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多义的之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白话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5、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等闲视之。

6、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白话文:这两只虫,又怎么会知道。

7、动词,往、到:“吾欲之南海”。白话文:我想到南海去。

之,读作zhī,部首是丶部,笔顺是点、横撇/横钩、捺,共三画。相关词组有很多,比如之后、总之、兼之、向之、之内、谢之、之者、已之、之箇、之子等。

扩展资料:

词语解析:

一、之后

1、拼音:zhī hòu

2、释义: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后面。一般多指时间。

二、总之

1、拼音:zǒng zhī

2、释义:总括而言。表示总括上文。

三、兼之

1、拼音:jiān zhī

2、释义: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加以。

四、之内

1、拼音:zhī nèi

2、释义:为一定的范围以内。

五、之子

1、拼音:zhī zǐ

2、释义:这个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之

百度百科-之后

百度百科-总之

百度百科-兼之

百度百科-之内

百度百科-之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01
一词多义就是 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多义词是“单义词”的对称。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这些意义是同属一个本义(基本意义)的转义,引申、派生或衍生意义。人们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要反映日趋复杂的客观现象,就不可避免地要用原有的词来表示相关的其他事物, 使新旧词义并存。
多义词大多是一些和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常用词,以动词与形容词居多,以单音词居多。多义词在使用时,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多义词在比拟、比喻、借代等修辞中,因其“多义”的特点,可以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意义间没有关联时,只能认作是同音词的一种,如表示颜色的“白”(白的花)和表示徒劳的“白”(白费力)就是两个同音词。
区分
有的词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是多义词。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义,叫基本义;有的是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有的是通过用基本义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叫比喻义。在使用时,在一定的语境(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也就是说,多义词的具体意义需要结合其所在的语境判断。如:
单音词:
海:基本义——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如“大海、东海”。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黑海”。
引申义——大的,如“你真是海量!”。
比喻义——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如,“人海茫茫,你让我到哪里去找他?”“这里已是一片火海。”
双音词:
1、算账:基本义——计算账目。如,“你别打扰他,他正在算账呢。”
引申义——吃亏或失败后与人较量,如,“好了,这回算你赢,下回我再跟你算账!”
2、包袱:基本义——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如,“把你的包袱拿好。”
比喻义——比喻某种负担。如。“你不要有思想包袱。”
3、黄色:基本义——黄的颜色。如,她穿着黄色的上衣。
引申义——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如,不要看黄色录像。
4、水分:基本义——物体内所含的水。如,植物是靠它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比喻义——比喻某一情况中夹杂的不真实的成分。如,他说的话里有很大的水分。
多音词:
1、开小差:基本义——军人私自脱离队伍逃跑。如,他当兵没多久就开小差了。
比喻义——比喻思想不集中。如,用心听讲,思想就不会开小差。
2、老古董:基本义——陈旧过时的东西。如,他使用的书桌已成了老古董。
比喻义——比喻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如,这个人简直是个老古董。
辨析方法
多义词往往与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双关”等结合考查;有时也和病句,如“表意不明”等结合考查;有时也和同义词结合在一起考查。在古文阅读中,设题者既考查实词中的一词多义,也考查虚词中的一词多义。辨析多义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从多音现象辨析
例如,(1)他这个人不难求,太好说话了。(2)他这个人太好说大话了。
不难判断,(1)中的“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的意思。(2)中的“好”读去声,是“喜欢、爱好”的意思。
从词义上辨析
例如,(1)山上到处是盛开的杜鹃。(2)树林里传来了杜鹃的叫声。
其中,(1)中的“杜鹃”指的是“杜鹃花”,而(2)中的“杜鹃”指的是“杜鹃鸟”。
从词性上辨析
例如,(1)他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2)他是代表小李来参加大会的。
显然,(1)中的“代表”是名词,(2)中的“代表”是动词。
从语境上辨析
例如,(1)把电视关上,我们要学习文件。(2)大家注意,下午要拿学习文件来。
从语境中看出,(1)中的“学习文件”是指从事的某项活动;(2)中的“学习文件”,则是要拿的东西,而不是进行的活动。
从对象与搭配上辨析
例如,(1)我们要学先进,赶先进。(2)他正在赶苍蝇。(3)他在百忙之中赶写了这篇文章。
其中,(1)中的“赶”与“先进(人)”搭配,是“追”的意思;(2)中的“赶”与“苍蝇(昆虫)” 搭配,是“驱逐” 的意思;(3)中的“赶”与“文章(涉及的任务)”搭配,是“加快行动,使不误时间” 的意思。
第2个回答  2016-11-30

“之”的一词多义:

之,拼音zhī。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