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和国民收入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它是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因此常被使用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国际统计项目。
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 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 (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前者计算一段特定时期本地进行的生产,而后者则计算本地居民的总体收入。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在一个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就是从一个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减去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余的部分。

指居民收入水平是直接影响市场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居民收入水平一方面受制于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的影响。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决定消费者购买力水平,收入水平高,则购买力强,反之则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06
国民收入是经济学概念,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指得就是人均GDP倍增(或人均GNP),重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将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拉动型转化为内需拉动型;居民收入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就是通过抽样调查得出的平均每个居民可以支配的收入(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费部分、记账补贴等)。
借鉴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搞我们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驴唇不对马嘴,是大量曲学阿世的所谓“专家”误导的结果。
即便就是生拉硬拽,把两件事当成一件事,你也可以参考一下“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日本的反响,比如大前研一先生对此的评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