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历史问题

元太祖与皇后孛儿帖的故事

元太祖(成吉思汗)第一任皇后孛儿帖,这个皇后生于额尔古纳河北部的河边(今内蒙古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是一个才情兼倍的美貌女子。是蒙古乞颜部贵族世家。因为美貌而出名,让很多男人都想占有。1180年3月,在17岁时和18岁的元太祖成婚仅仅几个月,就被昔日的仇敌蔑儿乞部的脱脱部长抢走了,并被强迫与赤列都之弟赤列格儿结合。两人结婚后,孛儿帖一直都很忧伤,她心里一直爱着铁木真,所以很少和赤列格儿说话,也不愿意和任何人交流,每天总是用忧伤的眼睛看看他而已。这很让赤列格儿生气,想尽办法让她开口说话,逗乐她笑。结果都是一样。对她是爱恨交加。一直都控制着自己的怒火,不再娶妻妾,渴望自己总有一天能等待到她的回眸一笑。可惜,他这样的痴情上天只给予2年的时间,1182年铁木真就攻下他全部的部落,也结束了他的一生。
要说这个赤列格儿也是一个多情男儿,长得高大魁梧,一身武艺,人也散发着蒙古族少有的儒雅气息。在一次和铁木真部落交战时,无意在一个偶尔的机会看见了正在穿越走廊的孛儿帖,穿着雪白的袍子,乌黑的长发在风里飘扬,更让人喜欢的是她还有雪白的肌肤,一般草原是很少有这样的肌肤颜色,不要说是赤列格儿对她一见钟情,其实当时很多将士对她也是爱慕。只是没有赤列格儿那样幸运,不敢说出口。

1180年12月,在脱脱部落没一年便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德撒兰。而赤列格儿怀疑德撒兰不是自己的骨肉,所以对她一直都很冷淡。孛儿帖几乎也同时感觉到了赤列格儿的怀疑,生下孩子之后,孛儿帖便拒绝再和赤列格儿生活在一起,自己单独驻扎在一个简陋的帐篷里,陪伴着德撒兰生活。而铁木真听说后,认为是赤列格儿对自己的女人不好,大怒,发誓要报仇,夺回自己的女人。当铁木真再次把孛儿帖夺取回来时候,才发现孛儿帖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于是,他只接孛儿帖回家,不准将士把德撒兰一起带回来。孛儿帖含着泪水,苦苦哀求,铁木真依然没有改变,没办法,孛儿帖只得也跟随着德撒兰一起加入流浪的队伍当中,依靠着自己为人家做袍子,一直过着漂泊的日子。十几年之后,德撒兰出落得更是妩媚动人,在母亲的熏陶下,知书答礼。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再重复自己的命运,孛儿帖一般场合不准德撒兰参加。看着女儿日渐长大,她只希望能找个好的人家,有帐篷和马匹就好,让女儿能幸福。
1195年,在德撒兰十五岁那年,认识了一个被战争也成为流浪的江南书生王蓟,他父母死与逃亡队伍里,他只得跟随队伍一路北上,在额尔古纳河北部的河边一个破旧的庙宇里住下。那一年,草原上的人听说铁木真又一次凯旋而归的消息,大家都围着帐篷点燃了篝火,大唱歌舞,因为聚会上有免费的事物发放,德撒兰也跟随母亲参加了。在熊熊燃烧的篝火之外处,细心的德撒兰看见了一个身穿破旧的蓝袍年轻人坐在湖边吹着动听的音乐,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乐器。她好奇走上去询问。这个好奇就成为她一生最美丽的邂逅,让她致死都无悔,等待着这个男人的回来。德撒兰轻轻的走到年轻人身边静静的听着音乐,然后深深的长叹一声。书生听见了,才发现身边不知道何时多了一个人,竟然能听懂自己吹的笛子,顿时有种遇见知音的感觉。

其实当时的德撒兰根本不懂南方的乐器和音乐,只是感觉好听而已。不过,这也是缘分,在众多的人里,为什么就只有德撒兰看见湖边的他,来独自听他的音乐呢?这个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缘分吧。看见德撒兰娇媚的容颜,羞涩的神情,书生以为遇见所谓的游牧人常说的雪山女神,便诉说了自己的身世,不料德撒兰听之后,引起的共鸣。两人开始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以后每次见面,书生都会给德撒兰讲自己江南的故事和文化。德撒兰也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诉书生。可以说这两个人的爱情是南北文化的一种交往和融合,纯美的精神眷恋,没有一点世俗在里面充斥。
因为母亲不允许德撒兰告诉别人自己的身世,书生王蓟也一直以为她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的流浪人而已。至于德撒兰到底是谁的骨肉,只有孛儿帖自己知道。根据历史记载,孛儿帖和赤列格儿结婚才8个月就生下了德撒兰,而孛儿帖和铁木真结婚也只有几个月就被抢夺成为赤列格儿的妻子,可以说,这个孩子多半是铁木真的。不过,这个也只是猜测,真正的答案只有地下的孛儿帖知道。这个也就成为很多历史学家议论的话题,也成为作家们写作的话题。依据人正常的心态猜测,也有可能是赤列格儿的。假如是铁木真的,那么当铁木真把孛儿帖接回家时,为什么孛儿帖不直接告诉他德撒兰是他的骨肉呢?天底下好象还很少有不接纳自己孩子回家的父亲,更何况是渴望多子多孙的铁木真呢。历史上铁木真可是是一个对自己的孩子是疼爱有加的君王。想来想去也是一个迷,也难怪当赤列格儿知道自己会被铁木真处死时,逼着孛儿帖说出德撒兰真正的身份。而孛儿帖什么也不说,依然沉默地看了他一眼,便走了。

