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水泥的原料有哪些?

生产水泥的原料有哪些?

水泥的成分有石灰石、砂岩、硅酸盐矿物、铁粉以及一些矿渣,将这些成分进行配比,然后磨成细细的粉末,这时候的混合物叫生料。然后进行煅烧,一般温度在1450度左右,煅烧后的产物叫熟料。然后将熟料和石膏一起磨细,按比例混合,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水泥。

扩展资料: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在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时会发生硬化。

水泥硬化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如下:

1、3CaO.SiO2+6H2O=3CaO.SiO2.3H2O+3Ca(OH)2

2、2(2CaO.SiO2)+4H2O=3CaO.SiO2.3H2O+Ca(OH)2

3、3CaO.Al2O3+6H2O=3CaO.Al2O3.6H2O

这些硬化过程都是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也正因如此,水泥硬化才能更加完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水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3

水泥的生产原料有石灰石、砂岩、硅酸盐矿物、铁粉以及一些矿渣。

水泥的工艺流程:

1、破碎、预均化。

2、生料制备。

3、生料均化。

4、预热分解。

5、水泥熟料烧成。

6、水泥粉磨。

扩展资料

施工中要求水泥的凝结时间有一定的范围。如果凝结过快,混凝土很快会失去流动性,从而影响振捣;相反,如果凝结过慢,就会影响施工速度。因此,标准规定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应在一定范围之内。

凝结时间的测定是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由加水时算起,至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0.5~1. Omm时为止,所需时间为初凝时间,此时净浆开始失去可塑性;至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 Omm时为止,所需时间为终凝时间,此时净浆完全失去可塑性而开始进入硬化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02

1、石灰石原料

石灰质原料是指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泥灰岩、白垩和贝壳等。石灰石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每生产一吨熟料大约需要1.3吨石灰石,生料中80%以上是石灰石。

2、黏土质原料

黏土质原料主要用于提供水泥熟料。天然黏土质原料有黄土、黏土、页岩、粉砂岩及河泥等。其中黄土和黏土用得较多。此外,还有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黏土质为细分散的沉积岩,由不同矿物组成,如高岭土、蒙脱石、水云母及其它水化铝硅酸盐。

3、校正原料

当石灰质原料和黏土质原料配合所得生料成分不能满足配料方案要求时,必须根据所缺少的组分,掺加相应的校正原料。

硅质校正原料含80%以上

铝质校正原料含30%以上

铁质校正原料含50%以上

水泥生产工艺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扩展资料:

水泥特性

安定性

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如果不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形,并因此而产生裂缝、弯曲等现象时,则称为体积安定性合格;知果水泥硬化后体积产生了不均匀变化,造成有害的膨胀,将使建筑物开裂,甚至崩溃,则称为安定性不合格。此种水泥不能在工程中使用。

如果水泥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或氧化镁,特别是颗粒较粗,而且在工厂的存放时间又较短时,就会产生安定性不合格的现象。

因为这种过火(1000℃以上)的氧化钙与氧化镁没有完全经过充分熟化,本身水化很慢,在水泥凝结以后即在有水泥石约束的条件下才开始水化,产生体积膨胀后,就会形成开裂现象。此外,如果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过多时,会生成硫铝酸钙,体积膨胀,也将造成安定性不良。

检验水泥安定性,按GB/T 750-1992进行。检验过程是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进行,将其制成一定形状的(直径70~80mm,中心厚约lOmm,边缘渐薄)试饼,放人沸煮箱内沸煮4h,如煮后的试饼经肉眼观察未发现裂纹,用直尺检查也无弯曲现象时,则称为安定性合格;反之,则为不合格。

安定性的检验方法除了上述试饼法之外,还有雷氏夹法和测长法等。后两种方法虽然具有定量的数值界限,但方法复杂,复演性也差;而试饼法则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敏感,而且观察直观、复演性好等一系列优点,所以至今仍列为国家标准方法。

沸煮法只能裣查出游离氧化钙的破坏作用。由于过火的氧化镁比过火的氧化钙水化速度更慢,因此用沸煮法不能发现由氧化镁所引起的不安定性,只有通过高温、高压的压蒸试验,才能判断这种现象。

而三氧化硫所引起的不安定性,只有采用冷饼法、水浸法才能进行检验,即将试饼放在20℃±3℃的水中养护28d后,检查是否有不安定现象。因为当温度超过60~70℃时,将不能形成产生体积膨胀的硫铝酸钙。

由于国家标准中已对氧化镁及三氧化硫含量作了限量规定,故压蒸法及水浸法两项检验一般可以不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27

水泥的原料有石灰石、粘土、石膏。

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是大量用于建筑材料、工业的原料。不溶于水,在含有铵盐或三氧化二铁的水中溶解,不溶于醇。

粘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所以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一般的粘土都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一般在原地风化。

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是主要化学成分为硫酸钙(CaSO4)的水合物。石膏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和建筑材料。

扩展资料:

水泥的作用:

1、水泥早期强度高,三天抗压强度达27兆帕,高于国家标准4兆帕,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耐磨性能好,具有较高的抗渗、抗侵蚀性能。

2、水泥性能稳定,适用于配置高性能、高等级混凝土。

3、水泥色泽稳定,适用于表面无装饰的素灰外露工程。

参考资料: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0-31

水泥由石灰石、粘土、铁矿粉按比例磨细混合,这时候的混合物叫生料。然后进行煅烧,一般温度在1450度左右,煅烧后的产物叫熟料。然后将熟料和石膏一起磨细,按比例混合,才称之为水泥。这时候的水泥叫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一般分普通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和特殊水泥。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是在普通硅酸盐水泥里按比例和一定的加工程序加入其他物质以达到特殊效果,如矿渣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等等。这些水泥的原料就比原来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要多一些活性混合材料或非活性混合材料。

扩展资料 

生产工艺

1,干法生产。将原料同时烘干并粉磨,或先烘干经粉磨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但也有将生料粉加入适量水制成生料球,送入立波尔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之为半干法,仍属干法生产之一种。

2,湿法生产。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后,喂入湿法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也有将湿法制备的生料浆脱水后,制成生料块入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为半湿法,仍属湿法生产之一种。

参考链接  水泥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