代谢能力。

而且,冬天跑步散热状况好,体内热量堆积更少,完成相同训练量时流失的水、电解质更少,有利于反复进行长距离有氧训练,这是其它季节所不具备的条件。在夏天,往往是因为太热所以跑量上不去(不是因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限制),很多时候难以真正刺激到有氧耐力。而在冬天,恰好可以反复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让有氧耐力得到足够的刺激。

所以,中长跑的训练,无论是距离较短的800米、1500米,还是5000米、10000米、马拉松,都会在冬季主攻有氧耐力的训练,到了赛季前再强化专项训练。练强度,少练纯粹的速度

低温下肌肉粘滞性增加,所以速度、爆发力、柔韧性会有所下降,进行高强度训练时速度难以提起来、没有刺激效果,同时也容易受伤。冬天跑鞋和场地硬、弹性下降,也增加了受伤风险。

所以,冬训期间,无论是800米、1500米中距离运动员,还是5000米、10000米、马拉松运动员,都很少进行纯粹的速度训练、无氧训练,更不会去穿钉鞋(冬天穿钉鞋非常容易拉伤),而是刚好利用这段不适合高强度训练的时节主攻有氧训练。

冬训期间如果有强度课,也一般是按照以下几种形式进行:

1、贯穿在有氧训练当中进行,或者说是一种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比如,16-20公里的有氧训练,前面按正常配速进行,最后4-6公里逐渐加速,最后达到无氧状态。

2、间歇段落较长的间歇跑或者变速跑。间歇跑的段落较长、组数多、密度高,很少进行300米、400米等短距离间歇跑。也会进行长距离变速跑,典型的就是(2公里快+2公里慢)×5次,这是一周当中最难跑也是许多运动员最怕的训练课之一。

3、计时跑(测试)。山东省队一般在周六下午会进行8公里或10公里的计时跑,也是每周的一个重点课次。虽然冬训时期整体强度有所降低,但这堂课的强度还是较大的,在不穿钉鞋的情况下男子的10公里一般可以跑进30分,最后一公里往往可以跑到2分40以内。

另外,冬训无论是有氧还是无氧训练,都要先保证负荷量,再追求强度,也遵循了冬训“主攻耐力”的特点。

友冬训的建议

许多业余跑友都频繁参赛,一轮赛季下来积累下不少疲劳。而即将迎来的冬训又是大负荷量。所以当结束秋季的这一轮马拉松赛季,进入冬训前,最好能给自己两周左右的时间进行调整,不急于开始大负荷训练(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调整期可达一个月)。调整期间以10-14公里的慢跑为主,也可以变换跑步的场地、形式(比如低强度的越野跑),或进行交叉运动(球类、游泳等)。待身体充分恢复,疲劳基本消除,再逐渐增加训练负荷量。(有时候即使身体状态好、感觉不累,调整期也是有必要的,不然等到疲劳表现出来,往往已经比较严重)。

在训练的主要内容上,业余训练和专业训练一样,冬训都是主攻有氧耐力和跑量的时期,适合反复进行长距离有氧训练。特别是对水平更低的入门跑友,更应注重有氧训练,打好基础。对于有一定训练基础和比赛经历的业余跑友,冬训期间单次有氧训练的距离最好在12-14公里以上,虽然冬训是积累跑量的最佳季节,跑量也不是越大越好,这一点要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而不要模仿专业训练的计划。有一定训练,每周训练次数至少保持3-4次,训练量保持在60-70km较为合适,偶尔增加到80km也可以。但如果没有接近“准专业”水平和足够的运动底子,训练量不太建议超过100km以上/周。

在强度的控制上,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冬训内容值得借鉴。当以增加运动量为主要目标时,运动强度必然就要有所降低,来保证运动量的完成。虽然冬天进行长距离有氧训练时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更容易兴奋,但这时的有氧训练也基本以中低强度(大约在最大摄氧率的60-75%)为主。对于无氧训练,建议安排在有氧训练后进行,但基本是点到为止(强度不建议超过90%),每周不建议超过1次。有氧、无氧混合训练(逐渐加速跑,先有氧,后程无氧)是冬训期间比较提倡的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5
想要上厕所没有办法,那只能找一个很僻静的地方,然后解决一下,但是一般马拉松运动员都是有准备的,比赛之前都不会喝水。
第2个回答  2020-01-15
当然不能去厕所,一些运动员会在比赛的时候,直接就拉了出来,为了不扰乱比赛的节奏,边拉边跑。一直到比赛为止。
第3个回答  2021-01-11
对于马拉松选手来说,这好办。举办方设置的临厕可上;只要注意回避一点,周围有树木、建筑、物体遮挡都可抓紧方便。
第4个回答  2020-01-18
一般来说这些马拉松运动员都会开始比赛之前准备好自己的各项任务,比如先补充一些能量,随后在调整自己身上的装备,看看自己的鞋带有没有系好自己身上的衣服有没有哪里破损或者是不舒服的地方,一般在运动前也会进行排泄。所以不会出现在比赛当中想要上厕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