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见识了:“清朝版”故宫和“明朝版”故宫真的不一样吗?

如题所述

明清北京宫城的总体布局形成于明,但现有绝大部分建筑为清代建筑,有些还做了适当的改动。清王朝定鼎中原,继承、尊重明宫遗址,并逐步加以恢复完善。

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兵败一片石,回京后在紫禁城武英殿登基称帝,当晚焚烧北京部分宫殿,率军趋西安。同年九月顺治皇帝车驾如北京,只能在皇极门登极、颁诏、大赦,作为临时的常朝之所。随后,清朝开始在原宫殿建筑基址上逐步复建宫阙,至康熙中期,紫禁城宫殿群才基本恢复到前明时的规制。进入乾隆时代,紫禁城的建造不再局限在恢复旧貌上,而有诸多改造。如乾西五所,改造为重华宫、建福宫花园;宁寿宫添建大殿及后寝养性殿、乐寿堂、戏台、花园,撷芳殿改建为南三所;新建寿康宫、雨华阁、文渊阁。景山上添建五亭,山前建绮望楼,移建寿皇殿于景山之北中轴线上等。

总之,在进一步加强紫禁城轴线艺术的空间效果的同时,又将明代形成的宫殿格局有所改动,以适应当时宫廷之需要。乾隆时期的宫廷建筑在形式及内容上敢于走出明代建筑的案臼,装修上亦追求宏丽,使紫禁城的风格更为丰富。乾隆以后,各朝增建很少,皆为修补或重建,甚至有空闲不用,毁圯不修的宫室。

外朝宫殿、门庑基本依明朝旧制恢复,但有微小更动。由于接受了外朝三大殿在明代以及清初数次失火相互延烧、殿阁门廊俱毁的历史教训。康熙十八年火灾后,于三十四年重建时,将太和殿及保和殿两侧的斜廊改为阶梯状封火墙,而且将保和殿前东西联庑中加设封火山墙七道,将联庑分割成六段,太和殿前东西联庑在加设封火墙的同时,又将左翼门、右翼门、体仁阁、弘义阁等门阁独立出来,两侧联庑至此中断,改为厚墙连接。以上这些措施皆是出于避免火灾延烧的原因,基于同样原因,乾清宫、坤宁宫两侧的斜廊亦取消,改为封火墙。

太和门前东西房的进深改小了,间数增多。明代东西房共40间,在协和门、熙和门南北各10间,而现今各为13间。三大殿中的中和殿、保和殿的位置疑似也有更动,现存中和殿位于工字形三层大台基的中心偏北,殿堂两侧与台基踏步中心没有对中,保和殿位置亦推至台基北边沿。而明代三大殿在建极殿(保和殿)后尚有一座重要宫门—云台门。云台门左右称云台左、右门,其地亦称平台,明代召对阁臣等官常于平台处,该门坐落在三层台基之上。以目前保和殿的布局,根本无法布置此门,估计明代建极殿的位置可能南移若干,与工字形台基平面呈对称关系。从使用角度来说,增加了三殿前广场空间,安排朝典仪仗更宽敞一些,亦有益处。

明代后宫坤宁门的位置在今顺贞门位置,即将宫后苑包在后宫宫墙之内,宫苑连为一体,在今坤宁门位置为一围廊,称游艺斋。而清代改建时将坤宁门内移至围廊外,门左右添建东西板房为太监值宿处所,使御花园成为一独立的宫内园林。

明代坤宁宫为皇后的日常起居处,清顺治十二年修建坤宁宫时依据盛京(今辽宁沈阳)皇宫清宁宫旧制,将其改为祀神、皇帝大婚的处所。坤宁宫平面为七开间带周围廊,呈不对称布置,东尽两间的东暖阁为皇帝喜房,西尽间为夹屋,中部四间为神堂。正门开在东次间,改隔扇门为木板门。神堂内按满族习俗,沿北西南三面设万字炕,俗称“口袋居”。北墙东侧设煮祭肉的大锅及肉案,窗户亦改为吊搭窗。宫前月台东侧立有4米高的祭神杆。每年元旦次日及春秋两季举行大祀神于坤宁宫,用大锅煮胙肉,内外藩王及诸大臣皆入宫行礼。清代坤宁宫已不是寝宫,而是一座神堂建筑。

明朝宫城内廷以乾清宫、坤宁宫为紫微正中,左右各有东西六宫以为辅翼。在东西六宫之北,各有五所供皇子、皇孙居住的次要宫室,称为乾东房五所、乾西房五所。乾西五所在康熙时代的建筑基础上,改建为重华宫、漱芳斋、建福宫花园等宫室建筑,变化较大。

乾东五所为皇子、皇孙居处,嘉庆帝为皇子时曾住过。其中头所、二所至嘉庆十四年时尚为皇子居处,但此后改变使用性质,分别为如意馆、寿药房、敬事房、四执库、古董房等。如意馆为宫廷中的画院,原在西路慈宁花园东侧造办处内,可能光绪时,慈禧太后喜欢艺术,大力恢复如意馆,移来乾东头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6

一提到北京故宫,那是中国的标志,是明清两代王朝的心脏,在明清两代称之为紫禁城,是平民百姓禁止踏足的地方,是天下统治的中心,是现存世界上五大宫殿之首,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明朝永乐皇帝从1406年开始兴建紫禁城,用了14年时间,一直到1420年建成。明清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过。明清两代的紫禁城总体格局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细节方面还是差异很大的。明朝崇尚简洁,所以明朝时各个宫殿的屋脊、斗拱都没有现在我们看到的清朝紫禁城宫殿顶部那么富丽堂皇,色彩绚丽。明朝宫墙的颜色是淡粉色,不像现在我们看到的清朝宫殿外墙是大红色。



明代紫禁城的主殿奉天殿是非常大的,但是经过损毁之后,太和殿修缮被弄得越修越小,到了清朝更为窄小。在明朝紫禁城正门午门前有6座石制大象雕塑,但是到了清朝时期,这六尊大象雕塑已经被损毁,看不到了。明代的皇城和宫城是一体的,都属于宫禁系统,宫殿数量要远超清代。到了清代,清代皇城和宫城就不属于同一系统了,皇城与宫城有了严格的区分,清代的皇宫是缩小了很大一部分的。



明代的时候,午门向南的南北中轴线御道是全部采用汉白玉制成,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汉白玉了,清朝时全被替换成了青石。清代把皇后的宫殿坤宁宫改造成了萨满教祭祀场所,里面有锅、有烟囱,实在是改动得不成样子。清代对西六宫的改动也是非常大的,把原先独立的后宫两两全部打通,连在了一起改变了东西六宫对称的格局。另外清朝对皇宫各个门的名称都做了改动,这个是众所公知的,比如说太和殿在明朝的时候叫奉天殿。


第2个回答  2020-12-13
确实是不一定的,因为每一个王朝都有自己的特点,不然的话是很容易造成王权的冲突的
第3个回答  2020-12-13
因为首先明朝和清朝两朝的国力就不同,梁朝的历史文化也不同,因此建造的皇宫就不同。
第4个回答  2020-12-10
是的,因为出自不同人的手中,所以不一样也是比较正常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