不能不说孛儿帖是一个神秘女人,也是一个值得人尊重的母亲。为了德撒兰,她放弃了跟随铁木真。放弃一个自己爱着的男人,对于女人来说应该是痛苦的。更何况离开铁木真时她才20岁,却一直没有再嫁。当她死时,她唯一的要求就是能见见铁不真,而当时的铁木真正在外面扩张势力,听见此事时,已经是一年之后。德撒兰遵照母亲的遗嘱,把母亲的遗物送给铁木真时,铁木真流泪了。德撒兰不知道母亲给她的那一把梳子,就是当年铁木真给孛儿帖的定情礼物。当铁木真拿到梳子时,发现梳子上多了一个符号而已。这个符号只有铁木真知道是什么意思。当夜,铁木真一直抱着孛儿帖穿过的衣服未眠。孛儿帖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的痴情也遗传给了德撒兰。
当孛儿帖知道德撒兰和书生的事情时,很是生气,因为当时是不允许蒙汉通婚,不准他们再次见面。而德撒兰却悄悄的溜出去,两人吹笛说笑。为了阻止德撒兰,孛儿帖为她定下了一庄婚约,男方就是和铁木真一切打仗的博儿忽部下的一将军。并定于三个月之后完婚。对于这个婚姻,孛儿帖很满意。毕竟她是铁木真的女人,爱着铁木真,把女儿嫁给自己心爱的男人的军队里也有个照应,对方家境也不错。
孛儿帖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德撒兰,德撒兰泪流满面,茶饭不思。为了让女儿收回那远去的心,孛儿帖对书生说德撒兰染上了一种少有的疾病,只有江南的蔷薇花才能治好,希望书生能回到自己的老家去采摘。听了自己未来丈母娘的话,书生恨不得飞回家。不容分说,江南书生王蓟立马动身,就这样走了,再也没有看见德撒兰。而德撒兰听孛儿帖说王蓟已经离开了自己时,她怎么也不相信母亲的话,王蓟会相信自己爱着别人而放弃了。母亲安慰德撒兰,说王蓟走时要她传达一句话,大意就是“如果他比我更爱你,我只要看着你们幸福就好。”
孛儿帖原以为听到这样看似伟大的话,德撒兰会死心,没想到德撒兰也如当年的自己一样,相信自己爱着的男人,也相信总有属于自己的爱情,等了书生十年之后,才带着一身的幽怨,香消云散了。德撒兰怎么也没想到,书生已经在路上早就死与战马之下。而她却苦苦等了十年。

