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户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呢?

如题所述

户部尚书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的大臣,明代为正二品, 清代为从一品。 其职位相等于当今的主管财政、税收、民政、金融、公安等部门的国务院副总理。

官名。其职由《周礼》地官司徒演变而来。汉朝置尚书郎4人,其一人主财帛委输。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国支计。到隋朝改为民部。唐改称户部尚书。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改户部为度支;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度支尚书为司元太常伯;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为户部尚书。宋、元、明、清沿而未改。

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此职可追溯至汉朝,时有置尚书郎四人,其中一人主财帛委输,即国家财政工作。曹魏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费统筹。经隋朝稍加改变称民部尚书,至唐朝遂改称户部尚书,至后代仍为常职。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等。户部尚书主管全国户口、赋役方面的政令。侍郎掌稽核版籍、赋役实征等会计统计工作。其日常工作有为移民垦荒,招抚安置流民,以鱼鳞图册、黄册为根据,抑制豪民兼并;以限田裁异端之民;以树艺课农官;以草地养马放牧;以电种召佃尽地利;对多年积欠赔累可根据情况给予蠲免;根据各省收支情况,调剂余缺;差役的减轻免复;对灾区贫老的抚恤救济,对有功人的赏赐;权量市籴,评估物价;征收山泽坡池、关市、坑冶之税;赡军输,督漕运,赡及转输屯种,开中以实边,和百官俸禄支给;定期编造户口册籍,调整户等,了解人口及土地增减变化;对隐匿户口,侵吞土地等不法行为及时给予制止、纠正。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寻,推公(袁可立)南户部尚书,因勒俾致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9

户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据资料显示,户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和国土资源部部长,户部尚书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的大臣,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其职位相等于当今的主管财政、税收、土地、民政、金融、公安等部门的国务院副总理。

户部尚书可追溯至汉朝,时有置尚书郎四人,其中一人主财帛委输,即国家财政工作,曹魏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费统筹。经隋朝稍加改变称民部尚书,至唐朝遂改称户部尚书,至后代仍为常职。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等。

兵部尚书自设立后便被各朝各代沿用,延续了上千年,历史上很多有名的人物都担任过这一官职,比如唐朝杜如晦、李靖、姚元崇、郭子仪,宋朝欧阳修、苏轼,明朝于谦、袁崇焕、洪承畴、孙承宗,清朝明珠、和珅、纪晓岚、李卫等等,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在这一位置上做出过显赫政绩。

唐朝时期兵部尚书的官阶为正三品,明朝的时候升为正二品,清朝时为从一品。明朝时期兵部尚书又称本兵,管理军政的同时还参与战略,权势威严极大,正因为如此,当时于谦才能在关键时刻挽救明朝于水火之中。

户部尚书主管全国户口、赋役方面的政令。


侍郎掌稽核版籍、赋役实征等会计统计工作。其日常工作有为移民垦荒,招抚安置流民,以鱼鳞图册、黄册为根据,抑制豪民兼并;以限田裁异端之民;以树艺课农官;以草地养马放牧;以电种召佃尽地利;对多年积欠赔累可根据情况给予蠲免;根据各省收支情况,调剂余缺;差役的减轻免复;对灾区贫老的抚恤救济,对有功人的赏赐;


权量市籴,评估物价;征收山泽坡池、关市、坑冶之税;赡军输,督漕运,赡及转输屯种,开中以实边,和百官俸禄支给;定期编造户口册籍,调整户等,了解人口及土地增减变化;对隐匿户口,侵吞土地等不法行为及时给予制止、纠正。

第2个回答  2019-09-06

户部起源于先秦,当时被叫做“地官大司徒”,到两汉时期,户部被称为“大农令”和“尚书民曹”,且设置了五个尚书。

第3个回答  2019-07-10
户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此职可追溯至汉朝,时有置尚书郎四人,其中一人主财帛委输,即国家财政工作。曹魏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费统筹。经隋朝稍加改变称民部尚书,至唐朝遂改称户部尚书,至后代仍为常职。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尚书,就是过去的六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的首长,也就是部长级别。
第4个回答  2019-07-10
户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此职可追溯至汉朝,时有置尚书郎四人,其中一人主财帛委输,即国家财政工作。

感觉这个职位还是蛮高的,但是要知道,在古代,其实权力是集中在皇帝的手中的,他虽然说是户部尚书,其实并没有什么实权,只是听皇帝的派遣罢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