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付不听话的小孩子?

如题所述

1.友善的态度——如果你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使用正常的音调与和蔼的态度的话,孩子会更有可能认真地听你说。

  2.暂停——在孩子一时无法接受你的要求,甚至与孩子发生争执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你可以说:“我不想现在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来谈论它吧。”

  3.教孩子道理——当孩子犯错误或行为无礼的时候,不要立即处罚他,应该以友好的口吻来教育他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和举止。“你玩完的玩具不应该随处乱丢,下一次请把它放入它应该放的地方,你的玩具架子才是玩具的家。玩完的玩具应该让它回自己的家,就像你一样,如果你在外面玩完了,我把你丢在街上不让你回家,你觉得对不对?”

  4.讲话的出发点要积极——不要这样来对孩子说,“我要说多少次你才会去刷你的牙齿呢?”而应该说,“去刷你的牙齿,我想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完成,我想看看你是否可以刷得很干净。”
  5.向孩子解释而不是威胁——当孩子向你说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你应该给孩子一种解释的权利,让他简短地解释他为什么需要做这件事,之后向他解释清楚这样做错在哪里,他有没有理由这样做,以及正确的做法。
  6.珍惜每一个机会——不应该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的不当行为举止上,其实每个冲突发生的时候,都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机会,你不要放过它,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因势利导教育你的孩子。

  7.给予激励——可以通过一些只语片言来激励你的孩子,通过合作的方式来鼓励他的进取,类似的话语有:“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能做,你一点也不比他们差,你完全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对不对?”

  8.要有柔性——如果你的小孩问:“在我们回去之前,我可以看完这一场表演吗?”如果你还有一些时间剩余的话,应该让出一些时间来给你的孩子。你应该尊重孩子请求的权利。

  9.摆脱武力威胁——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说:“你要是再这样,你就快该挨打了!”“还记不记得上次我为什么打你?”这种武力威胁实在是天大的错误,尤其更不应该提起以前给孩子造成的痛苦。武力威胁只能让孩子认为你是一个专制粗暴的家长,而越发拒绝与你合作。