1202年,铁木真消灭了四部塔塔儿,占领了呼伦贝尔高原,实力猛增。德撒兰带着母亲的遗物一路寻找铁木镇的队伍,见到了铁木镇,完成了母亲的遗嘱。铁木真也就把她留在了自己的身边。不管她的父亲是谁,她的母亲还是深爱自己的女人。1205年,德撒兰死在铁木真的身边。铁木真按照当时公主的身份埋葬了这个和自己女人一样命运的孩子。每天看着这个和孛儿帖一模一样的孩子,就可以看见当年的孛儿帖,他感觉就是和孛儿帖生活在一起。
在1206年,铁木真在蒙古的根本之地斡难河源头举行库里台选汗大会,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宣告成立,这在蒙古史乃至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通天巫阔阔出以天神名义给铁木真上尊号为成吉思汗。铁木真分封功臣与诸子、诸弟和功臣,实行了具有草原特色的领户分封制——千户、万户与诸王制;并创造了畏兀字书,制定了法律制度;征服了林中百姓和畏兀儿族政权。蒙古草原统一的时代终于到来了。可惜,这种胜利德撒兰和她母亲都没看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25
其他两个人的回答我就不重复了,我来个新的
元太祖(成吉思汗)第一任皇后孛儿帖,这个皇后生于额尔古纳河北部的河边(今内蒙古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是一个才情兼倍的美貌女子。是蒙古乞颜部贵族世家。因为美貌而出名,让很多男人都想占有。1180年3月,在17岁时和18岁的元太祖成婚仅仅几个月,就被昔日的仇敌蔑儿乞部的脱脱部长抢走了,并被强迫与赤列都之弟赤列格儿结合。两人结婚后,孛儿帖一直都很忧伤,她心里一直爱着铁木真,所以很少和赤列格儿说话,也不愿意和任何人交流,每天总是用忧伤的眼睛看看他而已。这很让赤列格儿生气,想尽办法让她开口说话,逗乐她笑。结果都是一样。对她是爱恨交加。一直都控制着自己的怒火,不再娶妻妾,渴望自己总有一天能等待到她的回蓦一笑。可惜,他这样的痴情上天只给予2年的时间,1182年铁木真就攻下他全部的部落,也结束了他的一生。
要说这个赤列格儿也是一个多情男儿,长得高大魁梧,一身武艺,人也散发着蒙古族少有的儒雅气息。在一次和铁木真部落交战时,无意在一个偶尔的机会看见了正在穿越走廊的孛儿帖,穿着雪白的袍子,乌黑的长发在风里飘扬,更让人喜欢的是她还有雪白的肌肤,一般草原是很少有这样的肌肤颜色,不要说是赤列格儿对她一见钟情,其实当时很多将士对她也是爱慕。只是没有赤列格儿那样幸运,不敢说出口。
1180年12月,在脱脱部落没一年便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德撒兰。而赤列格儿怀疑德撒兰不是自己的骨肉,所以对她一直都很冷淡。孛儿帖几乎也同时感觉到了赤列格儿的怀疑,生下孩子之后,孛儿帖便拒绝再和赤列格儿生活在一起,自己单独驻扎在一个简陋的帐篷里,陪伴着德撒兰生活。而铁木真听说后,认为是赤列格儿对自己的女人不好,大怒,发誓要报仇,夺回自己的女人。当铁木真再次把孛儿帖夺取回来时候,才发现孛儿帖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于是,他只接孛儿帖回家,不准将士把德撒兰一起带回来。孛儿帖含着泪水,苦苦哀求,铁木真依然没有改变,没办法,孛儿帖只得也跟随着德撒兰一起加入流浪的队伍当中,依靠着自己为人家做袍子,一直过着漂泊的日子。十几年之后,德撒兰出落得更是妩媚动人,在母亲的熏陶下,知书答礼。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再重复自己的命运,孛儿帖一般场合不准德撒兰参加。看着女儿日渐长大,她只希望能找个好的人家,有帐篷和马匹就好,让女儿能幸福。
1195年,在德撒兰十五岁那年,认识了一个被战争也成为流浪的江南书生王蓟,他父母死与逃亡队伍里,他只得跟随队伍一路北上,在额尔古纳河北部的河边一个破旧的庙宇里住下。那一年,草原上的人听说铁木真又一次凯旋而归的消息,大家都围着帐篷点燃了篝火,大唱歌舞,因为聚会上有免费的事物发放,德撒兰也跟随母亲参加了。在熊熊燃烧的篝火之外处,细心的德撒兰看见了一个身穿破旧的蓝袍年轻人坐在湖边吹着动听的音乐,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乐器。她好奇走上去询问。这个好奇就成为她一生最美丽的邂逅,让她致死都无悔,等待着这个男人的回来。德撒兰轻轻的走到年轻人身边静静的听着音乐,然后深深的长叹一声。书生听见了,才发现身边不知道何时多了一个人,竟然能听懂自己吹的笛子,顿时有种遇见知音的感觉。
其实当时的德撒兰根本不懂南方的乐器和音乐,只是感觉好听而已。不过,这也是缘分,在众多的人里,为什么就只有德撒兰看见湖边的他,来独自听他的音乐呢?这个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缘分吧。看见德撒兰娇媚的容颜,羞涩的神情,书生以为遇见所谓的游牧人常说的雪山女神,便诉说了自己的身世,不料德撒兰听之后,引起的共鸣。两人开始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以后每次见面,书生都会给德撒兰讲自己江南的故事和文化。德撒兰也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诉书生。可以说这两个人的爱情是南北文化的一种交往和融合,纯美的精神眷恋,没有一点世俗在里面充斥。
