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日记200字

关于勤俭节约或文明礼仪

2007年7月19日 星期四 阴
早就听说五年级的学生怎么怎么累,早就听说五年级的老师怎么怎么严,也早就听说五年级的生活怎么怎么苦。今天,我终于要走进这个分数与题目交织成的“鬼门关”了。
早早就起了床,五年级的第一天,得给大家都留个好印象。于是我穿好校服,把红领巾端端正正地系在胸前,吃过早点,便怀着一颗害怕又好奇的心来到了学校。
走进校门,我望望一个个忙忙碌碌的老师,跑跑跳跳的小学生,心里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惆怅感。这些小弟弟,小妹妹可真幸福,可以无忧无虑的玩耍,而我,将与这些远去了。五年级!毕业班!!会整天淹在题海里,或许,还会有一个严厉的不得了的老师来,挥着教鞭,把我们一个个泡到题海里,万一考不好,家长就会把你“炒一顿”。总之,太可怕了!!!我生怕我会犯心脏病,连忙自己安慰自己:“来来,你不用这么害怕,也许,会有一个超级温柔的老师来教我,作业会超级少,事情绝对没有你刚才想的那么糟!!!!”
连做几个深呼吸,心情好了一点,我趁着还算镇定,快步跑到五年级的楼前面,定晴细看:啊!还好还好,这里的楼不是用书垒起来的,吓死我了!但还有一关:老师严不严?我的心又压上了一块大石头,我马上采取措施:先做深呼吸,再伸伸懒腰,然后大喘一口气,“呼——”好轻松!冲啊!!!!
飞上楼梯,战战兢兢地推开教室的门。刚想大大方方的叫一声:“早上好!”可我连半个“早”字也没说出口,一位老师威严的立在了我面前。我差一点要喊一声:“天啊!”那位老师是个女的,一脸严肃,学校发的校服把她打扮的正正经经的,很有一股“严师风范”。我用眼角瞥瞥周围的同学:平日一打扫卫生就爱“大闹天宫”的同学规规矩距的打扫着教室,拖地的拖地,倒水的倒水,一脸的不敢怠慢。我望望这个虎着脸的老师,心里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把我们班这些“调皮分子”搞的“转邪归正”的。她一定是采取了什么“暴力措施”!我的心砰砰的跳着,大气不敢出,心想:万一得罪了这位老师,后果可……我马上低下头,抛出一句蚊子也听不见的“老师好”行动敏捷地钻进教室,迅速“逃之夭夭”。我的心不停的颤动着,一种直觉告诉我:天啊,以后绝对没有好日子过了!我刚喘上一口气来,一句话炸雷似的落在我耳边:“没事的马上去打扫卫生!”是那位老师的高嗓门在响,我生怕再惹是生非,马上动作麻利地拿起笤帚,手脚不停的把纸屑赶进收子里,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中。
上课了,我端坐在位子上,等待一段念经似的“开学讲课”。几年来的“开学经验”告诉我,老师总会在开学的第一天大讲特讲什么“把心收回来,苦学几个月!”“静下心来,好好听讲,好好做作业!”唉,真正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做一个学期的话,100斤重的人大概就会一直瘦到50斤。新来的老师绝对也不过如此吧。更何况现在是毕业班,老师一定会大讲升初中,名额,录取分数线……总之,要讲一大堆就是了。但那位老师好像不是“等闲之辈”哦:她面带微笑,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上讲台,环顾四周的同学,用响亮的声音说:“我姓燕,叫燕居丽,以后就是你们的班主任!”我注视着这位我认为很严厉的老师,她的微笑原来是很动人的,现在,她看上去那么和蔼可亲,说起话来还很“妙语连珠”,我望望同学们,大家也都一脸专注的看着这位老师,接下来,她又向我们提了几点卫生上的要求,便让我们拿出课本来上课了。看着轻松愉快的课堂,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头也敢理直气扬地抬起来了,甚至开始想入非非:莫非,我们上的是六年制??但是下一节数学课倒把我从白日做梦中彻底拖了回来,教数学的老师好好的给我们上了一次“升学知识课”听得我是心惊胆战:原来,升学那么难!
