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价值观及企业价值观的解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价值观

  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的事物(包括人)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

  价值观的影响力?

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核心的因素之一。

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举个例子:

学校是一颗树。

        第一种假设。如果我们的价值观是成为一颗树,那么我们只需要有主树干(学校),树枝(老师),绿叶花果(孩子)。只要有这三部分我们就是学校同时也是一颗树。

这样的价值观会引导我们如何做呢?

会引导我们如何完善学校的基础建设(包括,老师与学生,因为老师是树枝,而学生是绿叶花果)所有的方向都是围绕着学校的建设这个主体而开展。这是第一种假设的价值观。

另一种价值观把我们这颗树变成森林。

我们是一块荒地上的一颗树,如何成为森林呢?

      这个需要我们的绿叶花果(学生),在荒地里生存,创造生命的奇迹。这个营养由我们树干(老师)来输出,树干(老师)输出的什么样的营养直接影响着是结绿叶花果,还是枯黄调零。

森林那肯定满山遍地都是树,那么一颗树如何成为一片森林呢?

        这就取决于我们树枝(老师)的长度与宽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还需借助风的引领(社会)。树枝如果指长五米,宽2米,那么这个森林的范围就只会局限于10平方米的面积之中。树枝(老师)的长度与宽度是由主树干(学校)来输出营养,这里会有一个问题,主树干(学校)给予每一条树枝(老师)输出的是一样的营养。那么这些树枝会有以下情况,

第一,吸收得好,成长得更好,

第二,吸收了怎样的营养,就成长成什么样的树枝。

第三,吸收了营养,没有运用营养。

第一种情况那是最好的情况,因为树枝在吸收了树干给的营养同时,还会去根据现实情况而做出正面的调整。(适应创造)

第二种情况,就是正常的情况,吸收什么营养,就长成什么模样。(适应成长)

第三种情况,树枝不愿意蜕变,坚持停留在原地,不在成长,或者长残了。(止步不前)

若主树干,发现第三种情况应及时果断的断掉这截树枝,以免影响整个大局。

那么主树干(学校)呢?

主树干给与了树枝什么样的营养,树枝就给会开什么花结什么果。树干与树枝直接影响开花结果。

这个棵树蕴涵着很多的哲理,只是重点解读价值观。(文中除了表达价值观以外,“营养”这词值得深入的思考。)

人若没有价值观,做什么都会觉得毫无意义,将会迷茫,迷失,将会失去灵魂。

企业若没有价值观,就没有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将会止步不前,终将被淘汰。

价值观,应以“奉献”为导向而建立。不能以“获得”而为导向而建立。

以“获得”而得到的幸福感是有限的,因为“获得”是有限的。

以“奉献”而获得的幸福感是无限的,因为“奉献”是无限的。

    举个例子:

学校的老师与学生做什么能给学校带来什么价值?从而让学校拥有幸福感。这个是典型的因“获得”而想要得到的幸福感。

学校做什么能给老师与学生带来价值?从而让大家都有幸福感。这个就是因“奉献”而拥有的无限幸福感。

这个两个例子还可以引出

一,你能为我带来什么?

二,我能为你带来什么?

你能为我带来什么,是用你的势与力成就我的辉煌。单方面的付出及收获,获得是痛苦的。

我能为你带来什么,是我成就你的未来,你反馈给我的辉煌。“相互性”,奉献是幸福的。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三大命题。

第一,6―7岁问我从哪里来?(传承)

    第二,13―14岁问我去哪里?(价值观)

第三,25岁问我是谁?(了解自己)

第一问,我从哪里来,我从生命中来,我传承着是生命的奇迹。

第二问,我去哪里?我为什么要去那里,我去那里做什么?价值观这个问题我从13岁到26岁才找到,用了13年的时间。现在还有超多的人还没有弄明白自己要去哪里。

第三问,我是谁?我到现在依然没有彻底的了解自己。但是我知道我是谁,我是知识的载体。

请问正在观看的你,这人生的三大命题有解决了吗?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拥有了价值观,就会活出生命的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