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耆耈什么意思?怎么读?

如题所述

耄耋耆耈,读音:mào、dié、qí、gǒu,指年纪很大的人。

耄:❶80-90岁的年纪。❷昏乱。

耋:年老,70-80岁的年纪。

耆:❶60岁以上的人。❷强横。

耈:同“耇”,指老人面部的寿斑。

耄耋耆耈所代表的含义都是年龄很大的老人,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所指的年龄有区别。

耄耋(mào dié),对应的成语是“耄耋之年”。这个词语相对比较生僻,我们见得也不多,很多人也不知其读者和意义。

人活到80-90岁的耄耋之年,不仅在古代属于高龄、高寿,在现代也不是非常普遍。毕竟人活到较高的年纪后,身体各个器官衰老速度加快。

关于耄耋,三国时曹操在《对酒》中这样写:“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意思是人活到八九十岁,也算寿终正寝了。蒲松龄《聊斋志异》:“君无大贵,但得耄耋足也”。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富贵和福寿兼得,能占其中之一,成为耄耋老人,也算知足了。对于福和寿,古时称谓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男性称“寿”,女性称“福”,我们现在倒是福寿通用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1

耄耋耆耈读音为:mào、dié、qí、gǒu


耄耋耆耈

【这句话的意思为】指年纪很大的人。


每个字的译文为】耄:80-90岁的年纪。昏乱。耋:年老,70-80岁的年纪。耆:60岁以上的人。强横。耈:同“耇”,指老人面部的寿斑。耆老:老年人,特指德行高尚受尊敬的老人。俊耆:才德卓异的老人。同耆:有相同的嗜好。耆民:年高且有德之民。


句话在古代的含义

在古代,人们对男女的称呼会因年龄的不同而有区别。一般来讲,老龄男性称“寿”,而老龄女性称“福”。

耄耋耆耈是两个词语,所代表的含义都是年龄很大的老人,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所指的的年龄有区别。

这两个字最早记录在《诗经》里,曹操在自己的《对酒歌》里也提到这两个字。

一句“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济草木昆虫”,体现了这位枭雄的心怀天下。

正是因为“耄耋”这个词和“猫”“蝶”两个字音近。

所以古人经常在一些陶瓷、绘画或者其他器物上画上蝴蝶和猫的图案,寓意长命百岁、福寿绵长,这一类图也被后人统称为“猫蝶图”。


关于“耆耈”的用法

在古籍里,“耆”这个字往往代表德高望重的老人,比如说“耆老”、“耆年”等等,它本义指六十岁的老人,不过现在我们通常拿它泛指老人这个群体。

“耈”也是一样,都经常用作对老人的泛称。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耈”的字形,有没有感觉它像是一个佝偻着腰背的老人,这就是汉字的奇妙和有趣之处。

除了这四个字之外,古代对老人年龄的称谓很多,个个儿寓意深远,体现着汉字的博大精深。

就比如,孔子曾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由此“耳顺之年”便成为了60岁的代名词。

除此之外,民间常说“六十一甲子”,所以“花甲之年”也是60岁的一个说法。

“从心之年”、“古稀之年”则是古人对70岁的称呼。杜甫有诗“人生七十古来稀”,简单理解就是说,在古代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已经十分稀少了。

不仅如此,古人到了七十岁往往会“光荣退休”,平时上朝乘坐的公车也搁置起来不再使用,所以“悬车之年”也被用来称呼70岁老人。

期颐(qi yi)指的是人活到一百岁。朱熹对“期”的解读是“周匝(za)之义”,就是说人生已经转过一圈了。

颐,便是人到了需要精心照顾的年纪,我们现在也常常说“颐养天年”,就是出自于此。

我们就是在汉字的横平竖直里寄托了自己朴素的情感。

正如“耄耋耆耇”这四个字,在记录老人年龄的同时,也传递了孝亲敬长、长寿平安的美好寓意,所以这些字才能流传至今,为我们所认识和使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9-30

耄耋耆耈读音是mào dié qí gǒu。意思是:

1、耄是一个汉字,读音mào,是大约七十至九十岁年龄的古称,形容年老,引申为昏乱之义。

2、耋 是一个汉字,读音dié。古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3、耆是一个汉字,读音qí,意思是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

4、耉,汉语汉字,拼音为gǒu,汉字。有年老,老年人的意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1-26
60花甲,70古稀,80期颐,耄耋之年,指90以上高寿老人。古人有关年龄的造词分界是很清楚的,没那么含糊其辞。还有少儿青年中年(男/女)在古文言文都有专指,如豆蔻年华,聪角,及笄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等等还有很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