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支气管哮喘常用的药物种类有哪些?

如题所述

(1)β - 受体激动剂。β - 受体激动剂一直被评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在治疗上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药理作用如下:扩张支气管;增加气道黏膜纤毛清除能力;抑制各种炎性介质的释放;抑制渗出性水肿;降低肺动脉高压和增加心室射血分数等。故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β - 受体激动剂分为3 代。

①第一代β - 受体激动剂。其特点是选择性低,对α 、β 1 和β 2 受体均有一定兴奋作用。作用时间短,应用剂量大,心血管系统副作用大。主要有如下一些药物。

肾上腺素:可兴奋α - 受体及β - 受体,可产生平喘作用,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减轻。同时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基础代谢率增加。对支气管的作用强而迅速,但较短暂,且副作用较大,临床很少应用。

异丙肾上腺素:对β - 受体作用强。对α - 受体几乎无作用,因对心脏的兴奋性较大,且易产生耐药性,目前临床上也较少应用。

奥西那林:对支气管平滑肌的β 2- 受体有一定的选择性,能显著缓解组胺、5- 羟色胺和乙酰胆碱诱发的支气管哮喘,产生较好的支气管舒张效应。

氯丙那林:选择性激动β 2- 受体,有较显著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对心脏的副作用较小。对组胺和乙酰胆碱诱发的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临床适宜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等。

曲托喹酚:主要作用于β 2- 受体,同时具有罂粟碱样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其对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效应的强度为异丙肾上腺素的5 ~ 10 倍,对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心悸、头重感、口干、胃肠道反应等。

②第二代β - 受体激动剂。特点为对β 2- 受体的选择性提高,兴奋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对心血管的副作用减少。常用的药物如下。

沙丁胺醇:具有高选择性的强效β 2- 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平喘药物之一,其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强而持久,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很小,被认为是目前比较安全有效的平喘药。临床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痉挛等。对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或哮喘持续状态,可考虑用静脉滴注给药。

特布他林:高选择性兴奋β 2- 受体,对支气管的舒张作用较奥西那林大2 倍,同时可抑制炎性生物介质的释放,减轻黏膜水肿,增加黏膜纤毛廓清能力,在应用推荐剂量时很少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

海索那林:高选择性兴奋β 2- 受体,对支气管平滑肌兴奋性较小,但对心脏兴奋作用极弱,作用时间较长,适用于急慢性哮喘,不良反应有心悸、手指震颤、头痛等。

其他:包括比托特罗、瑞普特罗、非诺特罗、吡布特罗等,均属此类药物。

③第三代β - 受体激动剂。其特点为对β 2- 受体选择性更高,效应更强。不良反应减少,作用时间达8 小时以上。用量一般较小,为微克水平。主要产品如下。

克仑特罗:为强效高选择性β 2- 受体激动剂,具有明显的支气管扩张作用,而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小。可口服、雾化及直肠给药,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某些肺气肿等引起支气管痉挛的病症。不良反应有短暂头昏、轻度震颤等,但比其他品种为轻。

丙卡特罗、妥洛特罗、福莫特罗等药,均属此类。

(2)黄嘌呤类药物。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有:舒张支气管,通过刺激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和抑制磷酸二酯酶而实现;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兴奋呼吸中枢;影响钙离子的转运;拮抗腺苷酸作用;抗炎作用。因此可用于哮喘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如下。

①氨茶碱。口服0.1 ~ 0.2mg,每日3 次;静脉用药首次负荷剂量为56mg/kg 体重,然后以0.5 ~ 0.7mg/kg 体重的剂量维持。

②二羟丙基茶碱(二羟丙基茶碱)。该药水溶液为中性,对胃刺激性小、易吸收,作用较氨茶碱弱,对心血管副作用却减少,仅为氨茶碱的1/10,尤适合于老年人。0.1 ~ 0.2mg,每日3 次。