因为母亲不允许德撒兰告诉别人自己的身世,书生王蓟也一直以为她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的流浪人而已。至于德撒兰到底是谁的骨肉,只有孛儿帖自己知道。根据历史记载,孛儿帖和赤列格儿结婚才8个月就生下了德撒兰,而孛儿帖和铁木真结婚也只有几个月就被抢夺成为赤列格儿的妻子,可以说,这个孩子多半是铁木真的。不过,这个也只是猜测,真正的答案只有地下的孛儿帖知道。这个也就成为很多历史学家议论的话题,也成为作家们写作的话题。依据人正常的心态猜测,也有可能是赤列格儿的。假如是铁木真的,那么当铁木真把孛儿帖接回家时,为什么孛儿帖不直接告诉他德撒兰是他的骨肉呢?天底下好象还很少有不接纳自己孩子回家的父亲,更何况是渴望多子多孙的铁木真呢。历史上铁木真可是是一个对自己的孩子是疼爱有加的君王。想来想去也是一个迷,也难怪当赤列格儿知道自己会被铁木真处死时,逼着孛儿帖说出德撒兰真正的身份。而孛儿帖什么也不说,依然沉默地看了他一眼,便走了。
不能不说孛儿帖是一个神秘女人,也是一个值得人尊重的母亲。为了德撒兰,她放弃了跟随铁木真。放弃一个自己爱着的男人,对于女人来说应该是痛苦的。更何况离开铁木真时她才20岁,却一直没有再嫁。当她死时,她唯一的要求就是能见见铁不真,而当时的铁木真正在外面扩张势力,听见此事时,已经是一年之后。德撒兰遵照母亲的遗嘱,把母亲的遗物送给铁木真时,铁木真流泪了。德撒兰不知道母亲给她的那一把梳子,就是当年铁木真给孛儿帖的定情礼物。当铁木真拿到梳子时,发现梳子上多了一个符号而已。这个符号只有铁木真知道是什么意思。当夜,铁木真一直抱着孛儿帖穿过的衣服未眠。孛儿帖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的痴情也遗传给了德撒兰。
当孛儿帖知道德撒兰和书生的事情时,很是生气,因为当时是不允许蒙汉通婚,不准他们再次见面。而德撒兰却悄悄的溜出去,两人吹笛说笑。为了阻止德撒兰,孛儿帖为她定下了一庄婚约,男方就是和铁木真一切打仗的博儿忽部下的一将军。并定于三个月之后完婚。对于这个婚姻,孛儿帖很满意。毕竟她是铁木真的女人,爱着铁木真,把女儿嫁给自己心爱的男人的军队里也有个照应,对方家境也不错。
孛儿帖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德撒兰,德撒兰泪流满面,茶饭不思。为了让女儿收回那远去的心,孛儿帖对书生说德撒兰染上了一种少有的疾病,只有江南的蔷薇花才能治好,希望书生能回到自己的老家去采摘。听了自己未来丈母娘的话,书生恨不得飞回家。不容分说,江南书生王蓟立马动身,就这样走了,再也没有看见德撒兰。而德撒兰听孛儿帖说王蓟已经离开了自己时,她怎么也不相信母亲的话,王蓟会相信自己爱着别人而放弃了。母亲安慰德撒兰,说王蓟走时要她传达一句话,大意就是“如果他比我更爱你,我只要看着你们幸福就好。”
孛儿帖原以为听到这样看似伟大的话,德撒兰会死心,没想到德撒兰也如当年的自己一样,相信自己爱着的男人,也相信总有属于自己的爱情,等了书生十年之后,才带着一身的幽怨,香消云散了。德撒兰怎么也没想到,书生已经在路上早就死与战马之下。而她却苦苦等了十年。
1202年,铁木真消灭了四部塔塔儿,占领了呼伦贝尔高原,实力猛增。德撒兰带着母亲的遗物一路寻找铁木镇的队伍,见到了铁木镇,完成了母亲的遗嘱。铁木真也就把她留在了自己的身边。不管她的父亲是谁,她的母亲还是深爱自己的女人。1205年,德撒兰死在铁木真的身边。铁木真按照当时公主的身份埋葬了这个和自己女人一样命运的孩子。每天看着这个和孛儿帖一模一样的孩子,就可以看见当年的孛儿帖,他感觉就是和孛儿帖生活在一起。
在1206年,铁木真在蒙古的根本之地斡难河源头举行库里台选汗大会,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宣告成立,这在蒙古史乃至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通天巫阔阔出以天神名义给铁木真上尊号为成吉思汗。铁木真分封功臣与诸子、诸弟和功臣,实行了具有草原特色的领户分封制——千户、万户与诸王制;并创造了畏兀字书,制定了法律制度;征服了林中百姓和畏兀儿族政权。蒙古草原统一的时代终于到来了。可惜,这种胜利德撒兰和她母亲都没看见。
达央说完这个故事时,她已经愁容蔓延。大家也都跟随着压抑。“如果他比我更爱你”就意味着离开和放弃。看似伟大辉煌的表白,虽是无奈,但是也说明此人已经不再继续爱的誓言。我想,这样的话出自孛儿帖是可以理解。当年她不就是这样的心理才离开铁木真的吗?当时铁木真身边有2个女人,但是在孛儿帖心里,她认为会有人比她更爱铁木真,会给予他带来更多的幸福,所以,她埋藏了自己的浓浓爱意,却带着孩子一直都追随在铁木真身边,只要看着他就好。可怜的孛儿帖,或许这也正是她自己想对铁木真想说的话,却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撒下德撒兰忧伤的根脉。如果某一个女人对自己心爱的男子也说着这样的话,谁不心疼?谁又能酸楚?“假如他比我更爱你..........”后面是否还有什么话,对于任何一个一直在等待的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话说孛儿帖生有4个儿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而另一种说法就是铁木真的这个4个儿子是忽鲁伦皇后、阔里桀担皇后两大皇后所生。于是,也就多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坟墓;孛儿帖墓。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蒙古游牧族的一个女人,孛儿帖却能饱读书籍,竟然知道江南的紫蔷薇可以治疗疾病,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虽然蔷薇到处都有,但是只有江南的紫蔷薇才有药效,就是我们南方人也很少人知道。同时我也佩服她对爱情的痴狂。在她身上看到了北方女子少有的温柔和含羞。

