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厚镇的历史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保定市所辖各县的名称大部分来源于该县治所在地名称或者是该县的古地名,比如满城县(满城镇),清苑县(清苑镇),涞水县(涞水镇),阜平县(阜平镇),定兴县(定兴镇),高阳县(高阳镇),容城县(容城镇),涞源县(涞源镇),望都县(望都镇),安新县(安新镇)等等。而唐县治所在地却叫“仁厚镇”。这一名称传说始于清末(《保定地名志》),距今已百余年的历史,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清朝时期,有一个山西商人要到保定去做生意,途径唐县。时天气炎热,商人口渴难耐,正巧碰上有位老汉和他老伴在菜园里浇菜,于是便上前要了些水喝,顺便将装有盘缠的包袱放在水井边的大石头上。由于急着赶路,喝完水后,商人便急匆匆上马走了,到了保定后,才猛然间想起:“糟了!钱丢在路上了,应该是在唐县喝水时丢的。”回去吧,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人家也不一定认账,自认倒霉吧!商人心想。
幸亏在保定商人还有些同乡,于是借了些钱,开始做生意。经过3年的苦心经营,终于赚了大钱,成为了一名腰缠万贯的富翁,他也就逐渐地遗忘了这件事。
一天,商人山西家中来信,要其回家一趟。经过唐县城关时,忽然想起了3年前丢失盘缠的这件事,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凭记忆找到了那个菜园,巧的是老汉和他老伴又在菜园里浇水,于是便问他是否还记得3年前有一位商人在这里喝水,将装有钱的包袱丢在水井边上的事。老汉仔细地打量了商人一番,然后拿起铁镐就往井边刨,不一会儿,就刨出了一个包袱递给商人,打开一看,银子分文不少。商人大为感动,拿出一半银子赠给老汉,老汉却推辞道:“我若要你的银子,还会等到今天吗?我们唐县人向来仁义厚道,不会取不义之财。”
眼看天黑了,商人提出在老汉家借宿一晚上。老汉说:“别说住一晚上,就是住几天也行。”还吩咐老伴杀鸡打酒,款待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晚上,商人和老汉拉起了家常,得知老汉没有儿子后,商人说:“我有3个儿子,一定要给你们老俩一个伺候你们,为你们养老送终;”老汉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了。商人回到山西家中,带了三儿子来唐县认了养父母。
由于家风良好,教育有方,后来商人的三儿子中了状元到京城任职。临走时,想起父亲临来时对他讲过:唐县城关人实在、厚道。于是提笔写下了“仁义厚道”四个大字,城关镇也改名称作“仁厚镇”,直到现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