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发生田氏代齐的时候,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这个事件?

如题所述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从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为分界线,分别称为“姜齐”和“田齐”,这是因为统治齐国的前后两个国君家族分别为“姜姓吕氏”和“妫姓田(陈)氏”,虽然国君姓氏更换了,但国号没有改变,因此史书就以国君的家族姓氏来称呼他们所建立的诸侯国。而从一个流亡贵族后裔家族取代原先的国君、成为齐国新主人的过程,就叫做“田氏代齐”,或者“田陈篡齐”。

姜齐诸侯国,是西周功臣、太公吕尚(姜尚)的封国;当初吕尚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因功被尊为尚父(吕尚也是武王的岳父),周武王五年(前1044年),武王封尚父于东夷故地营丘(山东临淄),国号为齐。吕尚是姜姓,所以他建立的国家被叫做“姜齐”。

四百年后,周庄王十二年(前685年),姜齐的第十五代国君-齐桓公姜小白即位,拜贤臣管仲为齐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齐国国势就此达到巅峰。齐桓公在位时,败鲁国、救燕国、重建刑国、卫国、抗击楚国,援救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兵威赫赫。周天子正式册命齐侯为“诸侯霸主”,代天子行礼乐征伐之事。

周惠王五年(前672年),正当齐桓公的霸业蒸蒸日上之际,一个不起眼的小国——陈国国内发生了内乱,前代国君陈厉公的儿子、陈国大夫公子完被牵连进内乱中。为了避免遭受无端之祸,陈完逃离陈国,到诸侯霸主之国——齐国避难。齐桓公为了显示霸主的风范和“招揽人才”的求贤之心,于是接纳了陈完,还想直接拜陈完为齐国卿士。

陈完对自己的身份和前途有着深刻认识,不愿得罪齐国其他想要往上升为卿士的大夫们,于是谦虚的回绝了齐桓公的邀请:“我只不过是一个流亡之人,现在作为寄居之臣暂时留在齐国,有幸能不忍饥挨饿、不做劳苦之役,就是您给我的恩惠了,我不敢贪心不足,出任高官。”

齐桓公对陈完这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很是高兴,于是降低标准,授予陈完“齐国工正”一职,也就是主管宫殿城池修建维护方面的普通官员,陈完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命,从此就以“工正”的身份在齐国居住下来,改名“田完”(春秋时期,陈田同音),并娶齐国大夫懿仲之女为妻,他以及他的后人就在齐国生根发芽,一代代地繁衍下去。

齐桓公晚年,因为年老,而且管仲也去世了,无人辅佐规劝,逐渐开始昏庸荒聩,齐国国政因此败坏。诸公子为了争夺君位,开始相互攻击。周襄王九年(前643年),齐桓公病重,诸公子为争位各自引亲兵“束甲对攻”,奄奄一息的齐桓公在宫内无人照料、饥渴交加,不得饮食,最后吐血而死。

而齐桓公去世后,诸公子内斗数十年不止,在血腥残酷的斗争中,先后有六位齐桓公的儿子登上了齐国国君之位,在这样混乱的局势下,齐国霸业烟消云散,逐渐走向衰落。

齐国霸业中衰的时候,史书中没有田完的事迹记载,也许这个时候的田完已经去世(陈完如果活到齐桓公去世时,也将年过六十)。但田完的儿子田稚(孟夷)、孙子田慜(孟庄)先后世袭了齐国“工正”之职,田氏家族逐渐开始壮大。田完在这个时候,还得到了“敬仲”的谥号,可见田氏家族在齐国内部的地位在缓慢上升,有一定的政治地位。

田完的曾孙田须无(田文子),是齐庄公的亲信臣子,他处事有度、智谋出色,深得齐庄公的信任,于是晋封田须无为大夫,可以进入朝堂议事。从田须无开始,田氏家族在齐国朝堂上有了立足占之地。

田须无之子田无宇(田桓子),是齐灵公的女婿,齐庄公、齐景公的姐夫,他继承父亲的田氏族长之位后,升任齐国卿士,并在周灵王二十七年(前545年)联合齐国的鲍氏、高氏、栾氏进攻擅专齐国国政的庆氏,驱逐了庆封,将田氏的势力扩张到齐国各地,这个时候,田氏已经成为齐国最有势力的几个家族之一。

周景王十三年(前532年),田无宇联合鲍氏,消灭齐国公室分支栾氏、高氏,获得高唐封邑,更加攫取了齐国大权。而在灭栾氏、高氏后,田无宇实施“公族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国人之贫穷孤寡者,私与之粟”的政策,以恩惠取得了齐国公族和普通国人的好感和支持,田氏因此得到了齐国大部分民众的民心。

田无宇去世后,其子田开(田武子)、田乞(田僖子)先后继任家族首领,田乞在家族封地上征收百姓的赋税时,刻意收租时用小斗收进,借贷时用大斗借出,田氏家族以这种收买民心的举动,获得了封地的民心,其他地方的百姓得知后,也纷纷迁到田氏封地居住、耕种,田氏势力日益强大,百姓感念田氏恩德,胜于敬畏公室。当时,就连齐国贤臣晏婴都看出来,田氏虽然没有大功德,但对百姓有恩德,百姓爱戴田氏,不久之后,齐国社稷终将归于田氏。

