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a4l7挡双离合安全性怎么样

如题所述

朋友有A7,Q5,A6L 50TFSI,都是双离合。听Q5那朋友说,换档逻辑很清晰,甚至变速箱能猜出来他马上要换什么档。举个例子,稍点油,变速箱马上降一档。换档间隙几乎没有,他说2到3能轻微感觉到小顿挫。【可能因人而异】
对于双离合,不同牌子有不同的叫法:大众叫DSG,奥迪叫S Tronic。 S tronic是奥迪双离合变速器的名称。有人说S tronic就是换了名字的大众DSG,这句话只说对一半,因为用于奥迪A3的7速以及TT上的6速横置双离合变速器的确是大众的干式DQ200和湿式DQ250,但是,用在Q5上的7速双离合变速器却是一款纵置式全时四驱双离合变速箱,大众的DSG产品线是没有这款产品的。两款横置式S tronic7速与6速变速器分别可承受250N·m和350N·m,用于前驱轿车不成问题。用在Q5上的纵置式S tronic变速箱能够承受超过500N·m以上的扭矩。
奥迪双离合特点: 挡位多且承受扭矩更高:除去超级跑车保时捷911以及日产GT-R的双离合变速器,纵置式S tronic可以承受的扭矩较其他车型更高。横置式7速双离合变速器虽然挡位较6速的更多,但其干式结构影响了扭矩传递,使之性能不如6速,而S tronic既实现了7段变速又能承受更高扭矩,让舒适与性能两者兼得。
【有的段落文字来自汽车之家】
如果非要黑DSG,你可以想,布加迪肥龙人家用的就是大众的DSG!
注意一下变速器的日常使用习惯,车上最不该坏的部位就是变速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02
朋友有A7,Q5,A6L 50TFSI,都是双离合。听Q5那朋友说,换档逻辑很清晰,甚至变速箱能猜出来他马上要换什么档。举个例子,稍点油,变速箱马上降一档。换档间隙几乎没有,他说2到3能轻微感觉到小顿挫。【可能因人而异】
对于双离合,不同牌子有不同的叫法:大众叫DSG,奥迪叫S Tronic。 S tronic是奥迪双离合变速器的名称。有人说S tronic就是换了名字的大众DSG,这句话只说对一半,因为用于奥迪A3的7速以及TT上的6速横置双离合变速器的确是大众的干式DQ200和湿式DQ250,但是,用在Q5上的7速双离合变速器却是一款纵置式全时四驱双离合变速箱,大众的DSG产品线是没有这款产品的。两款横置式S tronic7速与6速变速器分别可承受250N·m和350N·m,用于前驱轿车不成问题。用在Q5上的纵置式S tronic变速箱能够承受超过500N·m以上的扭矩。
奥迪双离合特点: 挡位多且承受扭矩更高:除去超级跑车保时捷911以及日产GT-R的双离合变速器,纵置式S tronic可以承受的扭矩较其他车型更高。横置式7速双离合变速器虽然挡位较6速的更多,但其干式结构影响了扭矩传递,使之性能不如6速,而S tronic既实现了7段变速又能承受更高扭矩,让舒适与性能两者兼得。
【有的段落文字来自汽车之家】
如果非要黑DSG,你可以想,布加迪肥龙人家用的就是大众的DSG!
注意一下变速器的日常使用习惯,车上最不该坏的部位就是变速箱。
第2个回答  2016-03-17
配置:
  8速CVT变速箱可是了得的,用起来总体表现就是比较省油的,双安全气囊并配备前排侧气囊和前后排头部侧气帘,胎压监测系统,自动驻车和上坡辅助系统,定速巡航系统,前驻车雷达,带有大灯清洗功能,车内空调带花粉过滤功能。
  动力:
  2.0T涡轮增压发动机,采用EA888引擎最大功率132千瓦,扭矩320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8秒左右,最高车速电脑限速230公里,发动机最大马力180,采用缸内直喷技术提高车辆加速性,与之匹配8速变速箱提高更好燃油经济性。
  操控:
  前置前驱车,前悬挂采用五连杆式独立悬架,后悬挂采用梯形连杆式独立悬架的整体承载式车身结构,五连杆独立悬挂可以给车辆前部在转弯时提供更好的操控感觉,后梯形连杆式悬挂可以很好的保持车辆过弯的稳定性,从而在车辆高速过弯时提供更好的可操控性,匹配225轮胎提高更好的抓地力,从而减少车辆在高速过弯的转向过度和转向不足的可能性。
  油耗:
  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采用EA888型号发动机采用4缸四气门技术,并配备DOHC的进排气可变技术,由AVS系统精确控制进气流量。奥迪还将持续进行AVS系统的研发工作,未来AVS系统有望具备汽缸管理功能,在低负载的情形下可以关闭部分汽缸降低油耗 。这些技术才得以促成百公里油耗8升的佳绩。
第3个回答  2014-02-11
个人觉得A4L性价比 在同等级里面是最高的。。大众车子不推荐 比较喜欢德系车
第4个回答  2016-03-10

    点击word上方开始菜单下的编号按键。

    点击“定义新编号格式”选项,设置编号格式,在“预览”中可以看到所设置的格式。点击确定,这些参考文献自动编号完成。

    将光标定位在正文中需要插入参考文献上标的地方,点击“插入”选项卡中的“交叉引用”,出现如下界面。其中“引用类型”选择“编号项”,勾选“插入为超链接”选项,选择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例如第一个参考文献,点击插入。然后关闭“交叉引用”窗口。

    鼠标放在该数字上边会出现“按住Ctrl并单击可访问链接”,说明该数字已链接至正文后边的参考文献。选中“[1]”,按“Ctrl+Shift+=”即可将其转换为上标。

    只想告诉你有用的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