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一平米多少钱

如题所述

装机容量:5千瓦(KW)

占地面积:约40-50平方米

金额:3-5万元左右

发电量:日均20度左右,一年发电7300度。

并网模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假设年发电量的一半自用,一半上网。

补贴收入:0.42元/度(这里只算国家补贴)×7300度=3066元

节省电费:3650度×0.56元/度=2044元

卖电收入:3650度×0.56元/度=2044元

年总收益:3066元+2044元+2044元=7154元。

回本:4万元÷0.7154万元/年=5.59年,预计6年收回成本。(考虑各地的光照强度、地方补贴不同,一般在6-10年回本)

算账:电站使用年限一般为25年左右,回本后可以用电、赚钱。

拓展资料: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硅原子有4个外层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空穴由P极区往N极区移动,电子由N极区向P极区移动,形成电流。

光电效应就是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结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它首先是由光子(光波)转化为电子、光能量转化为电能量的过程;其次,是形成电压过程。

多晶硅经过铸锭、破锭、切片等程序后,制作成待加工的硅片。在硅片上掺杂和扩散微量的硼、磷等,就形成P-N结。然后采用丝网印刷,将精配好的银浆印在硅片上做成栅线,经过烧结,同时制成背电极,并在有栅线的面涂一层防反射涂层,电池片就至此制成。电池片排列组合成电池组件,就组成了大的电路板。一般在组件四周包铝框,正面覆盖玻璃,反面安装电极。有了电池组件和其他辅助设备,就可以组成发电系统。为了将直流电转化交流电,需要安装电流转换器。发电后可用蓄电池存储,也可输入公共电网。发电系统成本中,电池组件约占50%,电流转换器、安装费、其他辅助部件以及其他费用占另外 50%。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伏发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1-01-11
光伏发电如果是平顶,一平80瓦,大约是800元。
如果是斜顶,一平120瓦,大约是1200元。
选择光伏发电不能光看价格,还要看质量。

◆ 组件方阵容量过于偏小(或偏大),造成不能满足预期发电量(或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原因分析
• 有些公司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压低工程报价,压缩成本,减少组件方阵总体功率,造成不能满足预期发电量
• 更有些厂家受利益的驱使,以增加安全系数为借口,随意增大系统容量。因为多数用户不懂光伏系统设计,最多只能在光伏组件的价格上讨价还价,却不知道在总投资上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支出

如何避免

• 采用专业的光伏系统优化设计软件,针对客户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太阳辐射情况综合分析,优化设计得出光伏方阵的容量和倾斜角度等数据,既满足发电量的需求又不会因发电过量造成投资浪费

◆逆变器损耗大,逆变效率低,逆变器烧毁;

原因分析
• 光伏发电较一般发电方式发电成本高,如果为了降低成本而采用一般的较低逆变效率的逆变器用于光伏系统,就会造成光伏方阵发电的浪费,达不到预期的发电量。
如何避免

• 采用光伏行业专业厂家的光伏逆变器,逆变器的逆变效率90%以上,特殊的订单还要求逆变器具有待机功能,进一步降低损耗。

◆组件方阵连接线、连接接插件在恶劣的室外环境不下易老化,安全性差;

原因分析
• 光伏发电系统尤其是组件方阵连接线、接插件处于室外环境中,风吹、日晒、雨淋,气候条件较为恶劣,是光伏系统寿命的短板,采用一般电缆远远不能满足光伏系统长寿命的要求,造成连接电缆过早老化,影响到正常的发电及人身的安全隐患。
如何避免
• 采用光伏专用具有TUV认证的连接线缆和连接器,保障光伏整个寿命周期安全、可靠。

◆蓄电池充放电没有温度补偿或温度补偿不起作用,造成蓄电池过早损坏、报废;
原因分析
• 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储能单元,蓄电池具有独特的负温度特性,控制器需要针对蓄电池的温度变化给予相应的电压补偿。如果不进行补偿或补偿不起作用,就会造成蓄电池的过充或过放,造成蓄电池的寿命降低。

如何避免
采用光伏控制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外置的温度传感器更准确的测量蓄电池的温度,温度补偿发挥实效,弥补蓄电池的短板劣势。

◆ 光伏系统的配置不合理!光伏系统整体效率低下!光伏发电单元与各个控制部件间的匹配存在严重问题,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造成发电量的减少、浪费,无法满足客户所要求的正常用电需求。

原因分析
• 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限,工作经验较浅,与光伏系统设计的理念存在较大偏颇。
• 没有专业的设计软件,只是通过相关技术人员的个人意愿进行系统设计,存在较大的偏差。

如何避免
• 积累多年的系统设计经验、重量级的设计团队,设计团队涵盖了结构、电气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并经过各阶段评审。
• 参照光伏产业发达国家先进设计规范标准,拥有先进的系统设计模拟软件。
• 相关技术人员通过现场考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量身打造相应的光伏系统。

◆光伏控制器质量不可靠!无法保证系统充放电可靠性,系统不能稳定运行
原因分析
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采用质量较差、较低廉的控制器使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低下,系统寿命大大降低。

如何避免
• 我公司作为国内大型企业对质量问题相当重视,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强强联手,力争确保无隐患出厂。
• 采用无隐患光伏控制器,严把检测关。

◆ 光伏支架结构不合理!光伏支架倾角设计存在较大差别;未充分考虑动荷载和静荷载特征如:组件自重、风荷载、雪荷载及地震荷载等综合因素,无法确保了产品的长期效能。

原因分析
支架在设计中是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厂家仍然采取角钢槽铁预制焊接等原始的制作方式,对于较大、中型光伏系统安装存在较大难度,影响工程质量,降低工程安全,造成隐患。
如何避免
• 专业产品设计,光伏支架系统仅由少数配件组成,角度精确,无需现场钻孔或者焊接,能在工地快速组装,有效提高安装效率,节约工期。
• 可以提前组装配件,然后统一运送至现场,缩短施工工期。
常见问题及避免措施:
◆光伏系统电气设备部件接地不牢靠!无法满足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太阳能电池组件之间缺乏牢固可靠的接地以及防反充保护,导致组件由于短时间电压过大烧毁,电气元件在大电压的作用下被击穿无法使用。

原因分析
雷电电磁脉冲给光伏系统带来的损害是相当大的,主要原因是在设计过程中对防雷等级的设计欠考虑,在施工的过程中对防雷接地工作不重视。
如何避免
• 在设计过程中,调取安装地点的相关雷电频率,结合建筑物的防雷等级进行防雷设计。
• 施工过程中,加强安装人员防雷意识,确保太阳能电池组件接地,相关电气元器件接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2-08
1000瓦,10平方米。一瓦五块钱,1000瓦,5000元。10kw,五万元。
第3个回答  2017-08-09
地面水泥屋顶一平可安装50-70W,彩钢板屋顶和斜坡顶一平可安装80-100W。每瓦一年发电0.8-1.6度,每发一度电国家补贴0.42元。收益包括三部分:自用节省的电费,国家补贴及部分地方补贴,还有卖电给电力公司的电费收入。
第4个回答  2017-08-09
7平方/千瓦 大约1万左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