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浒传诗词

如题所述

《水浒传》里诗词不多,在四大名著里,唯独水浒传的诗词最少,但少归少,却有精品。足以见施耐庵的文学功底。
单单以诗词境界来讲,最为豪气的莫过于宋江的《浔阳江凌云志》
七绝  心在山东身在吴, 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 敢笑黄巢不丈夫。
但施耐庵毕竟是文人,他借宋江之口吟出这首七绝,书生气节太重,不如黄巢霸气。
黄巢的《菊花台》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施耐庵是南方人,大概是苏杭一带,当时苏杭为张士诚地盘,张士诚此人守城有余攻取不足。施耐庵也是能文能武的好汉,但是受张士诚鸵鸟政策影响,他在水浒传里的诗词偏重于婉约词,描绘南方景象的句子多。
《解连环》: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漫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其词较为凄凉,有种英雄末路的赶脚,带点儿女情长,习惯上是婉约词的风格,但也算水浒传里词中绝佳之作,足以见施耐庵功力深厚。
来点田园派
  吕洞宾牧童诗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衰衣卧月明。
不过文中大部分诗词都以承前启后作用存在,其本身却没有太大欣赏价值,比起《红楼梦》这部诗中有句,词中有诗的极品来说,略输一筹。
才离寂寞神堂路,又守萧条草料场。李二夫妻能爱客,供茶送酒意偏长。
  潜为奸计害英雄,一线天教把信通。亏杀有情贤李二,暗中回护有奇功。
这首律诗明显为林冲杀陆虞侯反上梁山做铺垫,没太大的欣赏价值。这样的诗在文中比比皆是。比起上面三首典型相差较远。
类似还有这首:
杨志英雄伟丈夫,卖刀市上杀无徒。却教罪配幽燕地,演武场中敌手无。
  万马丛中闻姓字,千军队里夺头功。大斧横担来水浒,钢枪斜拽上梁山。
很多诗词直接对水浒英雄做个从里到外的描述,让人看着有气势,其实诗词本身就很有气势。
但施耐庵写词颇有明朝三杨台阁体之风,虽然施耐庵早于三杨,但台阁体饱含富贵福泽之气。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应制”和应酬之作,充斥于他们的诗文集中。“台阁体”貌似雍容典雅,平正醇实,实则脱离社会生活,既缺乏深湛切著的内容,又少有纵横驰骤的气度,徒有其工丽的形式而已。(摘抄百度)
如下面的第一回和最后一回的压轴诗词
龙虎山中降敕宣,销魔殿上散霄烟。致令煞曜离金阙,故使罡星下九天。战马频嘶杨柳岸,征旗布满藕花船。只因肝胆存忠义,留得清名万古传。
这种渲染之作主要衬托和铺陈全书需要,下面最后一回里也是:
满庭芳:
  罡星起河北,豪杰四方扬。五台山发愿,扫清辽国转名香。奉诏南收方腊,催促渡长江。一自润州破敌,席卷过钱塘。抵清溪,登昱岭,涉高冈。蜂巢剿灭,班师衣锦尽还乡。堪恨当朝谗佞,不识男儿定乱狂。主降遗殃。可怜一场梦,令人泪两行。
  百八英雄聚义间,东征西讨日无闲。甫能待得功成后,死别生离意莫还。
  自古权奸害善良,不容忠义立家邦。皇天若肯明昭报,男作俳优女作倡。
  奸贼阴谋害善良,共为谗语惑徽皇。潜将鸩毒安中膳,俊义何辜一命亡。
  奸邪误国太无情,火烈擎天白玉茎。他日三边如有警,更凭何将统雄兵。
  宋江饮毒已知情,恐坏忠良水浒名。便约李逵同一死,蓼儿洼内起佳城。
  受命为臣赐锦袍,南征北伐有功劳。可怜忠义难容世,鸩酒奸谗竟莫逃。
  始为放火图财贼,终作投降受命人。千古英雄两坯土,墓云衰草倍伤神。
  红蓼洼中客梦长,花荣吴用苦悲伤。一腔义烈元相契,封树高悬两命亡。
  不见芳卿十日馀,朕心眷恋又踟蹰。今宵得遂风流兴,美满恩情锦不如。
  漫漫烟水,隐隐云山。不观日月光明,只见水天一色。红瑟瑟满目蓼花,绿依依一洲芦叶。双双鸂鶒,游戏在沙渚矶头。对对鸳鸯,睡宿在败荷汀畔。林峦霜叶,纷纷万片火龙鳞,堤岸露花,簇簇千只金兽眼。淡月疏星长夜景,凉风冷露九秋天。
  偶入青楼访爱卿,梦经水浒见豪英。无穷冤抑当阶诉,身后何人报不平。
  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当日亦堪怜。一心征腊摧锋日,百战擒辽破敌年。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相尚依然。早知鸩毒埋黄垠,学取鸱夷泛钓船。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铁马夜嘶山月暗,玄猿秋啸暮云稠。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洋洋洒洒一大票,也就是交代全文,以收笔点睛。比起《春江花月夜》和《长生殿》同样以诗词叙述,但却逊色不少,长生殿任取一段均为佳句,这里满庭芳,拆开取段就不知所云了。
施罗二人一脉相承,前有《水浒传》后有《三国演义》,文笔如出一辙,不过三国为后期作品比起水浒稍强一些,气势上要压水浒一头,像三英战吕布、赤壁之战等铺陈之作从气势上要强于水浒。
明清以来四大名著均不以水浒传为其中之一,而是以《金瓶梅词话》、《三国演义》、《西游记》、《石头记》为四大名著。而以金瓶梅的诗词质量已经远胜于水浒传。
先来一点提提神:
描写西门庆“那话儿”
有诗为证:
一物从来六寸长,有时柔软有时刚。
软如醉汉东西倒,刚似风僧上下狂。
出牝入阴为本事,腰州脐下作家乡。
天生二子随身便,曾与佳人斗几场。
能看出这在干什么?
“战斗”描写:
寂静兰房箪枕凉,才子佳人至妙顽。
才去倒浇红蜡烛,忽然又掉夜行船。
偷香粉蝶餐花萼,戏水蜻蜓上下旋。
乐极情浓无限趣,灵龟口内吐清泉。
比起水浒传直白,有点雅意。
牡丹花儿虽好,还要绿叶儿扶持。——这句已经脍炙人口了。(摘自金瓶梅词话第77回)
大凡章回小说,回首诗是难免的,但论数量无疑三国演义最高,因为三国演义章回最多,质量上红楼梦最高,这个无争议。西游记由于描写神仙福地,华丽丽的句子是难免的,唯独水浒诗词少不说,质量上跟不上前三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08
你好,

