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风雨如晦,风调雨顺,风华正茂,风平浪静,风雨同舟。
风声鹤唳(fēng shēng hè lì):
【解释】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
【故事】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 兵三路夹击秦军。苻坚登上寿阳城,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 军,秦军大败,在溃逃的过程中听到风声或鹤叫声,都以为是追兵。
风雨如晦(fēng yǔ rú huì):
【解释】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出处】《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后边与“鸡鸣不已”连用。
风调雨顺(fēng tiáo yǔ shùn):
【解释】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风华正茂(fēng huá zhèng mào):
【解释】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出处】恰同学年少,~;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风平浪静(fēng píng làng jìng):
【解释】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 墙。’”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补语、谓语;比喻事情平息。
风雨同舟(fēng yǔ tóng zhōu):
【解释】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 右手。”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