③胆茶碱。与二羟丙茶碱相似,副作用较氨茶碱轻,但作用亦较氨茶碱弱。0.1 ~ 0.2mg,每日3 次。

④三丙基黄嘌呤。为新型的无腺苷拮抗作用的制剂,不经肝脏代谢,而由肾脏清除,避免了清除率大的波动,对中枢无兴奋作用,是很有前途的药物。

(3)抗胆碱药。抗胆碱药物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M 受体上的相同结合部位而发挥竞争性拮抗作用,从而减轻支气管的张力,缓解支气管哮喘的气道阻塞症状。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稳定期哮喘雾化吸入抗胆碱药后均发挥显著的支气管舒张作用,但与选择性β - 受体激动剂相比较,其相对疗效目前争议颇大。研究抗胆碱药与β -受体激动剂联合用治疗稳定期哮喘的疗效,绝大多数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疗效,不但强于各自单用,而且维持时间也显著延长。这两类药经不同机制发挥气道舒张作用,因而疗效互不依赖,联合用时产生相加作用。

(4)糖皮质类固醇。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抗炎作用;抗过敏作用;松弛气道平滑肌的作用;可阻止迟发性变态反应和降低支气管的高反应性。因此,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可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泼尼松龙和泼尼松常口服用,成人每日30mg,数天后产生最大功效,减量维持在5 ~ 15mg。常用疗程为7 天。氢化可的松可注射用,首次剂量4mg/kg 体重,每6 小时1 次,一般用1 ~ 3 天,有效后改口服。雾化吸入的有二丙酸氯的米松、布地奈德等,剂量为每天≤ 800μg。

(5)抗过敏药。干扰或阻断气道变应性疾病每一环节的药物都可称为抗过敏药物,此类药物为哮喘防治的一线药物。常用的药物如下。

①色甘酸钠。为肥大细胞稳定剂,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抑制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的激活,具有抗气道变应性的炎症效应。长期治疗肺功能可有明显改善。此药为治疗哮喘最安全的药,副作用很小。

②酮替芬。酮替芬的药理作用:抑制炎性介质的合成和释放;拮抗炎症性介质;提高β - 受体的活性,使其向高亲和力状态转化;对细胞内的Ca2+ 的释放有抑制作用。临床应用有效率可高达90%,副作用较少,长期服用仅有轻度的镇静作用。

③抗组胺药。该类药物可拮抗组胺、白三烯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还可抑制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释放介质,该类药物常用的有:氮卓斯丁、特非那定、西替利嗪、阿司咪唑等药。

(6)其他药物。主要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钾离子通道激活剂、肌醇磷酸降解抑制剂和维生素类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1
您好,支气管哮喘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支气管哮喘多数情况下是有过敏引起的,内源性支气管哮喘主要是炎症引起的,外源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主要是抗过敏,并且配合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药物,炎症引起的支气管哮喘,需要同时进行抗菌消炎治疗或者是抗病毒治疗。平时要注意锻炼,增强抵抗力,尽量避免接触有可能引起哮喘发作的过敏源。
第2个回答  2020-04-03
您好,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包括预防性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雾化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治疗作用的β受体激动剂,m受体阻滞剂等。哮喘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可由于接触过敏源诱发或者加重。可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平时应该注意保暖,避免接触过敏源,避免哮喘反复发作。
第3个回答  2020-12-02
哮喘不能根治,一般采取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控制性药物
需要长期使用的每天用药,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全身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色甘酸钠,抗IgE单克隆抗体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激素用量的药物。
缓解性药物
又称急救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包括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全身用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等。
第4个回答  2019-12-26
你好,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多数在年幼或青年时发病,建议你采取中医治疗,中医是按症用药,辩证施治。不同疾病的患者需服用不同的中药,所以中药的品种、数量要有它自身的特点。中药主要的作用是清理肺部的垃圾以及调理肺部功能,是有一定的治疗的效果的,但也只能缓解一定的症状,是不能根本性的治疗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