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适合孩子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如题所述

.这是我在凡人家教平台(不是家教,是家庭教育)上看到的一篇关于孩子财商教育的文章:

儿子钱学孜,自幼喜爱“加加减减”,常常拿着我的计算器算这算那。到了去年,十岁的他更是对记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日临睡前,记账已成为他的又一大爱好。
说起这一习惯的养成纯属偶然。去年的品德社会课,老师要求学生将家庭一个月的收支情况作一统计。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既能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又能从中学习到很多财务知识,进而培养起他的理财兴趣。有了这一“企图”后,我说干就干,当天就给了他几张账页,结合自己所了解的财务知识对他进行记账方法的指导。孩子自己很感兴趣,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家庭的会计,每天记录我们当天花了多少钱,花在了哪里。
一个月下来,孩子也觉得家庭的开支不少,父母含辛茹苦地培养他也真不容易,他开始为家庭出谋划策起来了。首先,孩子从家中的支出中看到了一些问题的端倪,也懂得了用经济的手段去解决家庭中的现实问题。例如:他每天需要喝纯牛奶,当时发现不同的超市纯牛奶的价格不一样,同一超市,光明、伊利、蒙牛的纯牛奶价格又不一样。于是他就建议:既然三种纯牛奶的口味我都不反感,那以后爸爸你就给我买价格最便宜的那种,不是可以节省牛奶费吗?这时,我感觉有戏,儿子颇有灵犀,孺子可教也。就又告诉他,你的确已经成熟起来了,知道货比三家了,但同时要比较一下物品的性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价比。听了我的一番介绍,他似乎恍然大悟,一个劲地对我说:“爸爸,我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采购员的。”
有了记账这一步,我发现儿子的金融意识越来越强,喜欢自己理财,要求对压岁钱、考试奖励费、清理家庭书报的所得自己管理。看见他对自己的收支情况一笔一笔记载得很详细,每月有总支出、总收入。我想,是到放手的时候了。他开始实际管钱了,可有了钱,如何打理它,又成了他新的“烦恼”。于是我带他到工商银行,一看利率牌,五年的到期利率最高。他就来劲了,存五年利息多嘛,反正我也不需要用大钱。见他如此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就陪他把一万四千元钱存了五年期的定期,这小东西还蛮“贪心”,走的时候,还没忘记余钱存在活期卡上。
过了几天,他看到了《钱江晚报》上的一篇文章《中国储蓄实际已负利率》,他马上问我负利率是什么意思。我不厌其烦地介绍负利率的来由,如何规避负利率的风险。听了我对房产、证券、信托、储蓄、国库券的优劣介绍后,懵懂的他似乎也发现了新大陆,毅然放弃了高保障的储蓄理财方法,改而要求我把他的一万四千元买入比储蓄收入高的信托产品。同时说:“信托产品风险高,爸爸你应该给我初次下海者一个救生圈,给我一个保底的收益。
从引导孩子记账理财中,我体会到,孩子有了投资的意识,有了风险的准备,有了创新的理念,对他的人生来说,大有裨益。他能简单了解一些理财的工具,应对一些理财出现的问题,对于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无疑是一笔无形的资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6

两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希望在教育孩子方面,对你有所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