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很急啊,哪位好心人啊帮帮忙啊。
优秀的追加分啊

前言:实践出真知
现在想想,当初选择土建类,也是因为自己看重实践类学科的缘故,与其研究高深之理论,抽象之概念,不如学习现代化建设最基础之土建学科。想想一栋栋建筑在笔下设计,一幢幢高楼在手中平地而起,那是何等快乐的事情。而今,更是有幸与老师同学一起,登上高楼,品味桥梁,深入隧道,在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下获取新知。
理论的东西总归要运用到实践中来改造世界,因为书本上的本身从人们实践而来,几千年人类建筑的经验在加以其他科学的帮助,终得以建立今日的土木工程学科体系,然而它不会停滞而墨守成规,而应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实践中更趋完善。
课本上的图片很清晰,配套解释也很详细,然而很多时候我却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是怎么个具体的物体,是怎么在工人手下实现的,难以捉摸。很多东西,我们不去亲手接触它,观察它,而凭别人的讲述和文字的记载,是很难真正感受到它的存在的。
书本和实践又是有差距的。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与理论形成的背景有很大差异,此时若只顾背书念经,会误了大事的。建设工程尤其不能马虎,出现问题应该联系当时当地当人的情况仔细研讨应对措施。
三天的认识实习,虽然时间短,但是收获颇多。一则增加了对本专业所涉及领域的直观认识,二则了解了土木工程施工工作环境,三则更明了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与施工人员,与工人同志,与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和学习中,他们的回答有时让我如梦中惊醒。下面也就简单谈下几天认识实习的收获。
第一天: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一天我们是参观校内新建教学楼和校外新开发的别墅建筑,一个公共建筑,一个民用建筑,实地认识、熟悉了建筑的类型--框架结构。我们上一层层楼梯,经过楼面的施工,看到了墙体、门窗,女儿墙还有防火洞口等建筑组成部分的部分施工,聆听施工技术人员对教学楼整体情况还有施工方面情况的介绍,了解了一些部位功能特点以及施工方法;通过这次参观实习,联系所学房屋建筑学知识,加深了对房屋建筑构造的认识。
具体说来,我通过观察思考提出了两个问题,一则墙体上为什么会有平行的凸出抹灰;二则门洞旁为何规律夹杂着几块白色砖体。问了现场的师傅,明白了,原来前者是为了抹灰时比较平整,可以通过长方体的铝合金板推平砂浆,多则去之,少则补之,方便实用。看来在工程实践中,要多学习多领悟多发明一些便于施工的新措施,而后者是为方便安装门。房屋建筑学课本上亦有提到,此举提高了对课本的理解。
在跟施工员交流时,也得到了一些信息,我询问了工作强度以及施工进度的问题,提出预留的电线孔待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如何拉埋线路的问题,师傅就给我讲了施工工艺,原来是通过软线当先头部队,慢慢推上去,然后由其拉动管线前进。师傅也给我们指出,有些构筑物其实是不必要的,只是为了外观而设计的。
有人说“上现场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图快,做到胆大心细,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果不其然,在穿越楼梯之间的模板时候,我为迅速上楼,一不小心踩到一堆砂浆,很是惭愧,有时也弯不下腰,不小心碰到脚手架钢管,好在带了安全帽,缓冲了伤害,并无大恙。我觉得真的是要提高我们的安全素质,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以后无论学习还是工作了在工地上都要做到"三不伤害"(即实习中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同时自己不被别人伤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下午去校医院旁边的别墅建设工地,通过张监理的解说和讲述,初步了解了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甲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张监理也告诫我们,毕业后应该选择施工工作,以便在建设前沿学到真本事,增长实际才干,以后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更好的路走。张监理也告诉我们只有虚心实习,踏实肯干,遵守纪律,才能在本行业站稳脚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自身素质。
第二天,:一桥飞架东西 天堑变通途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上面是毛主席为武汉长江大桥的题词,在桥梁博物馆二楼有图片介绍,感觉很好,用于形容海沧大桥,只需改两个字可以。“一桥飞架东西 天堑变通途”。
