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鹗续书哪些方面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如题所述

鹗续书在贾府的结局问题上违背了曹雪芹的创作原意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可以说是整部小说的高潮,无论是情节的发展,还是故事的整个核心,那都是全部集中在了这后面的四十回,从这四十回中整个贾家,开始逐渐的败落,被皇帝给抄了家。

但是很奇怪的是,贾家被抄了之后,贾府里的人,并没有受到牵连,皇帝就原谅了他们这一家的人,后面还有更加的离奇的情节,那就是贾宝玉还参加了科举。从这一点上来说,后面的续书,应当说是违背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做了大量的修改。

《红楼梦》前面八十回的情节,仅以贾宝玉来说,他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只愿意与那些女孩子待在一起玩耍。所以对于后来,他会去参加科举考试,应当说几乎是不太可能。但是高鹗硬是让贾宝玉去参加科举,而且还考上了,这就有点说不通了。要知道前面的贾宝玉那就是一个封建反抗者,他不可能会去参加考试,他也做不了八股文,更别说能够考上。  

这就有了一种解释,那就是高鹗在续写这部小说的时候,他是知道《红楼梦》这部小说,前面的那些情节有些离经叛道,所以他要设计出一个情节来,那就是要让人们知道,只有通过参加科举,去做八股文,那么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出路。  

高鹗应该说是看过了一部完整的《红楼梦》,他看到了后面的一些情节,可能不适合于当时的那个时代,所以如果想要让这部小说能够胜利出版,那么唯一的方式,便是大刀阔斧地修改,把里面的一些情节,通过润色,修改成适合那个时候的价值观的一部小说,所以说高鹗后面所续的四十回,那是完全违背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不可能后来会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高鹗续书符合曹雪芹原意的的地方

第一百零五回写查抄宁国府,其实荣国府也该查抄。贾府被抄是贾府破败的重要标志。再次写到了奴隶的逃跑反抗。贾母病逝时荣国府的花名册上,统共只有男仆二十一人、女仆十九人、合计四十人。想当年元春省亲时,奴仆有一百多人,后来大抵非死即逃,还有的走上了反抗之路。

第一百一十一回写周瑞的干儿子何三,因和人打架,被撵在外,遂趁贾母病逝出殡、举家忙于丧事之际,便带了几个有通天本事的朋友夜劫贾府,连尼姑妙玉也被劫走了。这是奴隶反抗的一个缩影。最后,写到贾宝玉出家。

贾宝玉是贾府儿孙中惟一略可望成的人物,他悬崖撒手,近入空门,便意味着贾府子孙不肖,后继无人。这也是贾府彻底败落的重要标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