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我国柑橘生产分布广,产区多?

如题所述

我国柑桔的分布相当广泛,东自宝岛台湾,西到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地区,南起海南岛的崖县,北抵秦岭南麓。在这个辽阔的幅员里,由海滨新围垦的滩涂到海拔700-800米的低山丘陵,都有柑桔栽植。就省、区而言,全国有四川、广东、广西、浙江、湖南、福建、江西、湖北、江苏、云南、贵州、陕西、安徽、上海、甘肃、西藏、台湾等17个省(区、市)盛产柑桔。其中,以四川、广东、广西、浙江、湖南为主要,其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3.3%和86.1%。根据柑桔的种植条件和生产分布特点,全国可分为四大产区:

1.华南产区。包括台湾全部和福建、广东、广西的大部以及云南的南部。柑桔园面积约94.7万亩(不包括台湾省,下同),占全国24.3%,产量达490.3万担,占全国34.4%,居全国第二大产区。由于本区处于南亚热带气候区内,常年高温多雨,长夏无冬,年绝对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在0℃以上,偶尔有寒潮侵袭,出现短期霜冻,但对柑桔无危害。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下,柑桔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平均亩产518斤,含糖分高,品质好。久负盛名的新会橙、柳橙、雪柑、蕉柑、椪柑、沙田柚等优良品种都分布在这里。主要产区有:广东省的广州市、潮汕、惠阳,福建省的福州、龙溪以及广西的柳州、钦州等。

2.长江中、下游产区。包括浙江、江西、湖南三省和福建、广东及广西的北部。柑桔园面积约20.8万亩,产量26.37万担,分别占全国30%和23%,以盛产宽皮柑为主。本区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积温4500-6500℃,生长期较长,柑桔基本无冻害。果树寿命长,果实风味浓,着色艳,品质佳,且耐贮藏,花色品种也多。历来以锦橙、血橙、夏橙、脐橙、温州蜜柑、南丰蜜桔、黄岩本地早桔、三湖红桔等为著名。主要产区有:浙江省的黄岩、温州,江西省的兴国、寻邬、南丰,福建省的三明,湖南省的道县、溆浦、邵阳,湖北省的宜昌、秭归,广西的桂林,广东的韶关等。

3.西南产区。主要包括贵州全部,四川、云南大部,“两湖”西部和“两广”北部以及陕南、甘肃东南角。柑桔园约占全国28%,产量占全国46%,是全国最大的柑桔产区。其中,以四川省的柑桔面积、产量最多,为全国各省之首。本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内,北面有山脉阻挡寒潮南袭,水热丰富,年平均气温10-16℃,1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生长期较长,越冬条件较好。特别是长江谷地,几乎全年无冬。其热量之丰富可与南亚热带地区相媲美,为柑桔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

本区柑桔栽培普遍,分布广泛。特别是四川省,约有80%的县、市都有种植,主要产区有:重庆、南充、万县、江津、金堂、泸州等。在这六个产区中,尤以江津的产量居四川省之冠;云南省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流域河谷和滇东南地区,主产县为彝良、永善、罗平、宾川等;贵州省多分布于南、北盘江、红水河及赤水河谷地,主产县为惠水、兴义、睛隆、罗甸等。本区以盛产甜橙、红桔为主。因其生态特点各不相同,因而在地区分布上具有鲜明差异性。如甜橙性喜温湿,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因此,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内部海拔600米以下和川西南1500米以下的丘陵及河谷地区,尤以长江沿岸丘陵地最为集中,主要产区有江津、金堂和南充等。其中,江津出产的鹅蛋柑,甜酸适中,芳香味浓,著称国内外。而红桔与甜橙相比,具有较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性,因此,广泛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四川盆地内的平原区和浅山、丘陵,尤以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乌江流域更集中。主要产地有合川、江津、壁山、自贡、宜宾、金堂等。

4.江淮产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安徽、河南三省南部及湖北东部。柑桔的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9.7%和3.6%,种植较零散。本区位于北亚热带,加上北部有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等山峦为屏障,阻隔来自北方的寒潮,气候较为温湿,年平均气温约15℃,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但由于位置偏北,冬季常出现-5℃以下的低温,使柑桔遭冻害。因此,柑桔栽培受到一定限制,规模不大,产地分散,主要有陕西汉中,甘肃武都、文县,河南固始、浙川、邓县,江苏的吴县、无锡、太湖以及安徽的桐城、宿松等。近几年来,汉中和上海等地都引种温州甜柑、本地早桔、南丰蜜桔等耐寒品种,试种获得成功,为我国北亚热带柑桔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好的经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