孛儿帖
英雄娶贤得妻助 协力同心成霸业
苦难岁月苦命人 恩爱也曾两分离
用真情四万铁骑 献良言事处关键
不嫉不妒不吃醋 子荫母福得富贵

他的第一皇后“孛儿帖”蒙古语意是“苍白色”,正如她的一生一样空茫。其中儿子术赤为阔里桀担皇后所生。察合台为脱忽思皇后所生。窝阔台为亦怜真八剌皇后所生。其中拖雷(忽必烈的父亲)为忽鲁伦皇后所生。现有关这些历史记载和传说里有点差异,或许是因为成吉思汗的第一皇后孛儿帖后来被蔑儿乞人掳走,等救回时已有身孕,于是在忽必烈成立了元朝,考虑到孛儿帖是吉思汗正室,在数个皇后与妃子,孛儿帖居于第一斡儿朵,并且排行第一,地位最高。所以历史资料上为了掩盖成吉思汗个人的瑕疵,成全英雄形象,就记载着孛儿帖生有四个儿子与五个女儿,儿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其中窝阔台就是后来元朝的太宗皇帝,拖雷是睿宗皇帝。称忽必烈为孛儿只斤•忽必烈。如果说《蒙古秘史》里的记载这个是真的,那么她们的大儿子怎么会叫 “术赤”呢?这二字在蒙古语是“客人”的意思。其实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前,蒙古族还没有文字,而畏兀文正在启蒙阶段。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汗国后属于他们的文字畏兀文才开始蔓延和使用。所以对于《蒙古秘史》里的这段记载也大有怀疑之处。
根据《蒙古秘史》的记载,孛儿帖身为弘吉剌部的贵族,为人贤明,帮助成吉思汗创立大业。她与成吉思汗刚结婚的时候,孛儿帖便被蔑儿乞人掳走,这都是她的美貌所吸引,才让蔑儿乞人头领想占有。就因为她的美貌,一直都是游牧民族心里最高贵的女神象征,她虽为游牧民族,但是清雅绝俗,超群如仙,宛如冰山上冰清玉洁的雪莲花,神情神似仙女胜似仙女。孛儿帖被蔑儿乞人掳走之时,身边只有侍妪达札答乌
而为了抢回自己的女人,成吉思汗便请求克烈与札答剌两部落的援军进攻敌人,最后终于救回孛儿帖。原本成吉思汗与札答剌的部长札木合有结拜之谊,但回家之后的孛儿帖因为带有德撒兰,铁木真心中总是有隔阂,对她没有以前的亲密。而回家之后的孛儿帖也变得沉默了,一般不轻易开口说话。在铁木真没呆多久,就悄然带着德撒兰离开了铁木真的帐篷,独自在不远处流浪。在她离开之时,她深知札木合有要与成吉思汗兼并的意思,便在一次晚饭之后,要侍妪达札答乌把铁木真叫到自己的帐篷里,劝成吉思汗与札木合分离,当时的成吉思汗听着,没有说话。然后就走出了帐篷。孛儿帖担心他不会听自己的建议,可能是因为已经是他敌人的女人,身上还流淌着说不出的味道。于是,她带着侍妪达札答乌和德撒兰连夜骑马离开了成吉思汗的军营帐篷。
第二天早上,成吉思汗按照管理近来看望她们时,才发现已经离开了。他心头说出是惆怅还是郁闷。自从这天起,他就下令没他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孛儿帖的帐篷,动她用过的东西。没过多久,成吉思汗便与札木合分离后,独霸一方。而当孛儿帖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顿时感觉一阵轻松,对侍妪达札答乌说:“太阳会升起来了。”
孛儿帖离开之后,成吉思汗开始宠信忽鲁伦皇后,同样为弘吉剌部的贵族的蒙古女子。这个忽鲁伦皇后性情虽然也善良仁爱;温柔平和,气质脱俗,但是远远没有孛儿帖那种倾国倾城,冷如冰霜的清艳。让他找不到来自心灵深处的情清净和凉意。每次战争下来,他最希望得到的忘记精神上的疲倦,沉湎在一种忘我的清凉境界。但是忽鲁伦皇后宛如一块温润的玉,每次看见成吉思汗进来,总是会轻轻的问:“累了吧。”然后自己动手帮助成吉思汗脱下外套,为他端上一盆温水,让他洗涤。这些并不是成吉思汗想要的。
他习惯每次进帐篷,孛儿帖象没事一样,跟随畏兀儿人塔塔统阿的用畏兀儿文字母拼写 “回回字”。然后叫成吉思汗古来看,哪个更象是什么意思。而这个畏兀儿人塔塔统阿是铁木真讨伐乃蛮部的战争中捉住的一个俘虏,这个人没有被成吉思汗杀害,是因为孛儿帖得知此人是乃蛮部太阳汗的掌印官,太阳汗尊他为国傅,让他掌握金印和钱谷。会写文字,于是就请求铁木真让塔塔统阿留在自己左右,并跟随他学习如何运用文字。孛儿帖这一举措,让蒙古有了自己的文字。不久,铁木真让塔塔统阿用畏兀儿文字母拼写蒙古语,教太子诸王学习,这就是所谓的“畏兀字书”。从这个可以看出孛儿帖非常热爱学习,善于观察,是一个聪明的女子。
到了晚上,孛儿帖总会和成吉思汗骑马出帐篷几十里,看看外面的风景。很多这样的黄昏,成吉思汗总是能在晚霞里看见孛儿帖优美的舞姿,听见她站在风中对天高歌。清脆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让成吉思汗开怀大笑,和她一起翩翩起舞,学她一样安静的在山坡上呆一会,听听风,看看云。这个时候常常昂他感觉自己心中有一片蓝天,雄鹰自由的飞翔,大地就在脚下。而他的几个皇后里,除了孛儿帖,再没有人如她高贵脱俗的气质,和她生活在一起,让他感觉没有刺杀,也没有血腥、更看不到战火。只有清澈的风,嫩绿的草,还有飞舞的鸟儿。这里没有烦恼、没有纠葛、没有吵闹、没有阴谋,仿佛自己就是一片洁白的云朵,万物都在手心里繁茂。
可惜,这样的女子却已经不在成吉思汗的身边。成吉思汗更多的怀念过去,思念抚平他鬼祟里游荡的暴烈,给予他内心深处安静的女人孛儿帖。他的这些情愫都落入了大臣罕失剌克烈眼里,知道铁木真这时需要的是年轻貌美的侧妃来调节由于血腥的厮杀带来的压力就给成吉思汗引见了一位美女别乞扯亦,纳她为侧妃,也就是《蒙古秘史》里的忽胜海妃子。
后来,当蒙力克的第四个儿子阔阔出,假巫术之名挑拨成吉思汗与其弟合撒儿的感情,又羞辱斡赤斤时,这个忽胜海妃子收到孛儿帖侍妪达札答乌的口信,于是向成吉思汗进言,请成吉思汗杀阔阔出,成吉思汗开始时还很是犹豫,并大声叱忽胜海妃子,要她少管他的事情。没办法,忽胜海妃子只得说出实情,当成吉思汗得知是孛儿帖的意见时,心头顿时一阵酸楚,半天没说话。没过级天,便令热杀掉了阔阔出,从此安定了族人。
可以看见成吉思汗对于孛儿帖的感情除了思念还有尊重。在他锁看见的女人对里,她是一个非凡的女子,有很多东西都值得他崇拜。很幸运,女儿阿剌海别吉拥有了孛儿帖的聪明和才智,让成吉思汗很是欣慰。也就是因为看见阿剌海别吉冷静的头脑,成吉思汗才放心把很多实情都要她去处理。有时他感觉不知如何时,第一个想要叫来商量的人就是这个女儿。有人传言这个女儿也是孛儿帖锁生,但是没有证据,只是她和孛儿帖一样,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整理出一套思路,在很多事情上也都能取得自己想象的结果。
不管是历史记载的错还是传说是野史,可以肯定的是成吉思汗的三女儿阿剌海别吉是忽鲁伦皇后大约生在公元1186年左右,并且阿剌海别吉在今天包头故土上生活约30多个春秋。中外不知有多少史籍都记载了成吉思汗的戎马生涯,然而却很少提及监国公主阿剌海别吉如何顾全大局,为了蒙古部和汪古部的联合而牺牲自己的幸福的故事,是一件很遗憾的事。1994年,在武川东土城乡出土了“监国公主行宣差河北都总管之印“,这是阿刺海别吉留在今日的包头地域为监国公主的官印,也是她行使监国权力的有力的佐证。
《史集》和《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的几个皇后和妃子都为他生过几个女儿,史书上有记载的有:阿剌海别吉、豁真别乞、扯扯亦坚、阿剌合别乞、秃满伦、阿儿答鲁黑。六个女儿。虽然这六个女儿先后都嫁给了他所选择的将军,成为皇后和公主,但是这些女儿在军事管理上都不及阿剌海别吉。所以当成吉思汗死时,也不忘记把职权交纳给女儿阿剌海别吉,让她帮助她的两个哥哥打理天下。让她成为历史中有名的监国公主。只可惜这个阿剌海别吉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三十几年就跟随她父亲去了。
成吉思汗一生深爱着孛儿帖,但是彼此之间有太多的世俗纠葛,两个人都不能放下自己走在一起,让孛儿帖帮助他一直到最后。但是很幸运的是成吉思汗身边还有一个如孛儿帖一样美丽聪明冷静的女儿阿剌海别吉一直陪伴他到最后。或许这个就是成吉思汗对孛儿帖一种爱的回归吧。

参考资料:http://www.hongxiu.com/diary/view/view.asp?id=932025

第2个回答  2009-07-25
秋末,草地返黄,四野萧瑟,袅袅飘动的炊烟里也似乎带有了几分寒气。这时,乞颜部已迁回水草丰美的桑沽尔溪,正在做着越冬的准备。水光清幽的桑沽尔溪上,夕阳拉长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斜斜地投射在皱皱褶褶的水面上。若不是专注地思考着一些问题,铁木真不会注意不到妻子眉目间闪现着的幸福的神采,那样,他或许就知道今天对妻子来说是一个多么不同寻常的日子。

嫁给铁木真已半年有余,孛儿帖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能早些怀上孩子。从王汗营地回来不久,她就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今儿下午,她独自去请教莫日根大夫,不料莫日根大夫出诊未归,他的侄儿小莫日根大夫给她做了诊断,结果证实了她的感觉完全正确:她怀孕了。

这是她与铁木真的第一个孩子。

她真想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丈夫,可看到丈夫若有所思的样子,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反正有的是时间,她何不将这甜蜜的喜悦悄悄延长一宿。然而,她没想到的是,等待她的明天却让她痛苦终生……

草原像个广阔的舞台,经常交替上演着各式各样的悲喜剧,而且大多事先没有征兆。第二天凌晨,铁木真被一阵隐隐的、急促的马蹄声惊醒,他翻身下地,将耳朵紧贴地面,警觉地倾听着、判断着。忽然,他一跃而起,推醒还在熟睡的妻子,转身冲出门外。

有人偷袭!

