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说家乡话只会说普通话,这样对他好不好?

如题所述

孩子不会说家乡话只会说普通话,这样对他好不好?

教孩子方言的好处:

1、帮助孩子了解方言背后的文化

每个地区的文化都是各有不同,但是文化的传承大部分靠两种方式,一个是文字记录,另一个就是语言代代相传。每一个地方的方言都记载了当地的文化与历史。现在东北话的背后,就是各个历史事件的最好的记录。现在的东北话融合了满语与山东话。大家熟知的“嘎哈”,就是两种方言的融合,包容了山东含义,与满语的发音。东北话记载了东北人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优良品质,也见证了闯关东的人口大迁徙。学习方言的过程就是帮助孩子了解文化的过程。

2、“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随着现在交通越来越便捷,越来越机动,人口流动量越来越大。出去都说普通话,大家都一样,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就算两个老乡相见,不说家乡,完全在语言中看不出你是哪里人。如果说家乡话,两个人一开口,就知他乡遇故知。身处他乡,缓解相思无疑老乡见老乡是最好的安慰。孩子以后长大出去闯荡,会说自己当地方言,遇到老乡,无疑是人生四喜之一。



3、促进不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如今,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发扬自己的风格。让全中国了解家乡的特色,了解家乡的美。一条洁白的哈达,让我们了解藏族豪放洒脱的生活,中国西南还有这么优美的一个地方。黄家驹乐队一首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沁人心肺,让我们记住了粤语的优美,记住了粤语的神奇魅力。一首《上海滩》让我们了解到上海滩的繁华,与国际都市的魅力无限。

学习方言的弊端:

1、对于孩子学习有影响

小亮家的小亮,就像开头王奶奶家一样,小亮是从小就在外婆家长大。农村也没有上幼儿园,到8岁的时候被父母接到城里上小学。到学校里,小亮就被班主任告知,学习语文非常费劲,拼音发音别的孩子教一遍就能学会,他因为鼻音,和方言口型的影响,一直发不对声音。这对小亮的学习非常不利。但小亮一直在努力学习,克服方言的影响。

2、百里不同语

家住广州的刘女士,以前说方言真是说话不便。他们在小的时候,一出村就像去国外一样,每个村子或多或少都有“话不同音,因不同意”的情况。刘女士说,他们小时候那个年代出门办事,非常困难,说话都不懂什么意思。现在这种情况到现在基本不会发生了。因为孩子在学校就是“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所以说现在出门说普通话,大家都能理解,方便沟通,方便交流。

3、不同民族之间沟通不便

张先生是今年新到大队工作的大队书记,他从外地刚到南疆基层。他是一位援疆大学生,是一位汉族人。他每次到贫苦户家里调查,都需要找一位翻译,因为当地的方言他不懂,和当地人员沟通不不便,好在一个村里有几个小学生,学过普通话,可以充当张先生的翻译。普通话还是不同地区人与人交流沟通做好的语言,新闻联播主持人,字正腔圆,大家都能听懂。孩子不会说普通话,民族之间、地区之间更是无法沟通。所以说,应该从孩子时候就交给孩子普通话。



对于学不学习方言,每个人的见解都不一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7
我觉得这对他是很好的,这是因为普通话现在已经很普遍了,而且也有利于他以后的成长,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第2个回答  2021-01-17
我觉得不好,因为这会让孩子在当地失去了本地方言的能力,无法融入老家的氛围。
第3个回答  2021-01-19
我觉得孩子还是要会说自己家乡的话,毕竟是一种自己家乡的语言,而且让孩子多学一种语言也不是坏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