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芍药花怎么养芍药花的种植方法介绍

如题所述

1. 种子采收:当蓇葖果变黄时,即可采收。过早会导致种子不成熟,过晚则种皮变硬,不易出苗。果实成熟时间有早有晚,需要分批采收。果皮开裂后,种子即可播种,不宜暴晒,以免影响发芽。若不能及时播种,可进行沙藏保湿处理,但必须在种子发根前取出播种。
2. 播种时间:芍药须当年采种并及时播种。如荷泽地区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若迟于9月下旬,当年不能生根,次年春天发芽率会大大降低。
3. 播种方法:种子处理:播种前,去除瘪粒和杂质,用水选法去除不充实的种子。可用50℃温水浸种24小时,取出后立即播种。整畦播种:播种前施足底肥,深翻整平。若土壤湿润,可直接做畦播种;若墒情较差,充分灌水后做畦播种。畦宽约50厘米,间隔30厘米,按行距6厘米、粒距3厘米点播。每666.7平方米用种约50千克,撒播约100千克。播种后盖上地膜,次年春天萌芽出土后撤去。也可条播或穴播,具体规格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芍药可分为草芍药、美丽芍药、多花芍药等多种品种。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中国最早栽培的花卉之一。花瓣呈倒卵形,花盘浅杯状,根入药具有镇痉、镇痛的功效。被誉为“花仙”和“花相”,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是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在红楼梦中,芍药是一种重要的花卉,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书中最美丽的场景之一。
芍药的根由根颈、块根、须根三部分组成。根颈头是根的最上部,着生有芽;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呈纺锤形或长柱形;须根主要从块根上生出,是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主要器官。芍药的根入药。
芍药的芽丛生在根颈上,冬季在地下越冬,春初随气温上升,萌芽出土。芍药的芽为混合芽,既发育成生殖器官——花,又形成营养器官——茎和叶。
芍药的茎由根部簇生,高约50~110厘米,草本,茎基部圆柱形,上端多棱角,有的扭曲,有的直伸,向阳部分多呈紫红晕。
芍药的叶下部为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中部为三回羽状复叶,上部为单叶。叶长20~24厘米,小叶有椭圆形、狭卵形、被针形等,叶端长而尖,全缘微波,叶缘密生白色骨质细齿,叶面有黄绿色、绿色和深绿色等,叶背多粉绿色,有毛或无毛。
芍药的花蕾形状有多种,外轮萼片5枚,内萼片3枚(有时增至7枚),花一般独开在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也有一些稀有品种,竟是2花或3花并出的。原种花白色,花径8~11厘米,花瓣5~13枚,雄蕊多数,花丝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顶端钝圆,心皮3~5枚无毛或有毛,顶具喙。园艺品种花色丰富,花径10~30厘米,花瓣可达上百枚,有的品种甚至有880枚,花型多变。花期5-6月。
芍药的果实为蓇葖果,呈纺锤形、椭圆形、瓶形等,光滑,或有细茸毛,有小突尖。2~8枚离生,由单心皮构成,子房1室,内含种子5~7粒。种子黑色或黑褐色,种子大型,呈圆形、长圆形或尖圆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