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到了初中就会有很多的学生掉队,事实是这样吗?

如题所述

小学的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到了初中就会有很多的学生掉队,事实是这样。一般孩子初中成绩落后,我们会客观地找出原因,比如科目增多,学习任务加重,考试内容拓宽,难度加大,导致孩子的心智和精力跟不上,或者孩子进入青春期容易情绪化。当与家人、老师、同学的关系调解不好时,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过于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也消耗了孩子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1.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内容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生年龄以七岁到十二岁为主。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就像一个保姆,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学习识字,主要靠灌输式教学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所以在课堂上,老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一举一动,监督学生的读写作业。这种教学管理方式,使得所有学生在小学毕业升学考试中的成绩基本都是优秀的。

2.小学尽了最大努力取得好成绩,却也为孩子厌学埋下了祸根。因为父母的责任,小学生一般成绩都很好。但是,如果孩子不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尤其是学习效果不好,就会受到家长的虐待或惩罚。这种痛苦的学习经历,迟早会形成“厌学”的感觉。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就很难学会厌学和叛逆,成绩也不会落后。父母太在意孩子的成绩,给孩子太大压力,导致孩子产生很多负面情绪。

3.进入初中后,学习课程多了几门,内容比小学难多了。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了。况且初中老师不会像小学老师一样每个字都教,学生可以跟着机械记忆。老师并不总是跟着学生的屁股走。那些几乎是自觉学习的人,就会趁机蒙混过关,成绩自然会下降。以上就是对小学的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到了初中就会有很多的学生掉队,事实是这样吗这个问题的解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6
我记得有过一个统计,具体的数据找不到了,大体意思就是清北的学生,他们的来源高中有非常明显的集中度,但这些学生的初中集中度就不那么明显了,而他们的小学,已经没什么规律了。这其中还有很多清北的学生出身于不知名的乡村小学,虽然我们无法得知他们小学时具体的成绩,但我相信学生的水平肯定是和学校水平密切相关的,这一点想想学区房的热度就可以理解。而这还不只是一座城市内学校之间的差异,而是全国范围内的差异。小学阶段,学生几乎没有自学能力,论家庭教育乡村小学的学生更是完败,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绩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并不妨碍他们最后一起走进了清北。小学的成绩,对将来的影响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大,真正影响孩子前途的,是学习带给他们的感受。小学成绩不好,还不足以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但是,如果成绩不好给他们带来太多负面的感受,导致他们厌倦甚至痛恨学习的话,对他们未来的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12
很多学生在从小学升完初中之后成绩会发生改变,有些小学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在初中之后学习就会变差,只是因为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3个回答  2022-03-12
是的,如果在生活中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在上初中的时候成绩就会有所下滑,所以就应该请一个1对1的老师进行相关的补课。
第4个回答  2022-03-12
是这样的,初中的时候学的东西比较多了,有些孩子的智商不是特别的高,是学不懂一些东西的,这样的话成绩会下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