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学江的外界评价

如题所述

黄惇对黄学江的评价: 黄学江,家安徽滁州来安县,与南京的江浦仅一水之隔.幼贫,因喜书于1987年秋来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从予游.黄瓜园艺术氛围使其大开眼界.两年中,游弋翱翔于历代碑帖中,心摹手追如渴骥奔泉.结业时,学江于南京明鼓楼首次举办个展,曾记城楼洞壁,满布书作,条屏卷册,古风犹存.回首往事,其书道显痕至今,匆匆以过十数载耶.
此后,常闻学江入展 、 获奖.体多行草,趣求苍茫,大抵攻帖以求畅达连绵之势,又借鉴清人以碑破帖,取金石气之生拙,风格因此初成.去岁学携百张书作再赴黄瓜园,言欲出集,请予逐张评定.予嘱其去张狂姿媚,留平正淡雅.数月间,一而再,再而三,推敲反复,汰除遴选,可窥其志在不舍,以出集而寻新路也.
孙过庭<书谱>有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今观学江之书,多有险绝之处,若用笔之大胆 、结字之奇崛 、 布局之波澜 、 情绪之冲动.所谓险绝者,又如东坡论文,与平淡相对,正谓灿烂也.然平正与险绝 、 平淡与灿烂皆相互动,非仅为青年至老年之变,盖一年 、 一月 、 数日之中,亦可波澜起伏,梅花三弄,其循环往复实规律也.或谓,通会之际,必至人老,非也.然通会之际,则必经平正至险绝,再至平正,来回轮转,而始知平正之极乃险绝之极,平淡之极乃灿烂之极也.
学江欲求新路,问予新在何处?予悦新在古也.媚时学语者不为新,能从古出新,又能至通会之际,比能至通会之际,必能自成家数,则真新境也.学江以为何如.
辛巳元月于黄瓜园
(本文作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书法博士生导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曹宝麟对黄学江的评价:
黄学江是众多黄门弟子中较有主见和成就的一位。我先识其书在识其面,记得在山东枣庄评审的全国第四届中青展上,他获奖的一件7尺中堂草书,就颇得包括本人在内的大多数评委的赞赏。他那时的草书就已经在师法之外加了一些率意的东西。似于不似之间,这尽管是一小步,但是对于有些只以摹拟到 乱真为能事的学生而言可能是雷池。他们或许不知道,一个高明的老师,他最想看到的正是可贵的叛逆精 神,这就是所谓“出息”。
我只见过学江一回,他出示过一些近作的照片请我提意见。在所能诸体中,我认为最佳的还是草书。 也许是喜好音乐,那种出于激情而发为节奏的动荡,都能在他的笔底豁路出来,有一件横幅,至今仍留有 较深的印象,应可属他的铭心绝品了。我不知是否会收入集子。如果舍弃,似乎是不足以体现草书的最高 水准的。
他的新作,草书仍是遥遥领先于其余各体的一种。他求变意识更为强烈——黄敦兄的风格业以淡出 ,其中却能感受到黄山谷和黄石斋的脉搏——终究还是黄氏的一门眷属。
(本文作者: 广州暨南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转益多师 裁成一相(陈金纯)
尽管信息的高速传递使地域风格越来越不明显,但从皖东移居金陵的黄学江先生却以其独特的个体风格与古城南京秀雅的书风拉开了距离。
黄学江的草书法乳二王,又肆力于宋明书法的研究,字构的倚侧开合,章法的跌宕起伏,显示出黄学江不羁的艺术追求。然而真正确立其个体风格的还是其对线质的处理,圆润灵动、颇富弹性、中实苍涩的线条特征,显示出黄学江造线的本事。黄学江似乎想从二王的笔法体系中寻找出一条新路,多年来对黄敦先生的追随,以及对鲁公、宋四家、王觉斯的师从,使他在把握本人书风时,没有停留在对某一家的取像上,而是在神韵意绪上摄取。他的线质中实苍涩似鲁公稿行,意趣却想向宋人靠近;而取势的大开大合,结构的左右倚侧,似乎能看到王铎的影响。这种对传统取值的间离,这种转益多师裁成一相的综合把握,大概就是黄学江先生的追求吧!
我与黄学江在黄敦先生的教席下相识于六 年前,他意欲由安徽迁宁,托我为他觅取新居,我即把居室近邻的汇贤居介绍给他,没想到几十万元的交易两小时拍板成交,这又显示出黄学江的洒脱处.从此,我的周围多了一个志同道合、善良忠直的朋友.
陈金纯{交通部书协秘书长}
乙酉冬月急就.