五年级的教学楼只有两层,下了课,同学们好像刚出笼的小鸟似的冲出教室,跑的跑,跳的跳,开心的不得了。我看看教室:天啊!多媒体设备没了,小学生守则不见了,雪白的墙壁也变的乌黑。但一想到下课可玩个痛快,惆怅的心情马上被愉快的心情取而代之了。
晚上,我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我觉的像一坐山一样的作业搞定了。看看表,自己也觉得吃惊:看来,经过四年的训练,我的“快速写作业”法已经到了“神出鬼没”的程度了。伸个懒腰,回想一天的经历,我不禁笑出了声:原来,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老师,五年级的生活,也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累,那么严,那么苦,事情,真的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
2.2007年7月18日星期三 天气:晴
你知道放学后哪里最热闹?你知道我校同学放学后都爱去哪吗?告诉你吧!不是别的,正是校门外的小卖部。
一放学,许多同学纵开双腿,以百米冲次地速度跑进小卖部。再瞧小卖部,早就人山人海,同学门摩肩接踵拿着钱的手伸得老长老长,怕买不着似的,挤得小屋子再进一个人都更容部下似的,同学门的声音一个高过一个:“一包串串烧!”“两包牛羊配!”“三板干奶片 !”…卖零食的叔叔脸上笑开了花,不停地忙碌着,招呼着“小朋友这是你的,拿好了。呃,就来!你稍等…”不一会儿几十元钱就装进了小钱箱。同学们也满心欢喜地拿着东西三三两两的走了出来,就象一群刚领救援物资的小饥民。只见他们一阵狼吞虎咽之后,竟然把手指拿起依次舔了起来,一付余味未尽的样子。
看见这一幕,我总能想到细菌排着队进肚子的景象,我想:家长辛辛苦苦挣来了钱,就是要花,也要花到有意义的地方,比如,给希望工程捐款,买书,学习用具等,也比用在着儿强!同学们,听我一句劝吧:节约自己的钱,少吃点零食,就是孝敬父母。
3.2007年8月16日 星期四 晴
一句人尽皆知的名人格言,而是我母亲对我的要求,对我的希望。在我无助、恐惧时,每每那一句话,使我感受到莫大的安慰。
记得有一个学期,我的成绩直线下降,许多同学的成绩一个个都窜到了我的前面,这使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槽糕,总觉得自己就像是一朵万人瞩目的玫瑰被赶下了台,沦落为一株角落的野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失败的滋味,脾气也变得十分古怪。于是,我把自己的痛苦、烦恼一股脑地向母亲倾诉,希望能得到安慰。但母亲听后,只是抛下了这句话——“长大了,就要独立,就要学会靠自己去争,去赢。”我听了母亲的话,愣在了那儿。许久,才悟出其中的含义。于是,我开始向母亲指给我的路奔跑……
我开始努力把成绩赶上去,让其他同学知道我也会追赶!我夜夜逼迫自己做一些习题,靠自己的毅力把睡意驱赶。终于,我的成绩一点一点地赶上去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的成绩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再次冲向了第一名的宝座。那一天,我乐得合不拢嘴。我更深一层地理解了母亲那句话的深刻含义。我为此感谢母亲。
