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中缅边界线究竟是如何划界的呢

如题所述

从伊索拉希山口以北到底富山口的部分,可以按照习惯边界线划界;从伊索拉希山口到尖高山的一段,除片马、岗房、古浪地区应该归还中国以外,原则上可以按怒江、瑞丽江(又名龙川江)、太平江为一方和恩梅开江为另一方的分水岭划定边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0
是伟大的周同志将江心坡和南坎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送给了缅甸,占缅甸现有领土1/4强,使得缅甸长期与我国友好往来与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第2个回答  2019-01-27
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签订,中国从缅甸收回被英国1913年侵占的片马、古浪、岗房和国民政府1941年割让出去的班洪班老地区,共收复342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中国同样也有失地,关于失地面积的大小,一直存在争议。
失地面积最小也是最无争议的说法是220平方公里。这220平方公里就是指南坎。南坎是毫无争议的中国领土,被清朝和国民政府“永租”给英属缅甸,但是主权还是中国的。而在1960年的中缅边界条约里,中国明确放弃南坎的主权,将南坎让予缅甸。
还有一块地区就是江心坡地区,江心坡地区面积二点七万平方公里。此地在明朝时期为中国领土,清朝时期成为部落独立状态,用清朝驻英公使薛福成的话说就是江心坡“既不属华,亦未属缅”。民国时期被英国占领并入英属缅甸,国民党曾在1929年向英国主张江心坡为中国领土,英国并未理会。1941年英国以关闭中缅公路为要挟,强迫国民党划定1941年线,将班洪班老等土地割让给英属缅甸。国民党则在1942年,将江心坡和以西地区共7万平方公里土地画入中国地图,但是国民党并没有实际控制这些地方,也没有照会英国方面,因此被戏称为“地图开疆”。1948年缅甸独立,江心坡所在的克钦邦签署《彬龙协议》加入缅甸,国民党对此没有表态。新中国成立初期,地图上继续沿用了国民党对江心坡的画法,而在1960年的条约中,中国放弃了对江心坡的主张。因此很多人认为江心坡也是条约中的失地。国民党更认为失地面积为7万平方公里。不过也有人认为,清朝和民国都没有统治过江心坡,只是国民党“地图开疆”,所以新中国没有主张江心坡为中国领土是无可厚非的,不能算是条约中的失地。江心坡是1948年就成为缅甸国土的,并非1960年由中国割让给缅甸的。
还有人认为面积为2700平方公里的果敢也是条约中的失地。果敢本是中国领土,在1897年被清朝割让给英属缅甸。1960年的条约中没有提到果敢,代表中国政府已经放弃收复果敢的权利。可是也有人认为,果敢是1897年被割让出去的,不能算成是1960年条约的失地。就连国民党,也从来没有将果敢认为是1960年条约的失地。国民党同样没有认为佤邦是1960年条约的失地。因为佤邦虽然在明朝为中国领土,但是在清朝时期已经成为部落独立状态,国共两党都没有主张佤邦为中国领土。
还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谣言,说是1960年的中缅条约中国割让给缅甸18万平方公里土地。实际上将以上土地全算上,也远没有18万平方公里土地。连国民党都不认为1960年中缅边界条约的失地是18万平方公里(国民党认为失地是7万平方公里)。如果按照明朝领土来算,今天缅甸全境都在明朝三宣六慰的管辖下,远不止18万平方公里。但是明朝对缅甸的统治在晚明时代就结束了,清朝和国民党都没有统治缅北18万平方公里土地,1960年中缅条约更没有涉及什么18万平方公里土地。将明朝就丢失的领土都算成是1960年条约的失地,那是非常荒谬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像缅甸那样的弱国,中国就算要讨好它,南坎一地足够,根本不需要也不会割让给它18万平方公里那么庞大的土地,这是常识。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南段(尖高山以南)基本保持了1841年线以来的走向,中国放弃了对南坎名义上的主权(永租,年租金1000卢比,与完全割让没有任何实质区别),但对于1941年线阿佤地区边界线作相应修改,原被划给了缅甸的班老、班洪地区重新归属中国。
关于在佧佤山区的一段。中英两国在1894年和1897年签订的两个关于中缅边界的条约中,对于这一段边界都曾经有明文规定。但是,由于有关的条文自相矛盾,这一段边界长期没有划定。为了造成既成事实,英国在1934年初派遣军队进攻班洪部落和班老部落所管辖的地区,遭到了当地佧佤族人民的英勇抵抗,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1941年,英国乘当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所面临的危急情况,以封闭滇缅公路作为压力,同国民党政府于6月18日用换文的方式在佧佤山区划定了一条对它片面有利的边界。这就是所谓“1941年线”。由于不久就发生了太平洋战争,在这条在线并没有树立界桩。