笔情墨性写春秋(黄正明)
————《黄学江书咏滁州诗文选》观后
乙酉金秋,学江先生托友人送来一册装帧精美的《黄学江书咏滁州诗文选》,信手翻览,由生感悟。
是册《书咏》为学江兄近些年来书法的一个汇集,也是其对家乡来安的深深眷恋。愚曾有幸两次赴学江故里来安,那里民风淳朴,翰墨飘香,历来人文荟萃,群贤雅集。在那片土地上,宋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清吴敬梓作《儒林外史》,皆名扬天下。而今,学江以其饱蘸对家乡故里的浓情厚谊,挥运起如椽之笔,将先贤的美文佳句化作翰墨篇章,用情用心,传情达意地创作出一幅幅优秀的书法佳作,为家乡人民送上一份诚挚的礼物。
“何必桃源是故乡”。家乡虽不富裕,但故乡如母亲,她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心里。
学江发自内心地对故乡有着无尽地眷恋,以书法为载体,用不同风格,不同的书体以及不同的形式书写着对故乡的深情,传达着一个书法家对故乡的关爱,对故乡的热恋。
客居金陵的学江是安静的,不事张扬的,在六朝古都的南京城里,他澄心静气,不断地吸吮着:跑书店、访名师、观展览、勤书翰,不多时日却收获颇丰。他天天日课,每日临池,不断积累,不断充实,至今保持着他那质朴与本真的状态,乡音未改而书艺大进。
学江有着扎实的美术基础与中文学养,长期从事书法教学,为了热爱的艺术,后随南京艺术学院黄敦教授学习书法,名师点拔,学江书艺有了长足的进步。
学江是一位勤奋且颇具影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曾十余次入选全国书展并多次获奖,《书法报》、《中国书法》、《书法导报》等相续介绍其书法成就;并出版有《黄学江书法集》,《黄学江书咏滁州诗文选》等。
刘熙载《书概》中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者。学江正是理性情者,从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和投入来看,他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一定会不断向高处攀登,取得更好的成绩!
黄正明(南京大学教授)
飘逸的黄学江-------金 丹  初见黄学江,一袭飘逸的长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再看黄学江的字,隐约有一阵风飘来,字随风动,和他的长发一样飘逸,字如其人四个字,我居然在他的身上找到了别样的诠释。
黄学江属于那种僻居乡里而不事张扬的人,在安徽来安那种小地方呆了半辈子,默默地写他的字。树欲静而风不止,一阵风将他吹到了南京,近些年来我们才多了一些接触的机会,虽然住所离我家不远,但也不常见面,总是见字的机会比见人的机会多。前不久又收到他寄来的新出炉的作品集,散发着油墨味的字却依然那样飘逸。
“飘逸”是我对于黄学江及其书法释读的关键词,似乎一时还找不到更为确切的词汇来表达。他的书法植根于帖学传统,多年的帖学经典的浸染,使他对于书法传统的领悟有了深层的把握。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兼及篆隶,几种书体的风格渐趋统一,这是他情性所至的最真实的反映,也是他书法风格趋于成熟的表现。他注重笔法,用笔多直中含曲,时而跌宕起伏。他看重结构,结字多险中求正,每露奇姿异态。从他作品所流露的气息来看,书卷气盎然纸上,大有洋洋洒洒不可抑止的流动感,这种流动饱含着他的创作激情,也显示了他驾驭笔墨的娴熟技艺。他书法中的流动,不是平顺的,而是顾盼生姿的,流畅中寓沉厚,险绝中见飘逸,字的斜势造成一种飘荡的姿态,让人觉得他笔下生风,犹如竹影摇曳。由于他的用笔厚实,所以飘而不浮,因为他注重字外的修养,所以逸而不野。我没有和他深谈过书法,这是他的书法作品给我留下的直接印象,而且这种印象极为深刻。
(金丹: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书法博士)
风格的统一————对黄学讲书法的感觉 月 贵
黄学江先生寄来了他的书法作品集——《黄学江书咏滁州诗文选》,我看了一遍,对他的书法有了新的感觉。
我觉得书法家艺术的成熟应在45岁以后,在此之前是打基础的阶段,在此之后是书风逐渐定型的阶段,也就是确立自己艺术面目的阶段,所以书法家大多是大器晚成。黄学江先生的书法风格的确定相对比较早一些,他以前的作品——第四届中青展的获奖作品,风格和现 在的没什么大的区别,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然而是有区别的,这区别就是字的内涵更加丰富,更耐品味,更有品位。我通过他的作品看到了他笔下各种书体风格的统一。
在我看来黄学江先生的各种书体风格的一致性与何绍基的很相似。何绍基的书法无论隶书、楷书、行书、篆书风格都是朴拙为主,一眼就能认出是何绍基的手笔,他是在用一种笔法写各种书体,所以除了各种书体的结体不同以外,神采及内在的笔意都是一样的,极其和谐。黄学江也是这样无论哪种书体都用他的动荡的行草书的笔法来写,所以我们看他的隶书、楷书、篆书、行草书就能同样感觉到风格的统一。这是不容易的,需要书家具备十分扎实的传统功夫,笔墨技巧更得过硬,还需要书家有自己的审美观,不随流俗,不赶“时髦”。
其实,这种独守“自家风格”个的做法有时是很危险的,弄不好就会“结壳”,一旦“结壳”了就没有再发展的余地,只能常年如一日地写自己的随手字,越写越熟——也越俗,连先前的一些好的东西也丧失尽了。这样的书家不在少数,像80年代的一些成名较早的人就是这样,最后越写越差,大不如前。其原因是不临贴。打个比方,书法家创作的作品好比是一潭水,如果这潭水是活水——有源头的水,那么这潭水就会永远清澈而新鲜;如果是死水——没有源头的水,或者以前有源头而如今没有了,那么,这潭水就会越来越浑浊,直至臭腐干涸。临贴就好比源头活水,只有不断地从古代经典汲取自己所需,创作的作品才会成为有源的活水。像王铎的一日临贴,一日创作,一日有一日之境界的作法就是这“源头活水”的最好例证。
