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读传媒类研究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题所述

提问是“香港的传媒研究生”,但其实传媒的定义早就不拘泥于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媒体了。浸会的传媒(在香港School of Communication被翻译成传理学院)在浸会属于一枝独秀,是香港八大的第一所传理学院,也应该是香港最大,开设专业最多最全的传理学院(下设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tudy,department of journalism,academy of visual arts,academy of film),在香港传媒界也有很高的声誉,校友支撑起香港纸媒电视台广告pr中层以上半壁江山,有报道称是亚洲第一,世界十大新闻学院。
1.生源
由于浸会综排不高,有些专业的一年制授课招生条件真的很低。所以整体生源大环境情况不如港中科,比起浸会其他专业,传理学院的生源是最好的。基本都出身国内知名211、985或者海外名校,雅思7+,口语很好,学霸云集,半数以上是往届生,其中不乏已经在4A广告公司或者PR行业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part time的local更都是有着多年相关行业经验的牛人。据local说浸会本科也是传理学院招生分数最高,毕竟是老牌。ijs和bjs大多数是本科新闻相关专业,还有一半本科非传媒相关专业,这也和浸会传理的课程设置有关。
2.课程
全英语授课。上学期四门,下学期五门。
必修
Communication的必修有三门。foundation of communication theory,讲的是传播学以及和涉及传播学相关的各种理论。research&methods in comm research,传播学同属于social science,所以这些研究方法基本和其他社科专业比如心理学,社会学差不多,只是以传播学的研究为范例,可能之前没有接触过研究方法和统计学知识的同学会比较吃力。三门必修都偏学术,有时候会有Mphil(研究型硕士)的学生一起上。 Media management的必修偏商科和管理,一些必修和商学院的学生一起上。
选修
comm的选修有六门。可以选修本专业的选修课,也可以选修ijs和电影学院的选修课。所以方向有五类,传播学研究,新闻,PR,广告,Marketing。在选课前请给自己的未来就业方向定个位,有的放矢。 mm可以选商学院的一些选修课。下学期可以选做project,就是类似毕业论文。comm的project可以抵掉一门课,但只能一个人做。mm可以抵掉两门,可以6个人一组。 除此之外,传理学院还有安排一年多次的study trip,每年去的地方都不一样,今年是台湾,伦敦,布拉格&巴黎,台北,东京, 拉斯维加斯。学校提供一定的补助。
3.师资
必修的师资没得说,各个都是传播学术大牛,新闻研究大佬,中级职称以上基本以有多年海外经验的内地老师为主,课上英语,作业英语,但是课下找老师讨论可以用普通话搞定。还是建议选课前做好功课,因为每个老师focus的领域不同。选修的老师除了本校的老师,就是在所教课的领域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guest lecture.比如每次开的新闻类课程都很抢手的张少威和CK Lau;比如香港著名文化评论家林沛理;比如被我的同学们喻为男神的前奥美董事Royce Yuen;雅诗兰黛和欧莱雅集团前Marketing Diretor,同样被喻为男神的Ray Fok;更不用提众所周知的闾丘露薇了。 也有个别guest lecture比较水,在这里就不提了。如果有学弟学妹想要知道情况可以私信。
4.作业
必修以paper,presentation和考试为主。有些需要研究方法以及数据收集的paper可能对于没有任何研究背景的同学会有点吃力。(大陆本科的毕业论文简直就是糊弄人)reading量大,平均一周50页吧,不算上recommend reading。 选修以group project/presentation为主,上文有提到,很多同学都有多年的从业经验,所以和这样的人组队有时候比课堂上学到的还多。客观来说,作业量还是很大的,感觉从第二周开始就没停下来过。
5.出路
9月入学,5月基本没课了,加上中间的圣诞/复活/春节,七七八八的假期。
a.继续学术,RA/Mphil/PhD
我所知道的上届还是有不少学长学姐申到了PhD,或者中间做了一段时间RA,申到了phd。MA直接申博可能还是有些难度的。若是志在学术,请重视每一门必修的paper,死命刷gpa,和老师打好关(shua)系(lian),下学期务必选project. 在香港如果能学术一条路走到黑,待遇还是很好的。
b.留港工作
首先,如果你要留香港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会一口流利的粤语比你研究生的课业成绩重要很多。 如果去传统媒体,那还真的只是外表光鲜。言论自由?媒体环境好?到真正找工作的时候,摆在眼前的事实只有一个,香港的传统传媒行业工资很低,纸媒的记者工资在1w左右,凤凰卫视也不过1w2。风里来雨里去什么的就不说了,这个数字在香港基本上是能生存的底线,要知道餐厅的洗碗工也差不多9k,1w的样子。 去广告公司/PR公司,其实香港的环境未必会比北京上海好。而且由于水土不服,内地人很难做Creative work,即使来自粤语地区也一样。 刚来香港的时候,几乎80%的同学都是想留下来工作的,半年过去,度过了和香港的蜜月期,逼仄的居住环境,语言的障碍,传媒行业低廉的薪水…这个比率降到20%还不剩。 也有同学一来香港就是为了留下来的,各种翘课学粤语实习找工作。 也有听说有学长为了留在香港去卖保险,教普通话的。 也有听说那种专门招内地不会粤语没有其他选择的研究生开很低的工资写公关软文的公司。
c.回内地工作
最后回到题主关心的Mphil有多难申,MA能否add value的问题。 Mphil比MA难申主要是因为招收人数少,又有奖学金。但Mphil以研究为主,基本不上课。如果说ma交的是老师上课的学费,那mphil拿的就是帮老板打工的工钱。mphil在有些地方又叫副博士,有些博士读了一两年不想读了或者发不了论文毕不了业,就会申请转成mphil毕业。
所以答案很明确,如果你志在学术,想继续读博,或者去科研机构,就申Mphil。 如果你只是想拿研究生文凭回内地工作,那么除了院校,大多数雇主看不出Mphil&MA的区别,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时MA&Mphil的待遇应该也是一样的。
至于能否add value,真心看个人。还有,选课会直接影响到你能否值回学费和学习体验。请提前做好功课!! 如果你本科非传媒专业,但英语不错,对传媒有兴趣,那么浸会的传播学MA会适合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27
以浸会大学的传理学院为例:
授课式研究生1年的学费是8-10万港币,生活费一年4万港币包括了住宿和饭钱。有20%学生能申请到各类奖学金,1万-4万港币不等。
研修式研究生2年很难申请,若能被录取,都有奖学金。

研究生可以在校内或实习的单位打工,但每周不得伐伐崔和诏古措汰胆咯超过20个小时,除非是FULL TIME的实习那是另当别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