也就在那一晚,我“拒绝”了母亲伴我入睡的传统,一个人钻进了被窝。关了灯,恐惧在霎时间布满了我身上的每一个毛孔。电视电的鬼魂、小偷、杀人犯接二连三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吓得我牙齿“咯咯”地发颤;浑身的汗毛都触电般竖了起来。“呜——呜——”窗外的风声如鬼嚎一般,使我不寒而栗,被风吹起的小沙子重重地敲打着玻璃,像小偷正在开锁的声音;门外沙沙作响的声音,更像杀人犯沙哑而得意的说话声。我的心急速地跳着,连大气都不敢出的我突然有了一个念头:还是叫母亲来陪我睡吧!我刚鼓足一口气准备喊隔壁的母亲的时候:“长大了,就要独立”这句话在我耳畔响起。我犹豫了:要不要喊呢?算了,不喊了。我慎重地作出了决定。于是,我先开灯给自己壮了壮胆,然后翻了个身子,用被子捂住耳朵,睡去了……
第二天醒来,我才发现昨晚这一觉睡得出奇地香,为什么?我找到了答案,是母亲的那句话鼓励了我。
山儿依依,水儿青青,我此时的心儿是暖烘烘的。是的!生活中,用来激励自己的不一定要豪言壮语,也许一句平凡的话更能启发一个人。
“长大了,就要独立。”这句话深深地启发了我:人的一生中都有长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往往需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些事,而这种力量,正是每个人步入社会应有的力量——独立。
4.2007年8月09日 阴
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咪,它身穿一件黑白相间的毛衣,脸上嵌着一对金色小灯泡,晚上还发出一闪一闪的光芒,嘴角边还站着两个守护神。
小猫咪可贪吃了。记得有一天,妈妈买了一条鱼回家,它一看见鱼,就手舞脚蹈地跳起来,围着妈妈团团转。妈妈把鱼放进冰箱里就去做别的事了,小猫咪趁机跃身跳上了桌子,用爪子拨开冰箱门,津津有味地吃起鱼来。当妈妈去取鱼时,发现鱼不见了,只见小猫咪正贪婪地吃着仅剩下的一条鱼尾巴了,真是让我和妈妈哭笑不得。。。。。。
但是,做为猫,小猫咪还是那么尽职尽责。它只要一看见老鼠就立刻扑上去,一天到晚不知要吃多少只老鼠呢。记得有一次,我去苹果箱子里取苹果,突然从箱子里窜出一只又大又肥的老鼠,把我吓得直打哆嗦,这时该小猫咪出场了,先是闪电般地扑上去用爪子按住老鼠,发出一阵阵“嘶嘶”的声音,把老鼠吓得魂飞魄散,然后,又故意把老鼠放掉,没等老鼠歪歪斜斜走几步时,小猫咪又跃身将它拦在面前,就这样几个回合之后,老鼠已经毫无反抗之力,完全吓得个半死,最后,成了小猫咪刀板上的肉,任其割舍,任其享受。。。。。。
这就是我家的小猫咪,一只既贪吃,又尽职的小猫咪。
5.2007年7月26日 星期四 晴
叮铃铃,一阵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一哄而散地走出了教室,正迈着回家的脚步向前走。突然,我看见了一个卖蝌蚪的叔叔,正大声叫着:“卖蝌蚪,卖蝌蚪,可爱又机灵的蝌蚪,快来买吧,可好玩了”。我听了也随人群好奇地跑了过去,只见三个盆子都装满了蝌蚪,黑压压的一片,使我看不清水到底在哪儿,也不知道每个盆子里究竟有多少只蝌蚪。这时,我仿佛听到小蝌蚪的呼唤,它们好像在说:“各位好的的人啊,谁能够帮助我们回到我们的家—---大自然”。
我和其他同学就去劝阻他说:“叔叔,请你把这些蝌蚪放回大自然吧,何况它们长大以后还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呢,如果没有它们的存在,庄稼就不会长得那么嫩绿了。”可他一句也没听进去,还说:“蝌蚪在田里多得是,我还要拿它来赚钱呢!”同学们听了都气匆匆地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就对他说:“叔叔我全买了,要多少钱呢?“一共十五元钱”叔叔说。我就将妈妈给我买书的钱递给了叔叔说:“但你得把这些小生命送回它们的家”,叔叔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来到田野边的一个小池塘边,我指着小池塘说:“这就是它们的家,叔叔,你快把它们放回去吧!”叔叔把蝌蚪放下去后,他的脸变得通红,惭愧地低下了头。
望着那些生机勃勃的小蝌蚪,我心里想:小蝌蚪,你快快长吧,长成青蛙为农民伯伯抓害虫去吧!

