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的个人档案怎么处理

如题所述

1、档案该不该放在中介托管所?
档案别放中介机构托管
按国家规定,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两年择业期内,档案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县区以上人才服务机构免费存放;流动人员的档案归县(区)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下属的服务机构管理。未经政府相关部门审批备案,任何企事业单位及中介机构不得保管大学毕业生档案。然而,一些中介机构为了收取托管费,违规保管大学毕业生档案。由于中介机构出具的介绍信,盖的公章均不会被政府部门认可,在这些机构托管档案的大学毕业生,一旦需要办理调动、转正定级,申报职称等手续时,将面临无法办理的麻烦。
2、未就业的学生档案该如何处理?
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机构了解到,国家对于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一般采取三种方法:

一、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
★适合对象: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
★优点: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
★缺点: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二、把档案留在学校。
2002年国家下发文件,允许毕业时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户口、档案留校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适合对象: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
★优点: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
★缺点: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三、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适合对象:比较适合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
★优点: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缺点:由于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3、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应该如何存档?
已就业毕业生的档案存放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把档案转至有人事管理权的单位。
Tips1:在没有搞清楚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权之前,不要把档案转入这个单位,应该把档案转递到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去。个别没有档案管理权的单位会把学生的档案弄丢了或是扣住不放。
Tips2:要询问清楚用人单位的性质。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他们或他们的主管单位是有人事管理权的,可以接收档案。其它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各类民营机构是无人事管理权的,要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来接收学生,学生的档案要放到人才中心去。

二、把档案转至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务中心。
如果接收你的单位不具备档案管理权,那么你的档案就应该“落户”于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务中心。这种方式通常需要收取一定费用,一般每年三四百左右。

Tips1:人才服务机构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在编制上,它属于事业单位,在运行上,则实行企业化管理。但实际上,它履行着部分行政职能,提供的“服务” 具有明显的行政属性。这种“半官半商”、“亦官亦商”,在“官”与“商”之中左右逢源,模棱两可。不少地方人才中心的负责人坚持:“补齐代管费用及相关手续后,再提供人事服务”。

Tips2:档案的转递是有规定程序的,在离开学校之前最好弄清楚你的档案在什么时间被转到哪个地方去了。在现阶段,主管学生分配的单位没有统一,有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局、专门的分配办等,而且档案转进转出比较麻烦,最好一步到位。
4、档案在未来的工作中有什么重要性?
〓专家意见〓
真正能证明你学习经历的就是你的档案。档案里面有你各个时期的学籍卡、成绩单、各方面的评语、获奖证明、还有你的党团材料。这些都是原始材料,不可复制。
档案虽然“光辉不再”,但并不等于是随处可丢弃的“鸡肋”,专家建议:应届生应关心自己的档案,免得未来不必要的麻烦。

档案与工龄:
◆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手续,工作几年后仍然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也影响到工龄和退休金的计算。
档案与福利:
◆毕业生在个人办理养老保险、继续深造(如出国、考研)、考公务员等事关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时,都要用到档案。
档案与因公出国政审:
◆因公出国政审也必定要依据人事档案进行政治审查,如果档案材料不全,政审机构就会拒绝审查。

补办档案与原始材料:
◆虽然现在有的单位可以补办新档案,但以前的经历、工资、职称等历史原始材料将不复存在,势必造成一定损失。
5、职场新人在档案方面应该注意什么?

不按时办报到手续影响工龄
记者了解到,与毕业生离校后的户档留向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报到证。在毕业生离校之际,学校会为每人发放一张报到证,也称派遣证,证书上面会标明该生将被派遣到的单位。一般来说,北京生源毕业生会被派遣到工作单位或所在区县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外地生源毕业生会被派遣到工作单位或者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门。不管被派往何处,毕业生都应该在规定期限内持报到证前往报到。但在现实当中,不少毕业生忽略了这一问题,离校之后或忙于工作或疏忽大意,而将这张重要的证书弃之脑后,没有办理报到手续,因为毕业生参加工作的时间是以报到时间为准的,所以不办报到会导致自己将来的工龄、职称、待遇等受到影响。

别轻易将档案滞留学校
没能落户的外地生源毕业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户档迁回原籍,一种是委托学校进行户档留存。

