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兵反叛时吴三桂占据了半壁江山,最后为何功败垂成?

如题所述

1673年11月21日,西南边陲传来巨变: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叛了。

吴三桂杀掉不肯顺从于他的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打着“先皇三太子”的幌子,发布兴明讨清的檄文,并致信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和台湾郑经,邀约一起进攻清朝。

这就是著名的“三藩之乱”。











吴三桂的确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但他在1644年打开山海关,放进如狼似虎的清军,之后又全力追杀明朝军队和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并杀死了永历帝。由此,人们对吴三桂深恶痛绝。

不过,这次吴三桂起兵反叛清朝,仍然得到了相当多汉人阶层的积极响应。

1674年3月,耿精忠在福州响应。1674年5月,郑经联合耿精忠起兵。1676年2月,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发动兵变,响应吴三桂。此外,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巡抚曹申吉、提督李本深等追随吴三桂起兵。孙延龄叛于广西,罗森、郑蛟麟、吴之茂叛于四川,提督王辅臣叛于宁羌。











根据清廷事后一份统计显示,吴三桂起兵后,各省布政使以下共有523 名文职官员投靠吴三桂。

一时之间,四方震动,人心惶惶。

正是在无数明朝文武官员的响应和归顺下,吴三桂起兵后进展非常顺利,队伍从3万兵力急剧增加到30万。吴三桂从云南起兵,随后攻占了贵州、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甘肃、陕西,加上耿精忠占据的福建和尚之信占据的广东,全国内地18个省,吴三桂就占据了一半,与清朝隔长江而望,俨然拥有半壁江山。

然而,吴三桂并没有高兴太久。当吴三桂进入鼎盛阶段后没多久,便逐步衰退。1678年,吴三桂病死后,他的孙子吴世璠继承了他的位置,但只过了3年,清军就杀进云南,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就此平息。











曾经占据半壁江山的吴三桂,为何最终功败垂成?分析一下,大致有三点原因。

一、从政治上讲,吴三桂从来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

吴三桂在起兵之初,政治目标非常明确,是兴明讨清,而且打出“先皇三太子”的幌子,这是比较有效的策略,也为他争取了许多汉人阶层的支持。可是,吴三桂并没有坚持,当他率部抵达岳阳后,就尝试着与清朝议和,准备划江而治。这种做法出尔反尔,让他失去了一部分人心。











更臭的是,当吴三桂的议和被康熙皇帝拒绝后,他自知时日不多,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这说明吴三桂起兵,是为了他的个人私欲,与兴明讨清没有一毛钱关系。因此,大伙儿都不愿跟随他了。这样一来,仗还怎么打?

二、从军事上讲,吴三桂没有及时渡过长江,直捣黄龙。

吴三桂在起兵之初,进展神速,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攻到了湖南,并攻占了岳阳。这时候,如果吴三桂能迅速渡江,凭借长江之险,掌握军事主动权,挥师北上,将能扩大战果,一举攻下京师,也不是全无可能的事情。











就算吴三桂不渡过长江,也可以顺江而下,攻占江苏、浙江等江南地区,切断清朝的粮草、赋税重地,也必将给清朝重大打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2
一是在整体实力上吴三桂要弱于清朝,二是吴三桂毕竟是一个叛徒,他不得民心,比起清军百姓们更恨吴三桂。所以吴三桂最后会失败。
第2个回答  2021-02-17
因为吴三桂的反叛并没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并且其内部矛盾也很尖锐,因此康熙采取分化的策略削弱了他的实力,导致他最后功败垂成。
第3个回答  2021-02-24
吴三桂虽然占据半壁江山,但是当时他的管理政策以及所任用之人都不是很好,再加上当时外国的压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