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踩过哪些消费陷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4-16
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购物的时候,导购会这么给你推销东西:
• 这件衣服虽然有点小贵,但是年轻人,你对自己好一点,会花才会赚。
• 穿着廉价会被看不起的,总要有几件贵的衣服,才不被人看轻。
• 你的品位代表你的身价,穿价格贵的衣服,才能交到层次更高的朋友。
这时候,我们可能就脑子一热,拿出手机付款了。但实际上这些商品,往往超出我们实际的支付能
力,不得不透支信用卡,超前消费。
这时候其实我们陷入了一个陷阱——超前消费陷阱,这个陷阱的本质是从众心理在作怪。商家通过
对消费心理的把握,让我们认为这样的观点是对的,认为大家都在这么做,从而买了自己并不一定
需要,且不一定能支付得起的东西。
第2个回答  2022-04-13
双十一的时候我在淘宝直播间购买了护肤品,收到商品后与曾经在旗舰店购买的产品对比,发现产品的颜色、质地都有差异,经过平台鉴定,确实是买到了假货。我向商家诉说,却遭到了商家的否认,最后由自己承担了这笔亏损。
一、生活中常见的消费陷阱
1、直播平台商品质量无保障。
2、低价商品套路多。
3、预付卡消费踩坑多。

二、消费者的十大基本权利
安全保障权, 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获得赔偿权,依法结社权,消费者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个人信息受保护权,监督权。
这十大基本权利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消费者如何维权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切记消费维权投诉电话12315。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维权小妙招
1、购物消费时索要票据。
2、留心商家单方解释权。
3、遇到消费欺诈可要求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4、二手商品交易是否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需要区分情况。
第3个回答  2022-04-16
1、返券循环消费
  返利促销可谓是现行的最大的消费陷阱,从表面上看,好像可以花一样的钱买更多的东西,但使用时却有诸多限制,结果往往是消费者不仅得不到便宜,反而因为要用完所得的返券而继续消费,最后花了更多的钱,掉进循环消费的陷阱。
  2、先付款后发货
  先付款后发货这种方式,从理论上讲就是对消费者就是不利的。如今第三方支付已经变得强大和规范,能够保障支付的安全性。先付款,商家就掌握了主动权,没有了任何的行为约束,因此这种方式很容易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购物,尤其是网上购物,货到付款才是商家有实力、有信誉的表现,才是最安全的支付方式。
第4个回答  2022-03-11
1.虚假广告。 设置虚假降价或价格打折欺诈消费者,以推广所谓的新技术等进行欺骗,房地产开发商广告承诺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2.免费服务。 经营者往往在消费者接受所谓“免费服务”后,又提出许多不公平的条件强迫消费者接受。 “免费服务”实为陷阱诱饵。
3.义诊。 不法之徒抓住消费者急需治疗疾病、渴求健康的心理,在商场小区举办所谓“义诊”活动,骗取消费者慷慨解囊。
第5个回答  2022-04-07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处处存在着一些消费陷阱,商家们为了推销产品,可谓是处心积虑的,设计出各种促销活动,花样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没有细心研究过、不明真相的人,还真能被迷惑。同时也有些商家是刻意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消费陷阱,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一些常用的消费陷阱,避免大家踩坑,让大家把一些不必要花的钱省下来。

“全场几折起”。

很多商场经常标出“全场几折起”的牌子,注意,不要小瞧了这个“起”字,这个“起”字可是给了商家很大的活动空间,很多人都以为是全部商品都打折,等到你去付款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只是部分商品在打折。

一些大品牌,一般不参加商场的打折活动,就是打折,也都是一些过时、过季的滞销货,所以,以后别看见全场几折起的活动就真的以为是所有商品都打折。

抬价再打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