博尔术正向他飞马驰来,两匹战马穿梭于蒙古包之间,刺耳的哨声惊醒了营中所有的人。迎战已不可能,敌人有备而来,仓促的迎战势必导致全军覆没。既没时间弄清来者是谁,也没时间弄清对方人数多少,铁木真只好指挥部众先向不儿罕山撤退。

月伦夫人在纷乱的人群中四处呼唤、寻找着孛儿帖。合撒尔焦急异常,劝说母亲先走,由他来接应大嫂。然而,合撒尔营前营后跑了几个来回也未见到大嫂的身影。他以为大嫂一定随人群先行撤走了,便回头协助大哥指挥军队且战且退。仗着道路熟悉,乞颜军队甩开了穷追不舍的敌军,退守山中并迅速封锁了进山的通道。

敌人被阻在山外,乞颜部暂时躲过了危机。直到将部众安置完毕,铁木真才得空去看望家人。亲人们用一种异样的目光默然迎视着他,他们中间,唯独没有孛儿帖。铁木真只觉脑子“嗡”的一声,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他完全丧失了理智。他猛地掉转马头,此刻,他的头脑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即使拼得一死,也要救出心爱的妻子。

一双有力的手紧紧攥住了他的马缰。“您冷静些!您这样下去只能白白送死!”铁木真根本听不进去,他狂怒地向试图劝阻他的博尔术咆哮:“你敢拦我?滚开!”

博尔术毫不退让。由于激动,他严厉的声音也微微发颤:“我们没有带出来的,全都让敌人夺走了、掳走了。不是你一个人有仇有恨,你好好看看他们,看看他们!你身为一部首领,怎能为一己之私去盲目拼命?你这样做非但救不出孛儿帖夫人,还会葬送你自己的生命,甚至是整个部落的命运。纵然你不惜命,可如此不负责任地抛下你的亲人朋友,抛下所有信任你、追随你的部众,你不觉得自己太自私自利了吗?冒险是天大的愚蠢,你若是个敢于面对挫折、面对灾难的男子汉,就一定要冷静!”

博尔术的一番话让铁木真稍稍清醒了一些,但是他的心仍有一种要炸裂的感觉,他发疯般地挥刀向身边的一棵树狠狠砍去。博尔术伫立在原地,满含同情地注视着他的首领,他比任何人都理解首领的感受,那不单是失去爱妻的痛苦,更有连一个柔弱的女人都保护不住的耻辱。

铁木真长久没有回头。但从他握着刀柄、暴满青筋的手上,人们明白了他此刻心中的承受。

这时,一骑快马冲到博尔术面前,马上骑者朝伦望着铁木真的背影,压低声音报告说:“已经查明,偷袭我们的是篾尔乞部,他们声称是为报旧仇而来。”

博尔术意外地皱起眉头。他一直以为偷袭者是塔尔忽台的泰亦赤惕部,却没想到是篾尔乞部。不过,他们所说的“旧仇”又指什么?

“额吉。”这时,合撒尔一声惊叫,一把搀住旁边脸色惨白、摇摇欲倒的月伦夫人。报应啊报应,长生天,你报应我也罢了,为什么要报应我那贤惠无辜的儿媳!月伦夫人悲愤欲绝。

“额吉,”铁木真上前握住母亲冰凉的双手,“您一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泪水滴落在儿子的手上。往事如烟,而她那时只不过是个19岁的姑娘。当年,她还是篾尔乞人赤列都的未婚妻,就在与赤列都回乡成亲的路上,不料却被也速该一眼相中,然后被也速该抢走。此后数月,也速该寸步不离守护在她的身边,百般温存体贴。渐渐地,她被也速该火一样的挚爱征服了。旧日的创痛平复后,她竟然情难自抑地爱上了这个抢走她的也速该,而且远胜于她当初爱赤列都。这也难怪,也速该毕竟是出类拔萃、受人景仰的勇士,她倾慕他,就如同小鸟倾慕翱翔九天的雄鹰……

赤列都,今生无缘,我欠你的,来生也无法偿还。我非水性杨花的女人,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只是,你为什么不将旧的仇恨放下,还要挑起新的仇恨?听着母亲低缓的诉说,铁木真明白了纠缠于上辈间的一段恩怨。他觉得不可思议:一个被抢来的女人,原本应该恨,却偏偏找到了无悔的爱情,这难道也是长生天的安排?然而,他不是赤列都。他决不会放弃自己的女人,决不会放弃属于自己的一切。

呆立一旁的别勒古台突然迸发出一声压抑的抽泣,他将头深深埋进月伦的怀中,竭力吞咽着自己的哭声。帖木伦哭了。合赤温、帖木格哭了。合撒尔费力地忍住泪水,将悲痛埋在心底,将仇恨的火焰燃起。

铁木真却恢复了镇静。现在还不到流泪的时候,为夺回孛儿帖,夺回被敌人掳去的部众,他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冷静而清醒的头脑。尚不知道敌人会将他们围困多久,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他必须像过去一样有条不紊地指挥接下来的行动,他必须等待,等待可以将悲愤尽情宣泄的那一天。

在巍巍不儿罕山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不料,第二天的事态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敌人竟然无声无息地撤走了。

铁木真唯恐其中有诈,连忙派合撒尔、朝伦、哲列莫带三队人马先后出山打探。不久,派出的人陆续返回,确证了敌人撤退的消息。一丝冷蔑的微笑掠过了铁木真的唇角:一支不能善始善终的军队必定会在某一天断送自己,他们既然给了他机会,就等着他挥向他们的复仇之剑吧。只是孛儿帖,你到底如何了?
孛儿帖带着玉苏来到马厩时,马厩里的马已经全被放走了。机灵的玉苏忙去赶来一辆牛车,让孛儿帖坐了进去,然后亲自赶车向不儿罕山赶去。可是,牛车终究太慢,她们很快被篾尔乞士兵追上了。眼见躲闪不过,玉苏索性将牛车停在路边。

“喂,你是谁?牛车里装的什么?”

