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1个皇帝,他死后地宫建筑的非常豪华,陵墓里的兵马俑也非常的震撼。西安秦始皇陵墓每年都有全世界各地的朋友前来旅游。
但是兵马俑坑里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一排的旁边都有一个土墙。这个土墙是什么呢?为什么不完全拆掉呢?
首先,这个土墙是当初在制作兵马俑的时候就原本已经存在的。所以为了保持历史的原貌,专家选择保留这些土墙,否则的话就会破坏墓坑原本的形态。
当时在建造这些兵马俑的时候,先是把兵马俑的坑分为了11个过道,也就是建了10座的土墙。土墙建好之后,再把兵马俑放进去。土墙的作用就是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这样可以不让兵马俑本身被坍塌的土方破坏。也就等于是给兵马俑盖小房子时用的墙体支撑。
所以,这个墙即便是挖了,里边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最多可能是一些腐朽了的建筑结构等等。所以没有必要耗费人力和物力去挖它,所以专家们最终选择了保持土墙的原样。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些强除了起到支撑的作用之外,很有可能还会起到区分的作用,就是每一个过道里的兵马俑可能是有不同的职业或者属性,通过这些土墙来进行区别。
不管是以上的哪一种理由,专家之所以不再把土墙拆掉,就是因为土墙原本是在建造兵马俑的时候就存在的,它也算是文物本身的一部分。
兵马俑坑中间的土墙是作为兵马俑的承重的建筑,承重建筑拆除之后可能会损坏两边的兵马俑造成更大的损失。这些土墙是本来就有的,根据整个俑坑的建筑结构以及残留下来的种种痕迹,考古学家模拟了当时的修建过程,首先根据俑坑规模挖一个5米深的大坑把地基夯实。
然后修建10道土隔墙把整个俑坑分为11个过道。每个过道都铺满青砖。土隔墙底部有栿木栿木上有立柱。立柱上又有顺着土墙方向的枋木。然后在土墙和枋木上搭满棚木。
兵马俑的建筑特点: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
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