  10.因事制宜——教育的方式方法应该多样化,在发现孩子犯错误时,不要每次都用一种面孔、一种说理的方式,孩子会感到厌倦。你完全可以变换一些花样,因事制宜,尝试孩子能接受的各种方式。比如问题出现时先简单处理一下。然后在有时间的时候再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去动物园、参观博物馆、郊游等等形式,结合看到听到的事物深入地阐明你要告诉他的那个道理。在冲突的当口,往往孩子不容易接受批评,但是在事后进行这种耐心的教育,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15 15:45
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常常会以处罚来控制孩子,这似乎是我们在教养孩子时最习惯的一件事,但这个习惯一旦养成,长期使用的结果,也使父母和孩子在亲子关系上付出相当的代价。
如果成人经常带着气愤、高亢的声音和孩子说话,时间久了,孩子对成人的“喊叫”也就习以为常、以后成人如果不提高嗓音、不重复喊叫,孩子便很难接收到指令,而且孩子一旦习惯于高亢、粗暴的声音、就会逐渐对温和、文明的教育方法采取“抗命”的态度。 处罚也是一样,不良或经常性的处罚,只会让孩子身心感到痛苦、不适或意志遭到压制,很难帮助孩子认清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愿意诚心的配合。 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以下有几个比较温和的方法,提供父母参考。
(一)向孩子解释行为规范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不和成人配合,是因为他不了解或忘记了行为的规则,再一次的提醒孩子,可以让孩子体会和了解,但要注意的是,在提醒孩子时.要注意表情和声调.不要用喊叫的方式。要用坚定、温和的声调来对孩子说明或提出要求:“记得吗?在人多的地方讲话要小声点,才不会妨碍别人,”“记得我们今天上街是要给奶奶买礼物.其它东西一律不买!” 成人在向孩子解释规则时.应该避免预先就认定孩子不听话,例如:“你要我说几百次,才会听话!”这会让孩子更加的任性和固执。
(二)以周围的孩子或成人作榜样 年龄小的孩子虽然知道成人的指令和规则,却很难决定该怎样做,当他不行动或不接受指令时,我们又以为孩子不听话,因此,在让孩子了解行动规则的同时,还要指点他怎么做,例如,书如何摆、玩具怎么收、坐要怎么坐、话要怎么说等等。 除了语言,成人可以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理解具体的做法,利用孩子的模仿性来纠正他或引导他,或者可以建议孩子:“你看!可以照那个叔叔那样做”“你要像那个小孩一样安静”,将具体的目标告诉孩子,引导他代替原来不好的行为.
(三)奖励和赞许良好的行为 孩子不听话时,常常是为了要引起成人的注意(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孩子常常用反抗(故意不听话)或其它不听话的方式(大喊大叫),使大人满足他的愿望。 父母对孩子这种不良行为,首先态度要沉着冷静、不慌张,最好的方法是暂时让孩子单独一个人,直到这样胡闹的行为停止或是态度好转才去处理。 这是弱化不良行为的方法,利用不响应坏行为的方式,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态度。但成人要积极做的是,称赞、奖励好的行为,让孩子区别好与坏、容许与禁止。 所以当孩子不听话时,可以用赞许的话来转移他的行为:“我记得你是一个热心的小孩,记得吗,上次你帮我做了......”在奖励和赞许孩子时,最好让孩子能具体了解自己的行为,不要只一味的称赞孩子:“你好棒!”“你好乖!”而是选用一些具有美德的语句,譬如:“你很慷慨” “你很有礼貌”“很热心”……,使孩子的行为更具体性。
(四)对不好的行为进行严肃谈话   当孩子不听话时,成人用“责骂”或“处罚”来处理,常常很容易把主观的因素(气愤、激动、疲倦、厌烦的情绪),渗入行为的处理中,致使孩子的身体感到痛苦不适 (体罚),心理产生恐惧,意志遭到压制,因此很难接受成人长篇大论的说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为,更难说要纠正他的行为。 此时利用“严肃的谈话”,会让孩子心领神会,例如,先暂时停止他的工作,请他到一个角落,好好的跟他谈,可能会比大声责骂和处罚,更能启发他的良知,思考自已的不当行为。 曾经有一位中班的小男孩告诉我,他前一个晚上和爸爸到书店喝茶,做 “Man’s talk”,我问他谈了什么,他断断续续的告诉我“爸爸和他谈他和姐姐经常打架、吵架的事”,爸爸跟他说:“姐姐很爱你,经常照顾你、送你东西,但姐姐也有很多的苦恼,像一年级的功课很多,有很多的美劳要做,如果姐姐在做功课时,去烦她、动她的东西,姐姐也许会因此没完成功课而被老师责骂 ,你希望这样吗?”他还说爸爸给他很多的建议,例如,“姐姐写功课的时候,你可以打计算机,也可以陪小狗玩,向姐姐借东西时要有礼貌,并且用完要赶快还,不要霸占。”很有意思的一个man’s talk,爸爸利用一个不错的场所,严肃的指出孩子不好的行为,并提供他可以做以及如何做的建议,以纠正孩子的行为。
(五)细心和耐性的纠正与教育   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成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下一些不同类型的错误,长期下来,造成孩子不良的行为。例如,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小,任性、胡闹、不听从吩咐是一种自然现象,长大就会变好或变听话,而没有细心纠正他.

有时候,面对生活的压力,觉得自己要崩溃了.无所适从,心灵不安定.缺乏安全感,要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让我压力很大。本来自己就情绪不好,还要耐心的对付孩子。难以承受。
我有时候很想逃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04