周敬王三十年(前490年),齐景公去世,遗命国氏和高氏辅政,立太子荼继位,即齐晏孺子。田乞想拥立齐景公的另一个儿子阳生为国君,借机夺取大权,于是联合鲍氏攻打并击败国氏、高氏,杀齐晏孺子,立公子阳生为新君,即齐悼公。齐悼公继位后,拜田乞为齐相,田氏得以专擅齐国国政。

田乞之子田恒(田成子,后世为避汉文帝讳,史书中改名田常)在田乞去世后继承齐相,并于周敬王三十五年(前485年)唆使鲍氏弑杀齐悼公,改立悼公之子壬为君,即齐简公。周敬王三十九年(前481年),田恒再次发动政变,弑杀齐简公,改立其弟齐平公,并把国内能够和田氏抗衡的鲍、晏等族全部诛杀,独揽齐国大权。为了进一步削弱国君的实力,田恒将齐国安平以东、琅邪以北的土地都划归田氏封地,齐平公的食邑还没有田氏的领地大。

为了进一步获取民心,田恒重新采用父亲田僖子(田乞)的手段,以大斗将粮食借出,用小斗将租税收回,并改量制由四进制(即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十釜为锺)为五进制,借贷时用新制,还贷时用旧制。齐国国人对田氏的阴德感激涕零,后来在田恒去世后,唱歌颂扬他:“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

田恒去世后, 其子田盘(田襄子)继任齐相,田盘对内不断安排田氏宗族子弟到齐国的大小城邑去担任大夫,掌握地方权力,对外和三晋互通使节交好,获取外援。至田盘在位时,田氏在齐国已经没有对手,一家独大,齐国实际上已经被田氏所拥有,只是国君暂时还是姜姓而已。

田盘和其子田白(田庄子)、其孙田利(田悼子)、田和(太公和)三代四人连任齐相,齐平公、齐宣公、齐康公名为国君,实际上是傀儡。齐国国内政事皆由田氏所出,齐国的统治者实际上已经是田氏,只不过在名义上,齐国国君姓姜,田氏的身份是“卿”(正如同一时期的晋国一样)。

周威烈王二十一年(前405年),田和(太公和)继承早逝的兄长田利所遗下的职位,担任齐相。同年,齐宣公也去世了,田和立宣公之其子贷继位,即姜齐最后一代国——齐康公。

第二年,赵魏韩三晋讨伐齐国,攻入了齐长城,田和坐拥大军,故意不救援国君,致使齐康公被三晋俘获。三晋首领挟持齐康公前往雒邑,朝见周天子,请求周天子册封三晋为诸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在大量的贿赂下(以及或明或暗的威胁下),正式册命三晋为诸侯,开了卿大夫受命为诸侯之先例。

齐康公被三晋释放后,田和以“荒淫嗜酒,不勤于政”的理由,在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迁齐康公于海上,食邑只有一城,以租税作为祭祀太公吕尚以下姜齐先君的费用。田和则称为齐国国君,不过还没得到周天子的册命。

周安王十五年(前387年),田和与魏文侯在浊泽会面,会谈中,田和请魏文侯向周天子转告自己求封的意思,并暗许可以贡献财帛给周王室,以回报天子的册命。周天子通过魏文侯的“奏报”、并获得了田和进献的大量财帛后,“勉为其难”地准其所请,于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此时还在世的齐康公则被直接遗忘 ),列名于诸侯间。田和为妫姓田氏,所以从这一刻开始,齐国被称为“田齐”(至于为何不叫“妫齐”,也许是为了和田氏的祖宗之国——陈国区分开)。田和就是田齐开国之君——齐太公。

而田齐立国后,前任齐国国君、姜齐康公就田齐太公剥夺了“齐侯”称号,降为庶民,仅有的一城食邑也被收回。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年),齐康公死于海岛上,时年七十六岁,姜齐的祭祀至此断绝。

 从周惠王五年(前672年),陈完逃离陈国,投奔桓公、被任命为“工正”开始,至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太公和受天子册命,正式成为诸侯止,田(陈)氏家族历时二百八十六年,经历十代、十二位家主,跨越了无数的风雨和争斗,终于像当年的陈国先祖一样,成为堂堂正正的诸侯、和齐国新的统治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4
因为田氏势力发展壮大,将齐国内其他的势力全部铲除,架空了齐王室,最后取而代之。而且齐国代表的是奴隶主阶层,田氏代表封建地主阶级,是封建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的开端。
第2个回答  2022-01-05
在当时背景下,士阶级崛起且势力逐渐壮大,而且田氏还是贵族,利于当时的社会现状,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制度,慢慢受到了百姓的拥护与爱戴,且他还结交当时朝廷的诸侯,这也对他的武力值有了一定的提升,为后续的篡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3个回答  2022-01-05
这是因为受到了当时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士阶级不断崛起,实力越来越强,大夫田僖子利用当时的社会现状,制定了有利于百姓发展的政策,同时也得到了很多诸侯的支持和帮助,所以最后有了这样的事情发生。
第4个回答  2022-01-20
正是因为当时社会上齐国的愚蠢和无能失去了人心,而以田家为代表的封建主义顺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也因为其影响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石基阶段不断上升,实现了惠民政策的实施。人们的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