1956年,在中缅两国政府就中缅边界问题进行商谈的过程中,缅甸的领2导人员曾经表示能够理解中国人民对于1941年线的不满情绪,但是鉴于这段边界已经通过当时负责的中英政府以换文划定,因此要求我国政府予以承认,并且要求我国政府把在1952年由于追剿国民党残余部队而进入1941年线以西地区的中国军队撤回。我国政府认为,在边界问题上,根据正式条约而提出来的要求,应该按照一般国际惯例予以尊重,但是这并不排除两个友好国家的政府通过和平商谈求得对双方都是公平合理的解决。为了促进这种公平合理的解决,为了替这种解决创造良好的气氛,我国政府在向缅甸政府提出的原则性建议中表示准备把中国军队撤出1941年线以西的地区。同时,我国政府要求,在中缅两国政府没有对1941年线问题取得最后协议并且树立界桩以前,缅甸军队不进驻中国军队自1941年线以西所撤出的地区,但是缅甸政府的工作人员可以进入这一地区。
北段,中国承认缅甸对江心坡的主权,双方基本以高黎贡山脉分水岭为界,但片马地区归还中国。片古岗地区(片马、古浪、岗房,今属怒江州)划界时已明确为缅甸领土,由于中国承认了缅甸对猛卯三角地的实际统治并将其划给缅甸,作为交换,缅甸亦把原属中国的片古岗地区交还中国。
江心坡”指的是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以西的恩梅开江及迈立开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北起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
而江心坡是“恩梅开江及迈立开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两江均在高黎贡山以西),不到这块未定界地区的一半. 另一半在江心坡以西称为孟养土司地区。此区域实为民国初年英国强占去的原中国领土. 1960年之前此处并没有划定边界. 这块未定界地区共7万平方公里(台版中国地图中,把它们都划入中国版图)。现在多属缅甸克钦邦. 即指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缅北地区.。
  江心坡原分三部,北高南低,上部名江头地,又叫卡枯戛,中部名中石旦,又叫格昂卡,下部名下石旦,又叫卢南卡。上部寒冷,而中、下部炎热。炎热地区的传染媒介、病原体及动物宿主,均易兹生,因而疾病较多,其地有瘴气,面积约为27000平方公里。
“南坎问题”是指位于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猛卯三角地区的归属,又名南畹三角地区,面积约二百五十平方公里。猛卯三角地区主权原来属于中国,这一点没有疑问。但在1894年前(即第一次中(英)缅边界划分),英国人就已经强行修筑了从八莫到南坎的公路。到1897年,中英两国再次签订有关中缅边界条约的时候,英国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南坎,中国的这块领土的管辖权。
南坎:中缅边境的一颗明珠
就南坎的历史来看,简直就是第二个香港。南坎是孟卯三角地尖端处一个城市,其形势犹如九龙之于新界. 又名南畹三角地区,面积约二百五十平方公里。孟卯三角地是瑞丽江及支流南碗河交界处一个富饶的坝子,处中缅交通要道上,至今从缅甸入云南,亦必由南坎度瑞丽江。由于地处要冲,加上孟卯坝土地肥沃,出产富饶,今缅北最大产米区即在此,因此南坎中缅商贾云集,为滇西南及缅北一相当繁荣的商业小都市。但不幸南坎虽属中国,但却是被缅甸国土包围的一块飞地,垂涎南坎的英国要求清政府割让,被李鸿章所拒绝,但在清光绪23年(1897年),清政府在英国的压力下,被迫将南坎永久租借给英国。根据该年中英两国签署的《中英续议缅甸条约》,英国承认南坎为中国之地,但由中国租予英国管辖99年,租价若干俟后再议。后议定英国每年付租银1000卢比给中国。
据记载,英国付租直到缅甸独立,后由缅甸付给,新中国成立后却中断。根据条约北区应在1996年跟香港一样回归中国. 但在1960年中缅边界条约上中国放弃了对南坎名义上的主权(永租,年租金1000卢比,与完全割 让没有任何实质区别),但对于1941年线阿佤地区边界线作相应 修改,原被划给了缅甸的班老、班洪地区重新归属中国。
景颇族分布图和缅甸克钦邦Kachin Race Distribution Map克钦邦大部份是英国在民初侵占云南颢颇族聚居的江心坡和孟养土司地区.即1960年中缅边界条约割让与缅甸的麦克马洪线缅甸段. 此也为何招致印度政府振振有词的说. 中国既然可以承认麦克马洪线缅甸段. 为何不能承认麦克马洪线印度段. 使印度侵占藏南合理化.
克钦族即景颇族. 大约590,000在缅甸克钦邦. 120,000在云南. 几千人在印度阿萨姆邦. 在缅甸有克钦独立军. 在民初时英军占领了中国云南的片马方江心坡和孟养土司的地区. 即图5现今缅甸克钦邦的北部. 也就是麦克马洪线缅甸段. 故现今大部份景颇族都在外国统治下. 毛虽然在1949年在天2安2门上高叫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但在1960年中缅边界条约上却追认了这些英帝国主义侵占中国国土的事实. 以法律形式割让与第三世界国家缅甸. 也招致英国后来在香港97问题谈判时振振有词要求中比照中缅边界条约承认中英间有关香港的四条不平等条约。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