回答者: 110zhz - 初入江湖 三级 2009-7-14 11:50
自己写最好了,应该让孩子锻炼一下。
帮妈妈做家务,去游乐园,逛商场,散步,打球都可以写成日记。
还有看些书,写点读后感也可以啊,去图书馆,博物馆,烈士馆,少年宫参观也是可以写的啊。

回答者: jessie知道 - 经理 四级 2009-7-14 11:54
1)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于,清明节是在学校过的不能在家里过。在家里,吃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了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了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拜了几拜。给奶奶请了安,向他问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好。对他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了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上坟的经过不具体)
不愧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么的有趣不同寻常。又有活动,又有学问,还有佳肴。是一个与其他节日不同的节日。比西方节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义。
(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妈妈说:“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说:“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邻居看见了我这副得性,马上告诉了我爸爸妈妈,我爸爸妈妈听了害怕极了,连忙把我送到医院里包扎伤口,从那时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时候听到鞭炮声就怕了。我们放完鞭炮点了几根香,我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我的爸爸妈妈在说什么我听不到,但我口中在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这样才对的起父母“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说:“你们这样祭祖坟不怕旁边那些野草着火吗?”他们说:“当然怕啊!但只要小心点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几个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说:“我从来没做过“清明果”,所以,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难吃很多。”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不好吃,可是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听风听雨”当然是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又一年清明节,你在缅怀着谁?
4)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妈妈说“五一”节是劳动人民的节日,我想在这样的节日里不做点劳动,太应该了。于是我决定今天帮妈妈做家务,搞卫生。
吃完早饭,我就和妈妈一起忙开了,首先回自己的房间,叠好被子,把床单整理得平平整整的,然后,就准备擦地,说干就干,我帮妈妈用脸盆装满水,一人一间分头行动,我擦自己的小房间和电脑房,妈妈擦大房间和卫生间,将近一小时的时间总算擦完了地。
看着干干净净的房间,虽然感到有点累,但是心里却很高兴,因为我能帮妈妈做家务了。我过了一个难忘的“五一”劳动节。
5)
这段时间的工作一个接一个,总也做不完似的,让人烦不胜烦。有些时候,有些工作不是以我意志力能完成的,还需要多方的配合与努力。眼看就临近五一了,这工作不但没有做完,而且还大有要加班的意思。领导已经在文件上签批了,这项工作一定要利用五一时间加班加点的完成,不能影响大局。

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加班了,我们加班可真是完全义务的加班,法律规定说节假日加班要付三倍的工资,但落实到我们这里,就变成义务劳动了。你有不满也得咽下肚里,敢发扰骚吗,敢发我就让你穿小鞋。

昨天,我终于赶在五一节前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了,心里也舒了一口气,终于不用五一加班了,虽然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完,但至少我能做好的那一部分已经做好了,总能过个愉快的五一了吧。

昨晚一直在网上畅游戏到凌晨二点多钟才休息,熬夜的感觉就是好啊,夜深人静无人语的时候,我却在网络世界里快乐的玩耍,众人皆睡我独醒,是一份难得的体验哦。

早上八点多钟被妈妈的电话吵醒了,妈妈电话里要我过去陪小新玩。我家的小少爷哦,就是这么折腾人,以前没结婚那会真是自由自在,一身轻松,现在可不行了,有时候想要玩通宵都得考虑下自己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一般周未妈妈家里都是麻将声声的,从小我就耳濡目染看着妈妈打麻将长大,所以我家可谓是麻将世家了,我们家最流行的活动就是打麻将。开着电脑让小新自己玩麻将,我则挽起袖子加入修长城的战斗中去了。出师不利啊,今天的手气很不好,老是胡不了牌,心里正郁闷着呢,我的手机响起来了,我心里也一沉,休假期间我是最怕听到手机响的,看着陌生的电话号码,真的很不想接,不过又怕担误事,还是不情愿的接了。果然是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加班,烦归烦,工作还是要做的,麻将是打不成了。

赶到单位把手头的工作搞定后,又赶往银行把资料交给人家。结果又出了些差错,这样一折腾,在银行就花去了几个小时,我的五一节啊,就这样义务劳动了,就这样我过了一个名符其实的五一劳动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24
这些是文明礼仪的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文明礼仪伴我行
八年级 宫亚明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貌。孔子以为“不学礼,无以立”;汉代贾谊则把是否讲礼、守礼看作是人与兽的区别。在现代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是应当得到大力弘扬的,因为它对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广大公民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自觉遵守,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公民。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常有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现象发生。
比如,在公众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抠脚丫;听他人讲话时,东张西望,不屑一顾;上公交车时,蜂拥而上,争抢座位,甚至大动干戈;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马路边便溺。2004年10月6日的《北京广播电视报》就报道说:木樨地科技会堂东边的马路边就成了出租车司机的露天厕所,以致于隔百十来米就能闻着味儿,居民意见很大。居民意见不可能不大,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没遮没栏的在马路边上说方便就方便,的确不文明。便溺者是方便了,但过往的行人就不方便了,不但行人不方便,假若让外国人看见了,还不会耻笑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低,因为你的方便让整个民族受歧视,受牵连,成何体统?对得起养育你成长的祖国母亲?