[一]七绝

山岭崎岖水渺茫,
横空雁阵两三行。
忽然失却双飞伴,
月冷风清也断肠。

注:第90回,《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渡燕青射雁》。燕青射雁具有不祥的象征意义。正如宋江伤感的叹怀:“此禽仁义礼智信五常具备……正如我等弟兄一般。你却射了那数只,好比俺兄弟中失了几个,众人心内如何?”宋江有感于心,在马上口占了这首诗,伤怀悲凄,悲天悯人而又富于禅境,刹时间将现实生发的生命领悟进而升华,这首最令我陶醉和伤感。

[二]七绝
心在山东身在吴, 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 敢笑黄巢不丈夫。

注:第39回:“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敢笑黄巢”之“凌云志”,“不谋反待怎地!”(黄文炳语),宋江心中的黄巢只是一个不懂忠义的莽夫,自认为自己比他还要强,他希望的是打破现有规则,而又绝无与旧制度决裂的勇气。因此便有了这句狂话:“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他所思考的是“他日身荣”,“再来经过”。

附,黄巢的两首菊花诗
一: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二: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毛泽东《咏蛙》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诗比黄巢、宋江从容很多。虽然,领袖押错韵了。咱们老乡很多人不分前后鼻音的。

[三] 《满江红》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四] 《念奴娇》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 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望你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