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素材整理与分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一、评析素材:所谓评析素材,就是对所引用的素材进行一定的分析说理,使之能更好地体现所要表现的主题。只是单纯地引用素材而不加以分析,文章就会缺乏说服力,而且从结构上讲也会给人一种散乱、不紧凑的感觉。所以对素材的分析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议论文中。评析的方法,可以是对素材加个简短的评语,也可以是写几句读后感,还可以就其中和主题最相关的部分加以分析,进行强化说明,或者用反问的形式对素材中出现的结果进行假设。
二、扩写素材:所谓扩写素材,就是当我们头脑中储存了一些素材,但这些素材有比较模糊不清,或者只有一个大体的轮廓,甚至只知道简单的一句话的时候,发挥想象力,对素材进行适当的扩写。这样做,既可以使素材显得丰满厚实,又因为是根据主题进行的想象而使之更具说服力。扩写素材的方法。主要有:
1、追加意义:简要陈述事实之后,在深入揭示此事实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既丰富了素材,也深化了主题,文章也因此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
2、渲染气氛:运用这一手法,通常是对人物当时所处的具体环境加以细致描摹,进而渲染出作者想要的气氛,达到烘托人物,突出主题的目的。
3、揣摩心理:
如果外在的环境不足以揭示所写作文的主题,而又没有其他更详细的资料来填充事实,可以试着对人物当时当地的心理进行深入的揣摩。由于这些本无定论,更有利于根据题目自主发挥。
4、扩大特征:如果人物的外在特征如服饰、神情等比较明显或者特别,可以着重加以铺排描述,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
5、想象情节:有的故事或许我们只知道一个大概的情节,甚至只知道一个结局。这就需要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自己扩充出情节。这样,简单的素材就会丰厚起来。
6、引用诗文:先引用,后解释,进而阐述自己的领悟。当然,一定要扣准题目。
三、虚构素材:所谓虚构素材,并非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它不一定是真实发生的,但一定是符合生活事实的,不能不合逻辑。
虚构素材的方法主要有:
1、利用生活实际虚构2、利用材料本身虚构3、利用文学作品虚构4、利用历史知识虚构5、利用典故传说虚构
四、压缩素材:当我们有很多素材,但这些素材从个例上看不足以支撑我们的话题时,或者对这些素材只知道大概而细节不详时,可以将每个素材进行压缩,用简单的一句话把最符合题目信息的东西概括出来,然后用同样的手法和表达方式罗列多个素材,构成排比素材,使文章显得丰厚多彩,意蕴绵长,也会增强文章的气势,显示出作者的知识面宽广。
五、拼接素材:所谓拼接素材,就是把几个素材,按一定的内在联系,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共同诠释话题要旨。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素材写作方法,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形式简洁,能充分展示作者的联想,想象能力,有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拼接素材在结构形式上一般有两种方式,横向排列和纵向排列。横向排列,就是说各个素材之间是并列关系,它们从几个侧面来证明同一主题;纵向排列,通常各个素材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更深入地来证明主题。它常用“一”“二”“三”讲文章分为三到五个部分,或者给各部分加上一个简明醒目的小标题,有时只有几个相关的段落而已,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概括,构文成篇。
六、变换角度:变换角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变换叙述人的角度。比如把自己比拟成某个事物,给事物以心理和思想活动,从另一角度来阐述看法;或者把自己和要描写的对象身份互换,从他的角度来写对“我”或是别人做出的行为以及心理。二是变换观察的角度。抛开大家常用的事例,另辟蹊径,给人以新鲜的感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