我从黄学江先生作品集中的作品也看到了这一点,他是以黄庭坚的草书为取法对象的这是立足的根本。从他作品的不断进步与丰富来看,他是很勤奋的,想来也如王铎一样临贴与创作相互结合的吧,不然怎么能守得住自家的风格,并且“日日新”呢。要不是“花大力气打进去”,下了十足的“笨”功夫的话,是不会有如此的风格的统一,也许早就结壳了吧。
对黄学江先生书法这点感觉都是通过他的作品集而来,至于他是如何临贴与创作的,我并不知晓,所以也只能是凭着感觉所感觉的一些我的感觉,更确切一点说,是“臆测”。
————选自《书法报》
中共滁洲市委书记汪国才对黄学江的评价: 由来安县人民政府编辑出版的《黄学江书咏滁州诗文选》和读者见面了。用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来书写历代咏滁州诗文,可能在滁州乃至全国还是首次,这是来安县人民政府为弘扬滁州传统文化奉献给大家的宝贵精神食粮,可喜可贺。
滁州地处皖东,与六朝古都的南京仅一江之隔,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吸引着众多文人为之吟咏。以写田园风物而著称的唐代大诗人韦应物,在任滁州刺史时,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滁州西涧》、《宿永阳寄璨律师》、《寄全椒山中道士》、《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做滁州大守时,更是写下了天下美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及《丰乐亭游春》、《永阳大雪》等脍炙人口的诗篇;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生于滁州的凤阳,他的《赐善世法师文彬凤阳行》,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念; 清代的吴敬梓为我市全椒人,其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被后人尊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杰作。当然,古代咏滁州诗文还有很多,可谓不胜枚举。
黄学江先生是我市来安县人,是改革开发后成长起来的中国书坛实力派书法家,曾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师从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黄敦教授。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的书法作品就频频在全国书展中入选、获奖,被中南海珍藏。他正、草、隶、篆诸体皆能,功力深厚。书风潇洒而不失法度严谨,古典而不乏张扬个性。如今,他虽定居南京,却挚爱着养育他的滁州这片热土,由他来书写咏滁州诗文,也可算得上珠联璧合了。
当前,省委提出了东向发展战略,为滁州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快速发展的经济,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也一定需要经济的腾飞,我们期待着有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问世。
2005年10月
(本文作者:中共滁洲市委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汪国才)
借古开今----读黄学江书咏滁州诗文选 我与学江兄相识已近二十年了,彼此常在一起谈艺论书。学江兄尊师爱友,与人为善,对书艺执着的追求影响感染了我。
五 年前,他出版《黄学江书法集》,最 近又有新作《黄学江书咏滁州诗文选》问世,观其几十件诸皆备的新作,朗朗然如沐初挂新月,神清气爽,悦目动人:细咀之,熏熏然如入芝兰之室,幽香沁溢,文气袭人。
学江兄不趋时风,走的是一条恪守传统之路。其作品既有“二王”的超妙意韵,也有米南宫的恣肆跌宕,更有王党斯的纵横洒脱。展现的是古典之美、浪漫之美、变化之美。
当今书坛浮躁之风、急功近利之风依然盛行。学江兄不为所动,能坚信传统,痴迷传统,以最大的勇气苦研传统、实属难能可贵。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将在借古开今之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周冬军 江苏省青年书协副秘书长)
评黄学江的书法---孙晓云 他曾毕业于滁州师范美术专业、又毕业于蚌埠教育学院中文专业,后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深造 ,是黄敦教授的高足。一下子集三个专业为一身,于今可是见得不多。他能在书法上迅速发展,我想与他 原有美术、中文底子不无关系。
从作品的照片看,他是多面手,形式齐全:有中堂、对联,有四条屏、条幅,亦有扇面、册页,十 八般武艺都能拿起来,正、草、篆、隶、行,写得都相当成熟、老练。
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九五年在全国第六届中青展他获奖的长条屏,觉得字稍尖细单薄,此次作品有明显的变化,粗犷、浑厚多了,显得有底气,尤其是四条屏“?古诗五首”及中堂“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等作品,颇有雄浑之气。小的扇面写得也挺随意。可见这些年来 ,黄学江勤奋于墨池边,旁学博引,笔耕不辍,才取得了这样长足的进步。
(本文作者: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