================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这点,我们应向周总理学习,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此作过评价。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种种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坚定。”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灵的生动体现。
看来,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养自己美好高尚的心灵。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形为内现”。其次,要在实践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重在表现。主要包括四点:①谦虚礼让②谈吐文明③举止端庄④讲究卫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点,也不愧为“礼仪之邦”的成员了。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

文明,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高一(1)班 邓雪雯
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周恩来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大雅之堂”越来越多,谁也不会愿意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须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每次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父亲、母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在日本这个国家都有严格的礼仪习惯,更何况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古国呢。
现在,我们国家对文明礼仪越来越重视,比如推行文明礼仪操;出版《文明礼仪普及读本》;开展“首都市民文明礼仪风采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次我在街上,看见四个八、九岁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车移开,他们额头上的汗珠一颗接一颗地往下流,可他们无暇顾及。看到这一幕,我想任何人都会被他们所感动。这件事足以证明我国文明礼仪教育取得的成绩。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幽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的美。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新世纪新时代,新国家新文明”,不要让文明下,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要让它活跃在我们当中,让文明无所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同行”!

我们需要文明生活
六年级 王炳相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我却给妈妈当了回老师,而且用我的实际行动影响我们全家。用妈妈的话说,我不仅改变了妈妈,而且通过改变妈妈,改变了妈妈周围的人,包括她的同事。
事情追溯到前年冬天,天气已经非常冷了。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冽,我们全家乘车外出看电影。因为奥运会官员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头到处都摆着各色塑料花卉,冬日里让人感到了一丝暖意。我们在车里吃着零食,听着音乐,惬意极了。快到东直门时,妈妈将装有废物的垃圾袋顺着车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来不及。我要求爸爸把车开回去捡起垃圾,可妈妈说车已经无法返回,再说路上车那么多,如果回去的话撞车怎么办?妈妈甚至说下次改掉也就罢了。可我坚决不干,最后爸爸终于把车开了回来。妈妈找回了扔掉的垃圾。虽然耽误了好多时间,但全家都认为我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回家的路上,机场高速路两边的树上挂着好多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从此以后,我们全家人都以实际行动成为“讲文明、护环境”的大使。上周,我们全家去爬香山,赏红叶,带了好多食物去野餐。野餐之后,大家分别将垃圾收好,背着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家里再也不用我监督,都会自觉所为。妈妈更是用实际行动让我感动。她经常会在公共场所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
讲文明、讲礼貌,需要的是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有义务去帮助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学习文明、实践文明。因为我们今天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成为强大的、高度文明的国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有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欧洲文明古国德国,在号召全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礼仪。同时,举例讲了一个老奶奶经过马路,路上虽然只有她一个人,但她依然等红灯变绿灯才走。老奶奶回答说:“我怕楼上的孩子们看到后,以为红灯是可以通行的。”我把这个故事送给所有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你们的言行对我们是多么重要,当您有不文明的行为时,想想您的孩子吧!想想我们是古老的文明古国吧!
我要用亲身经历的这件小事告诉同学们,我们的言行也是可以影响改变大人的!不信你试试吧!让我们都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中学生吧!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强大。
===================================================================

文明礼仪伴我行
八年级 宫亚明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貌。孔子以为“不学礼,无以立”;汉代贾谊则把是否讲礼、守礼看作是人与兽的区别。在现代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是应当得到大力弘扬的,因为它对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广大公民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自觉遵守,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公民。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常有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现象发生。
比如,在公众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抠脚丫;听他人讲话时,东张西望,不屑一顾;上公交车时,蜂拥而上,争抢座位,甚至大动干戈;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马路边便溺。2004年10月6日的《北京广播电视报》就报道说:木樨地科技会堂东边的马路边就成了出租车司机的露天厕所,以致于隔百十来米就能闻着味儿,居民意见很大。居民意见不可能不大,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没遮没栏的在马路边上说方便就方便,的确不文明。便溺者是方便了,但过往的行人就不方便了,不但行人不方便,假若让外国人看见了,还不会耻笑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低,因为你的方便让整个民族受歧视,受牵连,成何体统?对得起养育你成长的祖国母亲?