小孩不懂事,冲它喊没用的,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把它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集中在你身上,自然就不闹了,82年我外调,在宜昌工作,有一天去江边高级餐馆和老公(当是还只是普通朋友约会,旋转餐厅,点的菜有牛扒,面包果酱,红菜汤,罐焖牛柳,炸薯条等,饮料是橘子汁和雷司令葡萄酒,当时旁边的一桌带着小男孩很吵,七八岁,一直在地上打滚,我说了几次没反应,家长也无动于衷,气的我站起来要上去理论,这时老公(当时还是普通朋友按住我说,小张,不要急,对孩子要有对孩子的办法,喊叫没用的,你看我的,说完老公(当时还是普通朋友在座位上坐直,嘴里zi~的喊了一声,双臂突然快速摆动,打起猴拳来,果然有效果,小孩子被老公(当时还是普通朋友的行为吸引住了,从地上爬起来,盯着老公(当时还是普通朋友,这时老公(当时还是普通朋友站起来,边打猴拳,边往门外走,还不时回头看小孩,小孩好奇心被激起来,跟着走出门去,看我老公(当时还是普通朋友到底要干什么,过了一会听见门外有动静,噼里啪啦的,我急忙冲出去,发现老公(当时还是普通朋友和小孩在电梯口扭打在一起,互不相让,四条腿四条胳膊紧紧缠绕在一起,好像摔跤一样,后来我才得知,老公(当时还是普通朋友是想用猴拳把小孩引出来,到没人的地方打一顿,给它个教训,没想到小孩练过,是一灯大师和燕子李三的徒弟,身上有功夫,再加上平时对各种武功都很感兴趣,自学了铁砂掌,金钟罩,轻功,八卦莲花掌,神鞭等多种绝技,年纪小,可是功夫不弱,我老公(当时还是普通朋友二十来岁小伙子,虽然身体上占便宜,可惜猴拳是自学,又是业余爱好,跟小孩对上以后,完没有占到便宜,场面五五开!开电梯的电梯员出来以后试图分开两人,但是都很倔强,你先松!老公(当时还是普通朋友说,你先松!小孩说,你先放开我,老公(当时还是普通朋友说,不行,你先,小孩说,互不让步,我急忙走过去说,都松手吧,大家各退一步,都是出来吃饭,无怨无悔,没有大是大非问题,二位都是有功夫的人,一个猴拳使的活灵活现,一个一阳指功力强劲,可谓棋逢对手,真是有缘呢,何不交个朋友,共同切磋,岂不是一桩好事体,两人听完后,觉得有道理,互相松了手,互相致歉,我错了,小孩说,不该在饭店大吵,对不起!我错了!老公(当时还是普通朋友抱拳,不该仗着自己有功夫,起了打人的念头,有辱习武之人名声,惭愧!大家相谈甚欢,结为了好旁友,后来经常聚会,打拳,成为了忘年交,我结婚的时候还来随了份子呢,94年我调回保定以后,大家还保持书信来往,后来加了qq,微信,朋友圈,联系一直没有断,小孩今年也四十多了,早已是孩子的父亲,但是友谊的花朵,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开的愈加娇艳,说出这段经历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对待小朋友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感情用事,他喊你也喊,都不体面,要善于动脑筋,这样才能收获生活的馈赠

第2个回答  2017-10-04

为什么这两年熊孩子和熊大人之间的矛盾激化严重,我有几点思考,现在和微博上的海内外博士们探讨一下,大家共同进步,第一,first and foremost , 主要是这两年贵国人民接受的正能量太多,一出门满大街的核心价值观,广播里电视里春晚里都天天嗷嗷给你灌输爱过思想,不爱国不让走!人民一下子急了,一看见不符合社核价值观的就要跳出来,暴打不文明的熊孩子,宣传口工作很到位了,厉害了我的果,第二是进城的人多了,以前我们村里的孩子都呆在村里不怎么出门,现在大家有事没事都喜欢进城玩玩,进城喝个奶茶,进城看个电影,进城看看漫展,进城吃个甜点,进城拉个屎,刚播宁高铁二十分钟就rou地一下到内环线,北方六亿土锤有规律向北京靠拢,好处是我在深圳的老乡也越来越多了,我参加的湖南老乡在深圳群里有一千多人,每天分享湖南各地美食信息,美团红包咔咔发,天天跟过年一样,听喷喷肉讲,他的家乡南京下关现在也已经被安徽人占领,夫子庙寸草不生,第三可能就是我二叔那一套育儿经验,不知道哪里看的育儿经,说是要学美国人那一套,释放孩子天性,一下子blowup 了!孩子绝对不能管,我小时候要是在外面这么嚎我爷爷可能会把我腿打断,但是现在我爷爷老实了,绝对不敢打我二叔儿子也就是三孙子,一打三孙子我二叔二婶(高碑店人 全家人都开始一起嚎,说孩子不能压抑,爱玩爱嚎是孩子天性,我爷爷也不敢反驳,去年给活活气死了,我二叔也很过意不去,骨灰盒的钱出了一半,第五就是现在当父母这一代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确实素质不行,基本都是看国产剧听薛之谦长大的,晚上再读两篇冯唐,相当于100安培直流电通进大脑,精神上基本已经废了,看跑男这种节目能有什么后果,后果就是人越看越傻,人退化成猴,达尔文当年也没想到还能退化,但事实摆在面前了,湖南卫视推翻了进化论,这个方面很多人目前还没有想到

第3个回答  2020-10-17

孩子不听家长的话怎么办?这个问题要从孩子三个年龄阶段进行处理,孩子3岁前不听话,可以通过恰当的打进行解决;3-6岁通过不理他进行解决,只有不听话,他提的任何要求都不答应;6岁以上就要听孩子的话,让孩子体验到听话很重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