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讲讲浮夸风时代的故事!

如题所述

地能收十万斤水稻。
乙:纯粹是胡说八道。
甲:别看是胡说八道,楞有人相信。
乙:谁信?
甲:某些干部。
乙:他们干嘛要信这个?
甲:为了虚报数字往上爬。
乙:净想着升官。
甲:不但农业上搞浮夸风,工业上也搞浮夸风。
乙:工业上怎么搞的?
甲:有一位二轻局的局长到下面去视察。
乙:检查工作。
甲:先到了寿材加工厂。
乙:这个寿材加工厂都生产些什么?
甲:生产骨灰盒。
乙:噢,殡葬用品。
甲:局长转了一圈,问厂长说:“你们每天生产多少个骨灰盒?”
乙:询问产量。
甲:厂长汇报说:“多了不敢说,每天一百八十万个没问题。”
乙:嗬,那得死多少人呀!
甲:局长说:“你们光生产骨灰盒不行,要想办法增加新产品。”
乙:厂长有办法吗
甲:有。厂长请示局长说:“您看我们做音箱行不行?”
乙:好嘛,骨灰盒式的音箱。
甲:局长指示说,你不要老是在骨灰盒、音箱上打转转。要把眼光放远一点儿,要把胆子放大一点,要敢于想象,打破条条框框,做那些常人不敢做的事情。回去好好想一想,明天到局里汇报你的新思路。
乙:这位局长还是个急性子。
甲:出了寿材厂,局长来到了食品厂。
乙:食品厂有什么产品?
甲:专门生产元宵。局长转了一圈,问厂长说:“你们每天生产多少斤元宵?”
乙:厂长怎么回答?
甲:不多,每天也就一亿多斤。
乙:好家伙,比下冰雹还厉害。
甲:局长说:“你们光生产元宵不行,要想办法增加新产品。”
乙:那就想办法吧
甲:厂长请示局长说:“您看我们生产煤球行不行?”
乙:肯定不行!这是食品厂。
甲:局长也是这么说的。局长还说:“你们不要老是在元宵、煤球上打转转。要把眼光放远一点儿,要把胆子放大一点,要敢于想象,打破条条框框,做那些常人不敢做的事情。明天到局里汇报你的新方案。”
乙:也得去汇报。
甲:出了食品厂,局长又来到了挂面厂。
乙:挂面厂?
甲:就是做面条的。
乙:噢。
甲:局长转了一圈,问厂长说:“你们每天生产多少斤面条?”
乙:厂长肯定还得吹。
甲:不多,够全世界人民吃十年的。
乙:不上税也不能这么吹牛呀!
甲:局长说:“光生产面条不行,你们要想办法增加新产品。”
乙:面条厂的厂长有办法吗?
甲:有。厂长向局长请示说:“您看我们生产墩布行不行?
乙:墩布?就是拖地用的那个东西?
甲:是呀。那玩意也是一条一条的。
乙:哪跟哪呀!
甲:局长说,你们不要老是在挂面、墩布上打转转,要把眼光放远一点儿,要把胆子放大一点,要敢于想象,打破条条框框,做那些常人不敢做的事情。回去好好想一想,明天到局里汇报你的新思路。
乙:都得去汇报。
甲:第二天,三位厂长来都到了二轻局。
乙:向局长汇报新方案吧
甲:寿材厂厂长说:“报告局长,昨天晚上我一宿没睁眼,抱着骨灰盒我想了一夜,直到天亮才想出了一个方案。”
乙:什么方案?
甲:我们可以做钢琴。
乙:啊?骨灰盒能做钢琴!
甲:局长点点头说:“不错,这个想法有档次,就这么定了。”
乙:能行吗?
甲:你管行不行的。轮到食品厂的厂长汇报了。
乙:他怎么说的?
甲:报告局长,昨天晚上我吃了三斤元宵,好不容易才憋出个主意。
乙:吃撑了着吧?憋出什么馊主意了?
甲:我准备生产人造卫星。
乙:憋出人造卫星啦?
甲:局长一挑大拇指:“好哇。正月十五之前一定要搞出来,放到锅里去。”
乙:放到锅里去?
甲:放到天上去。
乙:别做美梦了。
甲:最后是面条厂的厂长汇报。
乙:他昨天晚上吃了几斤面条?
甲:没吃面条,他说他昨天晚上整整三宿没睡觉。
乙:真能编瞎话,他会数数吗?
甲:面条厂厂长说:“我有个没煮熟的想法,请局长捞出来尝尝。”
乙:满脑子面条。
甲:我们厂的库房里有几台报废的面条机,我想利用休息时间把这几台报废的面条机好好修一修。
乙:修面条机干什么?
甲:建一个大型轧钢厂。
乙:啊?
甲:力争年产钢筋五千万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