================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这点,我们应向周总理学习,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此作过评价。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种种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坚定。”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灵的生动体现。
看来,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养自己美好高尚的心灵。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形为内现”。其次,要在实践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重在表现。主要包括四点:①谦虚礼让②谈吐文明③举止端庄④讲究卫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点,也不愧为“礼仪之邦”的成员了。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

文明,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高一(1)班 邓雪雯
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周恩来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大雅之堂”越来越多,谁也不会愿意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须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每次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父亲、母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在日本这个国家都有严格的礼仪习惯,更何况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古国呢。
现在,我们国家对文明礼仪越来越重视,比如推行文明礼仪操;出版《文明礼仪普及读本》;开展“首都市民文明礼仪风采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次我在街上,看见四个八、九岁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车移开,他们额头上的汗珠一颗接一颗地往下流,可他们无暇顾及。看到这一幕,我想任何人都会被他们所感动。这件事足以证明我国文明礼仪教育取得的成绩。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幽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的美。
最后推荐个网站,要抄自己往下翻,抄http://www.csxsxx.com/deyu/huoju/200805/2392.html
第2个回答  2009-07-24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新世纪新时代,新国家新文明”,不要让文明下,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要让它活跃在我们当中,让文明无所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同行”!

我们需要文明生活
六年级 王炳相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我却给妈妈当了回老师,而且用我的实际行动影响我们全家。用妈妈的话说,我不仅改变了妈妈,而且通过改变妈妈,改变了妈妈周围的人,包括她的同事。
事情追溯到前年冬天,天气已经非常冷了。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冽,我们全家乘车外出看电影。因为奥运会官员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头到处都摆着各色塑料花卉,冬日里让人感到了一丝暖意。我们在车里吃着零食,听着音乐,惬意极了。快到东直门时,妈妈将装有废物的垃圾袋顺着车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来不及。我要求爸爸把车开回去捡起垃圾,可妈妈说车已经无法返回,再说路上车那么多,如果回去的话撞车怎么办?妈妈甚至说下次改掉也就罢了。可我坚决不干,最后爸爸终于把车开了回来。妈妈找回了扔掉的垃圾。虽然耽误了好多时间,但全家都认为我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回家的路上,机场高速路两边的树上挂着好多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从此以后,我们全家人都以实际行动成为“讲文明、护环境”的大使。上周,我们全家去爬香山,赏红叶,带了好多食物去野餐。野餐之后,大家分别将垃圾收好,背着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家里再也不用我监督,都会自觉所为。妈妈更是用实际行动让我感动。她经常会在公共场所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
讲文明、讲礼貌,需要的是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有义务去帮助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学习文明、实践文明。因为我们今天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成为强大的、高度文明的国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有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欧洲文明古国德国,在号召全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礼仪。同时,举例讲了一个老奶奶经过马路,路上虽然只有她一个人,但她依然等红灯变绿灯才走。老奶奶回答说:“我怕楼上的孩子们看到后,以为红灯是可以通行的。”我把这个故事送给所有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你们的言行对我们是多么重要,当您有不文明的行为时,想想您的孩子吧!想想我们是古老的文明古国吧!
我要用亲身经历的这件小事告诉同学们,我们的言行也是可以影响改变大人的!不信你试试吧!让我们都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中学生吧!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强大。
===================================================================

文明礼仪伴我行
八年级 宫亚明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貌。孔子以为“不学礼,无以立”;汉代贾谊则把是否讲礼、守礼看作是人与兽的区别。在现代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是应当得到大力弘扬的,因为它对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广大公民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自觉遵守,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公民。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常有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现象发生。
比如,在公众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抠脚丫;听他人讲话时,东张西望,不屑一顾;上公交车时,蜂拥而上,争抢座位,甚至大动干戈;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马路边便溺。2004年10月6日的《北京广播电视报》就报道说:木樨地科技会堂东边的马路边就成了出租车司机的露天厕所,以致于隔百十来米就能闻着味儿,居民意见很大。居民意见不可能不大,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没遮没栏的在马路边上说方便就方便,的确不文明。便溺者是方便了,但过往的行人就不方便了,不但行人不方便,假若让外国人看见了,还不会耻笑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低,因为你的方便让整个民族受歧视,受牵连,成何体统?对得起养育你成长的祖国母亲?

================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这点,我们应向周总理学习,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此作过评价。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种种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坚定。”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灵的生动体现。
看来,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养自己美好高尚的心灵。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形为内现”。其次,要在实践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重在表现。主要包括四点:①谦虚礼让②谈吐文明③举止端庄④讲究卫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点,也不愧为“礼仪之邦”的成员了。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

文明,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高一(1)班 邓雪雯
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周恩来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大雅之堂”越来越多,谁也不会愿意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须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每次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父亲、母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在日本这个国家都有严格的礼仪习惯,更何况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古国呢。
现在,我们国家对文明礼仪越来越重视,比如推行文明礼仪操;出版《文明礼仪普及读本》;开展“首都市民文明礼仪风采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次我在街上,看见四个八、九岁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车移开,他们额头上的汗珠一颗接一颗地往下流,可他们无暇顾及。看到这一幕,我想任何人都会被他们所感动。这件事足以证明我国文明礼仪教育取得的成绩。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幽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的美。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我们的祖先,在从前的艰苦生活中,学会了勤俭节约,以他们为榜样,勤俭节约便成了我们中华人民的美德传统。

对于我们在校生,更应该做到这一点。但话虽如此,可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做到了。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做到勤俭节约,使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和谐而又节约的学校?