“我是铁木真首领家的女奴,昨天帮人去剪羊毛,怕耽误了主人的事,赶了一宿,今早刚赶回来。这里出什么事了,怎么到处乱哄哄的?我本想找个人问问,可所有的人都跑得跟有野狼在后面追着似的。对了,你们是谁?我好像以前没见过你们。”玉苏一副天真娇憨的样子,有板有眼地说道。

“你当然不认识我们了。乖妹子,你既觉得很乱,那就待在这儿等我们回来吧。你不是想知道我们是谁吗?待会儿,哥哥们挨个儿让你知道我们是谁。”敌士兵不辨真伪,嬉笑着挑逗了玉苏一番,便策马而去。

玉苏松了口气儿。镇定下来后,她开始四下寻找合适的藏身之地,发现不远处有一片密林,便赶着牛车向那里走去。就在这时,一队人马沿林边向她们这里驰来,为首的是个神情冷峻的中年将军。玉苏心中一阵紧张。中年将军怀疑地扫视着玉苏和牛车,催马来到玉苏面前。

“车里是什么?”他用马鞭指指牛车。

“羊……羊毛。”

中年将军冷冷地瞟了玉苏一眼,眼神令玉苏不寒而栗。“羊毛?打开!”

“你们要干什么?”玉苏用身体拼命护住牛车,极度的紧张使她忘却了恐惧。

“杀了她!”中年将军轻描淡写地下令。

“慢着!玉苏,打开车门!”车中传出了一个平静的声音。

中年将军亲自打开了车门,出现的景象顿时惊得他后退了一步。

车中端坐着一位年轻女人,她目视前方,冷肃泰然,犹如一尊美丽的雕像。短暂的惊愕过后,中年将军立刻断定,这个姿艳色绝的女人只能是铁木真的妻子、素有“草原美人”之称的孛儿帖,也即他们此次偷袭的主要目标。半晌后,他喃喃地说:“好个贵重的‘羊毛’!”

孛儿帖恍若不闻,只伸出手来,轻轻为玉苏拭去泪水。

孛儿帖被捕的消息很快传到篾尔乞大首领脱黑堂的耳中,脱黑堂闻讯喜出望外。考虑到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再对不儿罕山围困下去也占不到更多的便宜,第二天一早,他便做出了撤军的决定。

胜利者们带着满足和掠夺来的财富踏上了归程。脱黑堂策马赶上了走在前面的那位不苟言笑的中年将军。“赤列都,那女人呢?”

原来中年将军正是当年被也速该夺去妻子的赤列都。“我让人先把她押走了。”

“说说看,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你是木头啊!我在问你,孛儿帖美不美?我曾听人说,那女人娇嫩得很,肤如凝脂、美若天仙,你既见了,一定知道传言虚也不虚?”

“不知道。”赤列都面无表情,目不斜视。

脱黑堂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片刻后他叹息一声,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老二,这回总算没有白来,怎么着也算替你报了一半的旧仇。老子债儿子还,只可惜没把月伦一起夺回来。20年的宿怨一朝得报,你也该高兴高兴,舒一口憋了这些年的闷气了吧?”赤列都依然无语。

高兴?这世上难道还有什么事值得他高兴?20年前,他不是没有享受过爱情带给他的无尽欢愉,他曾那样痴迷地爱过月伦,原想能伴着她恩恩爱爱地度过一生,岂料命运毫不留情地捉弄了他。

的确,当初月伦是看到也速该等人来意不善,才催促他只身逃走的,而他人虽逃脱,心却丢在了与月伦分手的路上,带回去的不过是具躯壳。最初的10年,他孑然一身孤零零地生活着,再没有一个女人能够走进他的心,他只想有朝一日还能重新夺回月伦,还能继续拥有她。然而,当也速该死于塔塔尔人手中后,他的幻想才彻底破灭了。月伦早已不再属于他!一个女人,不畏流离失所的苦难生活,不畏风险迭出的恶劣环境,坚定顽强、无怨无悔地抚养教育她的子女,决不能仅仅归结于母爱,其间必然包含着一个妻子对丈夫刻骨铭心、忠贞不渝的爱情。他无可挽回地输给了已故的也速该。

他弄不明白,他前生究竟造了什么孽,长生天才会如此惩罚他、折磨他?对于这次的胜利,他丝毫没有快意。他之所以同意出兵,是因为月伦之被夺早在20年前就已成为整个部落的共同耻辱。为了部族的荣誉,他们必须雪耻。可是,他们足足等了20年。20年!对比于这期间所忍受的痛苦与仇恨,难道他们还能笑得出来吗?
胜利使整个篾尔乞部沸腾了。

脱黑堂决定当众将孛儿帖许配给他两位亲弟弟中的一个,他要以此来加重铁木真的耻辱。孛儿帖在篾尔乞人的狂歌乱舞中被推进人群,立刻掀起一片惊呼与怪叫的声浪。人们目不转睛、无所顾忌地欣赏着孛儿帖的仙女容貌,无论那目光是充满了淫邪还是别的什么,莫不包含着由衷的艳羡。

孛儿帖浑然不觉。她静静伫立在脱黑堂面前,既不挣扎,也不惊慌。脱黑堂突然放弃了要尽情羞辱这个草原美人的打算,几乎称得上和颜悦色地说:“孛儿帖夫人,你长了这样一副高贵的相貌,早该过上皇后一样的生活,可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啧啧……连本王看了都觉不忍。本王一向心慈,今儿成全你,让你与本王的亲兄弟成婚。以后,绫罗绸缎、华帐美食任你享用,强似你跟着铁木真那穷小子吃苦,你以为如何?”孛儿帖微微垂下头,手,下意识地抚在小腹上,在静默中做着最后的抉择。

她并不畏惧死亡。为了比生命更珍贵的家族荣誉,为了对铁木真忠贞不渝的爱情,她宁愿选择一死。问题的关键在于,她肚里已经有了铁木真的骨肉,她是否有权利将这个小生命一同带走?这毕竟是她与铁木真的第一个孩子,铁木真还蒙在鼓里。她好后悔那天没有将实情告诉他,她怎知灾难的降临只在一夜之间?或许,她应该把孩子生下来交还给丈夫,可如果那样,未来的日子里不知将要忍受多少误解和屈辱,她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承受……生?死?孛儿帖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天际。铁木真,原谅我。为了你,为了我肚子里的孩子,我必须选择活下去。铁木真,你了解我现在的处境吗?你明白我此刻的痛苦吗?我坚信你会来,总有一天你会来,也许到那时,我能向你证明的只有我一颗清白的心。可是,只要我能亲手还给你我们的孩子,我所忍受的一切耻辱又算得了什么呢?

