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运动的主要特点

如题所述

(一)构造运动的特征

裂谷盆地构造运动的特征,既不同于地槽型盆地以褶皱运动为主,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又不同于地台型盆地(克拉通盆地)以震荡运动为主,构造运动比较和缓,而裂谷盆地以差异升降运动为主,构造运动比较强烈。一般在裂谷盆地发育的过程中,有三次主要的构造运动:一是裂谷盆地与下伏基底之间。一般裂谷盆地形成之前,地壳经过拱升,遭受剥蚀的过程。裂谷盆地不整合上覆在地槽或地台基底之上。如二连裂谷盆地不整合上覆在古生代地槽基底之上,而渤海湾盆地则不整合上覆在地台基底之上。二是在裂谷盆地发育的过程中,当一个裂谷期结束时,地壳产生挤压隆升,裂谷消亡。如中国东部裂谷系渤海湾盆地和二连盆地这次构造运动发生在燕山运动Ⅱ幕,即中、晚侏罗世之间。这次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产生强烈的褶皱、逆断层和火山喷发活动,并改造前期的断陷和产生新的断陷。三是发生在裂谷盆地发育的晚期,即由同裂谷期转向后裂谷期,由断陷期转向坳陷期之间。这次构造运动是裂谷盆地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以挤压隆升为主,并发生构造反转。这次构造运动是裂谷盆地主要构造形成期和定型期,同时也是油气主要运移期。如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江汉盆地、苏北盆地、珠江口盆地等这次构造运动发生在喜马拉雅运动期,即新近纪和古近纪之间。而二连盆地这次构造运动发生在燕山期早白垩世晚期,即赛汉塔拉期与腾格尔期之间。

除上述三次主要构造运动之外,盆地还发生过多次构造运动,其构造运动性质多表现为差异升降运动或块断翘倾运动为主。

如在冀中坳陷,受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区内经过多次抬升、剥蚀和沉降作用,形成了多个沉积间断和角度不整合,主要有三个区域性沉积间断和三个局部性沉积间断。其中区域性的规模沉积间断为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沙三段与沙四段之间、古近系与前古近系之间,多形成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面;局部性沉积间断是东营组与沙一段之间(岔河集)、沙一段与沙二段之间(冀中中南部)、沙二与沙三段之间(廊固凹陷、雁翎地区)。以上6个不整合面的存在,影响了地层沉积的发育和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在二连盆地,阿尔善组和腾格尔组之间、腾格尔组和赛汉塔拉组之间、上、下白垩统之间、新近系与第四系之间等发育了多个区域性的不整合。

(二)构造运动与地层岩性油气藏

1.构造运动与地层圈闭的形成

构造运动使不整合面以下地层遭受剥蚀、风化、淋滤,储集性能得到改善,被不整合面上覆地层泥质岩类等封盖层覆盖,从而形成地层不整合圈闭。如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别古庄西,由于古近系和新近系之间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古近系地层遭受剥蚀,沙四上亚段砂层被新近系明化镇组泥岩不整合覆盖,形成京27井地层不整合油藏(图2-15)。又如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巴48井地层不整合油藏。在燕山运动期间,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在不整合面以下,阿四段上部砂层被腾一段泥质岩封盖层覆盖,从而形成地层不整合圈闭(图2-16)等。

图2-15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京27地层不整合油藏剖面图

图2-16 二连盆地巴48阿尔善组地层不整合和地层超覆油藏剖面图

当新地层超覆在不整合面上,储层顶、底板被封盖层遮挡,形成地层超覆圈闭。如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巴48井地层超覆油藏。阿四段下部砂层超覆在阿三段或侏罗系不整合面之上,被顶、底板封盖层遮挡,形成地层超覆油藏(图2-16)。又如冀中坳陷饶阳凹陷南马庄地区的马97井沙三段地层超覆油藏。沙三段细砂岩不整合超覆在奥陶系潜山面之上,为泥岩和不整合面封盖遮挡的地层超覆油藏。另外,束鹿凹陷西斜坡晋7井沙一段砾岩油藏也属于地层超覆油藏。

2.不整合面与储层的改造作用

不整合面是一次或多次构造运动的记录面,同时也是一个沉积的间断面,其代表的时间有长有短,最长可达几个世至几个纪。此间不整合面下伏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风化、淋滤,使储层性能得到了重要的改善,为油气聚积提供了优越的储集空间和油气高产创造了条件。

以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东坡苏布地层不整合油藏为例,该油藏是位于含油层系内部,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与阿尔善组之间的不整合面以下。阿尔善组岩石类型以岩屑砂岩为主,石英含量20%~30%,长石含量20%~30%,岩屑含量45%~60%;砂岩目前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和B期,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为主,其次是粒内溶孔和铸模孔,孔隙度5.6%~16.1%,渗透率一般在(2~8)×10-3μm2之间,最高可达115×10-3μm2,较一般情况的储层物性好。由此可见,由于风化、淋滤作用,使次生孔隙发育,储集性能得到了改善。

因此,构造运动使不整合面以下储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风化、淋滤,改善了储集性能。其中以裂谷盆地形成的早期,构造运动比较强烈,经历构造运动期次多,不整合面下伏地层遭受剥蚀、风化、淋滤时间长,影响的深度最大可达600m以上,一般在150m以内,溶蚀孔、洞、缝发育,是主力产层。而在含油层系内部,一般构造运动比较和缓,沉积间断时间较短,不整合面下伏地层遭受剥蚀、风化、淋滤作用强度较弱,但储集性能仍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由于不整合面是一个风化剥蚀面,不整合面以下地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淋滤,使孔隙度和渗透率条件得到了改善,不仅形成了良好的储集空间,同时也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重要的通道。不整合面是一个油气汇聚面,不整合面上覆的烃源层和砂层超覆在不整合面上,烃源层生成的油气直接运移到不整合面或通过渗透砂层运移到不整合面,形成油气运移的汇聚面。同时不整合面分布范围广,使生烃区的油气运移到非生烃区,从而使生烃层不断排烃,因此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成熟生油层内部的不整合面是油气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油气沿不整合面上下圈闭中优先聚集成藏。如二连盆地成熟生油层内,即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之间的不整合面,已探明的油藏主要位于腾格尔组下部和阿尔善组上部,截至1998年统计,占已探明油藏个数的70%,占已探明储量的8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7

一、构造运动的特点
主要是指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即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
1、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地壳自形成以来,在地球的旋转能、重力和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的作用下,以及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等作用下,任何区域和任何时间都在发生运动。构造运动将来也不会停止。通常,把新第三纪以来的地壳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
2、构造运动具有方向性
构造运动的方向最基本的有两种: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前者是指地壳部分沿平行于地表即沿地球各地表面切线方向的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后者是指其垂直于地表即沿地球铅垂线方向的升降运动,它使岩层发生隆起与拗陷。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构成地壳整个空间变形的两个分量,彼此不能截然分开,但也不能等同起来看待。它们在具体的空间和时间中的表现常有主次之分,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彼此转化。
3、构造运动具有非均速性
构造运动的速度有快慢,即使缓慢的运动其速度也不是均等的。总的来说,构造运动的速度在时间上和在空间上都是不均等的,有强有弱的。
4、构造运动具有不同的幅度和规模
构造运动的幅度常大小不一,这与运动的方向和速度有关。若运动的方向在长期内保持一致而且速度又较快时,其运动的幅度就增大;若运动的方向变化频繁,其幅度可能就小。由于地壳运动的速度、幅度和方式不同,其波及的范围也就不同,有的可影响到全球或整个大陆,有的仅涉及局部区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