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我的母亲》主要内容

要自己写的,大约50字左右

一、主要内容

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无限敬爱和无以报答母亲恩情的愧疚之情,也塑造了一位有着典型东方女性性格特征的平凡而伟岸的母亲形象。

二、作者

《我的母亲》的作者是小说家老舍。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我的母亲》是一篇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的回忆母亲的散文。在文中,老舍细细地描述了母亲的性格。母亲给他的是“生命的教育”。

扩展资料:

老舍《我的母亲》散文被称为是,“用心歌唱的文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散文写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来书法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对母亲的崇敬以及感谢。作者崇敬的是母亲在遭遇家庭变故和生活苦难的时候,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顽强不屈的与其抗争。感谢的是母亲传给自己的优秀品质,并给了自己生命上的教育,还有母亲对自己的付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我的母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5
老舍笔下的母亲,虽然不识字,却是他遇到的“真正的老师”,因为她给他的是“生命的教育”。沿着这条线索,老舍塑造了一个感人的母亲形象。

母亲勤劳诚实而且做事总是那么仔细认真。母亲*帮人家洗衣服挣钱养家,手常浸泡在水里,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简单的一句话,一个不断在搓洗衣服的母亲的身影就如在眼前。“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母亲的勤劳于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母亲热情好客。“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穷,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由于耳濡目染,作者的好客的习性,也不会因为生活的清苦而改掉。

母亲乐于助人,总不怕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

母亲有着软而硬的性格,善良而又坚强。姑母常闹脾气,在鸡蛋里挑骨头,她都默默忍受。姑母去世后,她也不去争一点利益。但在“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的环境下,母亲又是那么的坚强,她仍要挑起当家的重担,保护自己的儿女。“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很难想像一个无助的妇人怎么承担得起那么大的生活压力。

母亲与儿女之间言语交流不多,但是从作者记叙的事例中,你可以看出母亲与儿女之间内敛而又深厚的感情。“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和母亲相依为命的三姐出嫁,“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这一“笑”,一“愣”,“一叹”,一“递”以及一句短短的话,传神地表现了母亲的感情变化。言语不多,但她对儿女的爱却已十分感人。

感情真挚是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每一件往事,每一段议论都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怀恋之情。老舍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他对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都很富功力,因此,在这篇散文里,母亲的形象生动感人,情节也颇具震撼力。本文以叙事为主,兼以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有机地结合,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本文语言精炼,耐人寻味。老舍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语言犹如甘草,细细咀嚼,在平淡朴素中可以品出许许多多的味道。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6
 章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无限敬爱和无以报答母亲恩情的愧疚之情,也塑造了一位有着典型东方女性性格特征的平凡而伟岸的母亲形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4-24
秋愈深,风渐紧。掷笔闲暇之际,长吁一口气,那些氤氲的雾气让我想起,如此温情的你,我的母亲。
——题记
【呵手为伊书】
自幼便有手脚冰凉的毛病,深秋,尤为刺骨。
每每执笔,落下的字总颤颤巍巍,不复柳风颜骨的清秀。坐于身旁的母亲,便会揽我于怀中,将我因寒冷而麻木的十指放于掌心,小心地包裹。来自母亲荷一般的独特馨香,就这样携着温暖的力量,轻轻浅浅地飘进心里,幻化成墨色回旋的字迹。
母亲举起手停于唇边,小心地呵着气。母亲口中温热的气体,遇见冰凉的空气,幻化为升腾着盘旋的雾气,似乎掺杂了某种无法言说的力量,那样轻易地渗入我的肌肤,融进我的血液,填进心的罅隙。屡次循环,心就这样暖和起来,像是一袭明亮的光线,映出母亲的安然神色。
许久,母亲的掌心渗出细微的汗,她抬起头,却始终不放下包裹我的手,她用温暖如灯火的语调问道:“还冷吗?”橘黄色的灯光映照出她此刻的面庞,暖且明亮。
“不冷了!”我用母亲给予的温暖大声应答。而后,我从她怀中起身,挥笔沾墨,笔锋回转。一纸青字,如一锅温水里融化的糖块,那些情意就从细枝末节中溢出,甜蜜且真实。
对坐桌边,舀一勺温暖,掐一把葱翠,漫一屋馥郁。埋头,只听得簌簌的喝汤声。汤尽,抬头。
第4个回答  2023-11-02
(1)第9自然段:从母亲那儿,“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自然段:养成了“好客的习性”;
(3)第11自然段:“她最会吃亏”“她宁可吃亏,不斗气。”
(4)第12自然段:“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
(5)第12自然段:“我对一切人和事,都取和平的态度……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6)第12自然段:“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小结:老舍先生出生在贫寒的家庭,在母亲的血汗灌养下,最终成为一代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这体现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