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三九分别指哪些天?

如题所述

 “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伏”又称“长夏”,五行家对其冠以“土”。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关系可以自然循环。   秋天属“庚辛金”所以“入伏”要从“庚日”开始。温度最高,需要潜伏的时间要在夏至后二十天以后,所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庚日”是“甲子记日”,和夏至等节气的时差不定,这就会出现四十天“伏”和三十天“伏”。   三伏中最热的是8月15~17日。 三九_中国传统农历年中的某一时段,也称“三九天”。中国俗语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之说法。与三九对应的是三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8
三九天是从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即冬至后十八天后进入三九,二十七天后三九结束进入四九,三九和四九基本上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三伏我不知怎么算的,旧时日历上都标着,每一伏是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四十天,三伏结束后那天就是处暑,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