海沧大桥,坐落在厦门西港中部,是从厦门岛通往海沧的一座兼具公路和城市桥梁功能的内海湾大桥。亦是厦门大桥以后厦门出岛的第二条通道,直接连通海沧台商投资区。据导游介绍厦门由此实现"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大城市格局,也使厦门从一座海岛型城市发展成一座海湾型城市。
桥梁博物馆竟然用海沧大桥的桥墩建成,真是让我叹为观止。如果没有设计人员精心设计,施工人员和工人同志巧夺天工,我真是不敢想象这样的手笔。由桥梁博物馆里面的图片介绍可知,海沧大桥是由东渡互通立交东引桥、东航道桥、西航道桥、西引桥、石塘立交桥等大型工程组成的,全长5926.572米,是我国自行设计、自己施工,且大部分材料是国产的。它的建成,代表着20世纪中国建桥水平最高成就。海沧大桥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据导游介绍仅次于丹麦的一所大桥)的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当然一张工程介绍让我心里有点愤懑,海沧大桥由日本贷款给我国1.3亿美元,占了投资很大部分,心想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外国资本,但也要努力强国富国,在大家努力下让我们不用愁钱甚至可以贷款给别的国家让他们建设。
从景观来看,大桥采用曲线造型为基调的设计构思,型体上线条流畅、轻柔,大桥本身就是一座建筑艺术精品。银蓝色的桥体与碧蓝天空相辉映,看似长虹卧波。从宏观上看,桥塔、锚碇、桥身,结构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大海、蓝天、港口、城市和谐悦色,更感到人文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在回漳州校区的海上,我看到海沧大桥宛如玉带横卧在粼粼的海面上,桥塔白光如昼,桥上,纵缆灯火辉煌,果然是“夏夜银河星空,显耀闪亮夺目”,简直就是“海上花园”厦门的一条通幽之径。
下午来到厦门大学国际会议中心施工现场,工地还在开挖,我们参观的是它的基坑。在空中有塔吊吊着钢筋和回填土,大部分的桩已经打好,四周密密麻麻地用很粗混凝土柱子围起来了,据说是为围护基坑不会塌方。工人同志在刷涂防水涂料,一层层的。当时有个工人跑到上面,踩脏了涂料层,破坏了劳动成果,被教训了一顿,看来组织好工人工作,不互相干扰,是很重要的。
第三天:穿越山河湖海 引领隧道科技
国内首条海底隧道
第三天,我们来到厦门东通道隧道工程厦门岛东侧施工现场,收获巨大。
东通道项目是厦门市重点工程项目,是厦门“一身两翼”中东翼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厦门本岛东部和同安东部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工程支撑。工程总投资32.8亿元人民币,项目全长9公里,其中跨海主体工程长约6公里,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约70米,是中国第一条海底隧道,也是第一条由国内专家自行设计施工的海底隧道。该隧道位于厦门岛东侧跨海连接大陆,建成后将与厦门北面的厦门大桥、西面的海沧大桥一起构成三条连接大陆的路网格局,形成厦门岛经济圈。
我在门口一排铁皮房中看到一系列实验室,包括试件养护,钢筋,砂浆,土质等方面的实验室,如此大的工程,配套这些实验室,实地研究解决工程中的问题。进入现场后,我们先看到工程情况介绍,了解了隧道的情况。当时不解怎么会有行人道,问了雷老师后才知道为突发事件后可以在两条车道之间往返,也可在施工时候让工人方便施工,扩大施工面。
进入隧道,首先是震耳欲聋的鼓风机声音,原来是隧道里面本身氧气稀薄,要看鼓风机来提供充足空气,以便人们工作。前进了一千多米,到达了工作面,据现场工程师介绍红色台车用来浇注隧道面的混凝土,钢筋和隧道面夹着两层防水卷材,还有止水带。台车通过本身的钢板作为模板来浇注,待成型后,台车通过低下的轨道前进,逐步推进。而在这更深入一点,是工人在绑扎钢筋,铺设地面。但是施工环境感觉很恶劣,噪音还有浑浊的空气。真好佩服工程师和工人同志奋战在工地一线,为国家建设日夜兼程,当然也提醒我,现在在学习期间就要锻炼好身体,以便应付未来繁重的工作。在进去就是还是被喷涂上混凝土的侧面还有顶棚,至此已经不允许我们进去了,危险。
后记
认识实习是土木工程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助于我建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专业知识学习态度。这次三天的行程我们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深入施工现场去学习识,使我们了解了土木工程的广阔领域——不仅是工民建还有桥梁隧道,有助于激发求知欲,树立为国家建设事业奋斗的信念。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未来我们不仅会有不计其数的长江大桥,三峡大坝,海地隧道,我们还将生活在国强民富的新新中国,一切需要我们艰苦奋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参考资料:http://www.freelunwen.com/yingyongwen/2009/0702/13586.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