勤俭节约一词,相信还会有不少同学在疑问:什么是勤俭,而什么又是该节约的呢?要弄清这一点,还需要从浪费的根源说起,比如说我们最常见:每天都要接触的水。有人认为水多得是到处都有,用完了这一水池,它还会从山上流下,地下冒出。如果你是这样想那你就错了。其实,我们人类在处于缺水危险,虽然说地球的3/4面积都是水,但可供人类食用的淡水是很少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还有我们吃剩的饭菜,有的同学吃不完了就随便乱倒。如果是吃不了那么多,我们可以相应地买少一点,这样我们既省了点钱,又不浪费粮食。粮食的短缺,也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家可以计算,如果每个同学每天需要1斤米,那么我们一个学校有1000个学生一天就要1000斤学生一天就要1000斤大米,一个月就3万斤。可想而知如果更多呢?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要过余浪费。
勤俭节约永远是传家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8-06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真正体现建设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的原则,广泛推行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从牢记"两个务必"到"使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无不体现着我们党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一贯立场。勤俭节约是治国方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方针,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策。

好的方针政策重在贯彻落实,好的社会风气贵在提倡弘扬。要使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就要根除铺张浪费之风,提倡节俭,强化节约意识。

树立节约新风须正社会风气

众所周知,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不到1/2,森林不到1/7,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加之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使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长此以往,中国的发展、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将难以持续。更令人担忧的是,对浪费熟视无睹的情况在社会上还十分普遍。改变这一现象迫在眉睫。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让勤俭节约之风代代相传,是代际伦理问题,是治国战略问题,更是关系党风和政风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指出,奢侈品消费链条的级级传递,给青少年,给社会风气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不少青少年互相攀比,追求穿名牌、用名牌,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植根于不良社会风气。周孝正说:"从社会学角度讲,美是超越功利的,简洁生活即是美。当前应对'好面子'、'讲排场'等不良文化进行反思,摒弃'以浪费为荣'的陈腐文化理念。"

遏止浪费之风需立监督机制

那么,靠什么样的制度来约束奢侈浪费的消费行为,破除奢侈品消费链条?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家华研究员说,应采取有效手段使集团消费者的行为与其切身利益挂钩。应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各类媒体曝光严重的浪费现象。此外,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8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出席"全民节约,共同行动"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中说,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大工作力度,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决策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促进节约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如果说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是"硬约束",那么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则是"自我控制",是"软约束"。对于勤俭节约,中国人自古有着深刻的认识。诸葛亮曾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明代朱柏庐在《治家格言》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更是治国方略,早在《墨子·体过》中就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唐朝诗人李商隐更指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夏学銮说,弘扬节约之风,不能忘记传统美德,当前更要健全和扩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华传统道德相承接的思想体系"。一方面加大媒体宣传,让节约观念真正入脑入心。另一方面要更关注节约教育,让青少年从小树立节约观念。

弘扬节约风尚谨防陷入误区

当前,一场全民节约行动正在全国广泛开展。潘家华指出,在开展节约活动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四种关系,防止走入误区。

其一,要提倡"从小做起",更要重视"抓大促小"。很长一段时间,浪费和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新矛盾。现在我们大力提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合乎国情,顺应民心。而另一方面,一栋楼房建好没多久,却由于规划失当,在30秒内被炸掉。因此节约要抓"芝麻",更要抓"西瓜"。其二,要处理好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相对于个体消费者,生产者和集团消费者掌握着更多资源,更应重视节约。生产者不应将由于浪费或管理失当造成的生产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承担更多损失,而应把重点放在节约资源和人力,控制生产企业生产成本上。其三,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政府是规则的制定者。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主体是企业。应通过市场节约机制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能通过市场信号来调节自身行为,减少奢侈性浪费。其四,要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应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提倡节约,偷工减料不是节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