“考虑清楚了没有,孛儿帖夫人?”脱黑堂继续追问。

孛儿帖收回目光,平静地点点头。

“同意了?”脱黑堂反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孛儿帖酸楚地一笑,极淡极淡。

脱黑堂瞅了瞅二弟赤列都。赤列都端坐一旁,好似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对眼前的一切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无奈,脱黑堂将目光转向了他最小的同父异母弟弟赤勒格尔。三兄弟中,数赤勒格尔最丑陋、最窝囊、最没出息。“赤勒格尔,就让孛儿帖做你帐子里的女人吧。” 人群中再一次掀起不小的骚动。赤勒格尔做梦也没想到这样的美事会落在自己头上,一时大张着嘴,愣住了。

狂乱的人群中,只有一双锐利的眼睛自始至终在观察着、分析着孛儿帖,这个人就是赤列都。从第一眼见到孛儿帖起,赤列都就知道她绝不是一般的女人。她使他一次又一次想起月伦。凭着他对月伦的了解,他敢说不论月伦最终是否为也速该所征服,她最初肯定反抗过。孛儿帖却连一点反抗的企图都没有,面对如此厄运,她以出奇的冷静默默承受了,倘若不是具备一种超常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甚至男人也很难做到这一点。这样的女人又岂是赤勒格尔或是他及其他人所能消受的?这样的女人永远只属于她所爱的男人……

“赤勒格尔,你还愣着做什么?快把你的女人带走吧。”脱黑堂催促一旁乐呆了的三弟,然后端过一碗酒来,仰头喝了下去。孛儿帖最后望了一眼不儿罕山遥远的山影。铁木真,你快来吧,我和孩子在等你!
第3个回答  2009-07-25
孛儿台
孛儿台蒙古弘吉刺部人。特薛禅之女,元太祖铁木真的皇后。端庄健美,聪慧贤德。

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在俘获塔塔儿人的首领铁木真时,正值儿子出生,便用俘虏的名字为婴儿命名,以纪念胜利。铁木真九岁时,父亲带他弘吉刺部到与孛儿台订了婚。铁木真暂留在岳父家,也速该在回家的途中,被塔塔儿人毒死。

铁木真长大后,与孛儿台结了婚。孛儿台带来一件黑貂袭,送给婆婆作为见面礼。铁木真曾被泰赤乌贵族掳去,逃回后,决心投靠蒙古最强大的克烈部,他把这件珍贵的黑貂裘送给克烈部首领汪罕,并认他为义父,汪罕答应帮助他收复先父的旧部。

孛儿台与铁木真婚后十分恩爱,度过一段愉悦的新婚生活。有一天,蔑里乞人突袭铁木真的营地,孛儿台被蔑里乞人掳去,配给赤勒格儿为妻。铁木真和扎木合共同出兵,夺回了已经怀孕的妻于孛儿台。不久,孛儿台生下赤勒格儿血统的儿子,所以铁木真为他取名“术赤”(蒙语“客”之意)。此后,孛儿台又生三个儿子。

12O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全蒙古大汗,是为太祖。上尊号为成吉思汗(“成吉思”谓“海洋”或“强大”之意,“汗”意为王者),建立蒙古汗国。元朝的后妃制度,汗妻称大皇后,贵妾也可称皇后。孛几台即为大皇后。她为太祖统一蒙古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成为蒙元时期首屈一指的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太祖死后,她的三子窝阔台即位为太宗,进一步扩展了蒙古帝国的势力。孛儿台死后,她的孙子(拖雷子)忽必烈建立元朝,追谥她为“光献翼圣皇后”,“翼”指羽翼,“圣”指太祖,即为辅助的意思。忽必烈对祖母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号召后入学习她崇高的品德。

孛儿台死后的灵柩,随太祖铁木真安放于成吉思汗陵。
第4个回答  2009-07-25
孛儿帖(1161年-?),姓孛思忽儿翁吉剌氏,成吉思汗正室,父亲德薛禅,母亲名叫速坛。成吉思汗有数十位妻妾,分居在四个斡儿朵,其中每个斡儿朵又有数个皇后与妃子,孛儿帖居于第一斡儿朵,并且排行第一,地位最高。
根据《蒙古秘史》的记载,孛儿帖的年纪比成吉思汗长一岁。她为人贤明,帮助成吉思汗创立大业。她与成吉思汗刚结婚的时候,便被蔑儿乞人掳走,成吉思汗便请求克烈与札答剌两部落的援军进攻敌人,最后终于救回孛儿帖。原本成吉思汗与札答剌的部长札木合有结拜之谊,但孛儿帖深知札木合有要与成吉思汗兼并的意思,便劝成吉思汗与札木合分离。成吉思汗与札木合分离后,果然独霸一方。蒙力克的第四个儿子阔阔出,假巫术之名挑拨成吉思汗与其弟合撒儿的感情,又羞辱斡赤斤,于是孛儿帖进言,请成吉思汗杀阔阔出,从此安定了族人。
孛儿帖生有四个儿子与五个女儿,儿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其中窝阔台后来是元朝的太宗皇帝,拖雷是睿宗皇帝;女儿分别是豁真别乞、扯扯亦坚、阿剌合别乞、秃满伦、阿儿答鲁黑。当初孛儿帖被蔑儿乞族掳走,等救回时已有身孕,于是传说这时生下的术赤可能是蔑儿乞人的孩子,而“术赤”二字是“客人”的意思。
孛儿帖卒年不详,但可以确知的是当成吉思汗过世时,她尚在人间。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年时,追谥她为光献皇后;到了元武宗至大二年时,加谥为光献翼圣皇后。终元朝之世,翁吉剌氏的女子做为正宫皇后者有十一人,被称为皇后与追尊为皇后者有九人,娶公主为妻者有六人,娶公主又被封王爵者十三人,这些福荫都是由孛儿帖所开始。
“孛儿帖”的蒙古语意是“苍白色”。《元史》里将其名后加上“旭真”二字,其实并非名字,而是“夫人”的意思,就像满语中的“福晋”一样。 把分给我吧 谢谢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