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唐或武则天时期)士兵的一些问题

前提条件都是边境的士兵,且在武则天时期:要如何征兵?是自愿还是抢抓?到几岁才能服兵役?若被选上是否要自备装备?怎么赶到战场?新兵要何时正式出战?是否要经过一些训练?打仗时的武器是官方供应还是自备?平时没战事时士兵做什么?
暂时就这些,望详细些,最好把军队的等级制度也讲出来!

武则天时除了一些官名、机构名称改来改去外,一切制度基本沿袭唐朝制度。

唐朝实行府兵制。征兵的条件是二十一岁以上男丁。在出身于贫富不等的家庭或身体条件相当的适龄男丁中,取家庭条件富有的男丁当兵;一样富有的家庭,从男丁多的家庭中征兵。当然,因为各地财力、丁口条件差距较大,因此操作起来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以京师为中心的地区集中了大部分的折冲府,所需兵额较多,所以可能出现家贫、丁少的民户也要被征当兵;在折冲府很少的地区,可能十来户只要抽一个当兵。

至于自愿还是被抓,这很难说。那个时候,除了一些有志于靠战功成名的百姓,大多数人都不太愿意服兵役。因为一旦被征,一直到60岁才能退役,除非老、弱、病、残被裁掉;而且服兵役时要自备一套军器,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但按法律规定,每一个成年男丁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太平时候还好,若碰上打战需要大量士兵,就会出现抓丁的情况。

士兵被征入伍后都要进行训练。至于何时出战得看情况。天下太平时,说不定一辈子都不用上战场。若是战乱频繁,说不定训练十天半个月就得上战场。打仗时除了士兵自备的武器外,也会有武器供应和补充,官方有军器监专门兵器的打造、管理。

平时没有战事时,士兵就在驻地进行日常训练和负责驻地的保卫工作(可以说跟现在的地方驻军没太大区别)。

军队的军官等级如下:
[十六卫]:大将军,正三品。将军,从三品;长史,从六品上;录事参军事,正八品上;仓曹、兵曹、骑曹、胄曹参军事,正八品下;司阶,正六品上;中候,正七品下;司戈,正八品下;执戟,正九品下;长上,从九品下。十六卫为:左右卫、左右武威卫、左右鹰扬卫、左右玉钤卫、左右千牛府、左右豹韬卫、左右监门卫、左右金吾卫。

[十六卫下的亲府、勋一府、勋二府、翊一府、翊二府]:正四品下;左、右郎将,正五品上;亲卫,正七品上;勋卫,从七品上;翊卫,正八品上;兵曹参军事,正九品上;校尉,正六品上;旅帅,从六品上;队正,正七品上;副队正,正七品下。

[折冲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上)、省军区(中)、军分区(下)。
——上府折冲都尉:正四品上。左、右果毅都尉,从五品下;别将、长史,正七品下;兵曹参军事,正八品下;校尉,从七品下;队正,正九品下;副队正,从九品下。
——中府折冲都尉:从四品下。左、右果毅都尉,正六品上;别将、长史,从七品上;兵曹参军事:正九品下;校尉,从七品下;队正,正九品下;副队正,从九品下。
——下府折冲都尉:正五品下。左、右果毅都尉,正六品下;别将、长史,从七品下;兵曹参军事,从九品上;校尉:从七品下;队正,正九品下;副队正,从九品下。

[镇]:相当于现在的团
——上镇,将,正六品下;镇副,正七品下;仓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从八品下。
——中镇,将,正七品上;镇副,从七品上;兵曹参军事,正九品下。
——下镇,将,正七品下;镇副,从七品下;兵曹参军事,从九品下。

[戍]:相当于现在的营、连。
——上戍,主,正八品下;戍副,从八品下。
——中戍,主,从八品下。
——下戍,主,正九品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26
唐王朝是使用的征兵制,其一是征幕,就是在某地开旗征收,来者可得一定现银及征官的手记,免家中徭役若干.第二是国征,就是每房每户出一丁,由于唐朝国力强盛,征战不多,所以抓人服役要到安史之乱以后才产生.
新兵受选,先随征兵官去指定的军营,通常要在里面熟悉上一个月左右,官员会让新丁投石,角力,因不同的体能选编为队,然后按队划分兵种,授以兵器,再行操练,平时一年,战时就不好说了,但是唐代铠甲质量极好,特别是明光甲是大批量生产的,军器也是统一由国家设厂制做,所以哪怕是普通士兵,其抗打击能力及杀伤力都比敌对方高出很多,所以战力极为可观,
唐军平时常年受训,也有互击也就是现代的演习活动,军队分卒---伍---伙---小队---大队----旅----最高是军,但是我记得不是太清了,你最好再核实一下
唐军的特色兵种有装甲步兵,其中持大唐制式斩马刀的健卒散兵列特别有名,此外就是训练有素的长枪手方阵,刀牌手通常会做为突击力量使用,弓箭用得不多,特别是弓弩的发展比较缓慢,似乎运用了少量的火药武器
第2个回答  2009-06-26
当时是被抓的
第3个回答  2009-06-28
初唐实行府兵制,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玄宗天宝年间停废,历时约200年。府兵本泛指军府之兵。唐贞观十年(636)外府更号 折冲府,内府更号中郎将府 。折冲府置折冲都尉 、左右果毅都尉 、别将( 后置) ,作为府一级的将领。隋代领府兵的有翊卫(左右卫所改)、骁卫(备身府所改)、武卫 、屯卫(领军府所改)、御卫(加置 )、候卫(武侯府所改),各分左右,共十二卫。内府卫士取二品至五品官的子孙充当,外府卫士取六品以下官的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在此范围内,征发原则是先富后贫,先强后弱,先多丁后少丁。府兵虽然包括官僚子弟和一般地主,但仍以均田农民为主体。

军府所在有地团,兵士不能随便迁徙出界;平时务农 ,农闲练武,有事出征,其主要任务是番上宿卫和征防。番上宿卫,即轮流到京师宿卫,由十二卫将军分领。出兵征防则由朝廷命将统率,调遣时必须持兵部所下鱼符,经州刺史和折冲府将领勘合后,才得发兵。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到玄宗时,方改为募兵制。

武则天执政时期,正是府兵制瓦解的时期,府兵地位严重下降,兵员减少,所以强制征兵也不是没有可能。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