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徽明和文征明是一个人吗?

如题所述

正确写法“文徵明”,和文征明是同一个人,“徵”是“征”的繁体字。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

文徵明曾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生平九次参加乡试均不中。嘉靖二年(1523年),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嘉靖五年(1526年),文徵明辞官归乡,专事创作。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文徵明去世,享年九十。其弟子私谥贞献。

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徵明的主要成就

1、绘画

在用笔及风貌上虽然师从沈周,却并未被沈周雄强刚健、粗犷张扬的画风所笼罩,反而创造出秀丽、细润、雅致一路的山水。在苍劲浑厚之余而不失温润,笔墨没有干枯狂躁之弊,并运用许多书法的用笔来勾皴点染,表现力丰富节奏感很强。

2、书法

文徵明在书法方面取得的成就在当时几乎是无与伦比的。他行、草、隶、篆各体皆工,但在他的各体书中,最为人看重、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小楷,时有“小楷名动海内”之誉。

3、文学

传世诗作有2000多首,因为隐逸的风尚、与政治的距离和长期科举的失利,使得文徵明诗歌不会展现出高涨的政治热情和对天下、时局的充分关注,不会出现像前七子那样以文学风气去影响和改变国家、民族风貌的宏大理想,而呈现出“独善其身”的特点。

4、词曲

文徵明的词数量不多,却涉及众多词牌,内容也有唱赠、咏物、即景抒怀等多方面。词作整体温婉纤巧,含蓄凝练,类似其诗作,却也不乏雄浑豪迈、深刻大气之作,在明代整体词作较少、水平不高的环境下,还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他丰富的想像、精巧的构思加上准确、别致的词语,往往会使一首词顿添颜色,让人过目不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