很多毕业生选择将户档留存在学校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在毕业之后还能找到落户的机会。而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相反,把户档留存在学校里,还有不少弊处。因为在这两年时间里,学校只能为他们办理就业手续不能开具其他证明和办理其他手续,如果这期间遇到结婚、生育、出国、买房等情况,办理相关手续时都会遇到困难。而且这两年内毕业生依然是学生身份,无法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工作时间也不能被计入工龄。

转正定级手续要及时办理
由于很多毕业生未就业或者找到的工作并不能解决户口,也不能代为保管档案,所以他们的报到证上的报到单位不是工作单位,而是当地的人事部门。这些毕业生的档案将通过机要局寄送到当地的人事部门,人事部门会免费为其保管两年,但这并不代表毕业生就可以对自己的档案置之不理了,人事部门只是对档案进行保管,而不会为存档者办理社保、转正定级、计算工龄等手续。所以毕业生最好是将档案委托给人才机构,进行人事代理,这样就可以通过人才机构办理上述手续了。只不过委托人事代理需要交纳一定费用,各地的收费标准不同,大多在每年200至300元之间。

将档案进行了人事代理之后,依旧不能掉以轻心,还须在一年之后去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一般来说,人才机构会主动为存档者办理这一手续,不过本人最好还是咨询一下相关手续是否办妥。如果不办转正定级的话,档案中就没有转正定级表,将来如有机会调入机关或事业单位时就会遇到困难,比如公务员考试中要求的两年工作经验的计算日期就是以转正定级表上填写的日期为准的。
6、档案已经丢失了应该如何补救?

1、把档案留在人才服务机构但一直没有理会的,只要办妥相关手续,就可将档案关系理顺。

2、“口袋档案”要尽快向人才服务机构咨询,如果档案袋被打开,里面的资料就得经相关部门核实,如果档案资料遗失,还要到原单位去补充和确认。

3、跳槽人员将档案遗留在原单位长期未办理转档手续的,要与原单位协商,解决跳槽后的遗留问题,以便及时将档案转交。

4、对于那些不知档案在何方的,要向学校、原户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门及第一份工作的用人单位咨询。
7、留学生档案应该怎么办?
去年留学回国的张灵最近遇到了“烦心事”:“单位上说把我的档案寄回我的户口所在地,但当地并没有我的人事档案,眼下打算结婚,却没有地方开未婚证明。”
据了解,类似张灵的例子不少,不是在原单位一放长期不管不问,就是自己保存,长期没有任何补充记录;或者有的虽然交人才交流中心代理,但直到用得着时才去补交相关费用,双方扯皮的现象多有发生。
齐鲁人才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咨询留学事宜的人员,80%的人表示,现在主要在考虑怎么出去,包括人事档案在内的其它事情没有考虑。
据教育部有关部门日前透露,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档案的存放和管理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由于有关政策不够协调,有些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尚不能选择委托管理人事档案的人才服务机构。回国后,不管他们取得什么学位,仍按无业人员就业渠道办理招工就业手续。二是由于有些学生和家长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缺乏认识,将出国留学人员的档案放在自己家里,以至于发生档案遗失或永远无法转递的情况。
虽然在今天人们已经不太重视档案的作用,但还是奉劝那些即将踏出国门的学子:档案不容忽视,还要妥善保管。
8、档案对本人有什么重要作用?

现阶段,在档案的凭证、参考等诸多作用中,普通公民还是主要利用档案的凭证作用。由于档案具有其真实性、原始性,具有其它任何材料不可替代的依据和凭证作用,所以它有极强的法律效益。它不仅为领导决策、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服务,同时也为您的切身利益服务,帮您解决没有档案就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个人来说,无论是工作调动、出国政审、职称评审、工资调整、劳动保险,还是入党团以及离退休手续的办理、各项证明的出具等等手续都将以档案材料的审核为重要依据。

按照有关规定,在各级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保存人事关系及档案的人员,人才中心将保障其合法权益和应有的社会、政治待遇,如保留原有身份、工龄连续计算、国家规定的档案工资调升、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出国(境)政审、党团关系管理、婚姻生育管理、代办社会保险、证件年审、出具以档案为依据的各种法律证明等等。

如果流动人员违反规定把人事档案放到其他部门或机构,各级人事部门将不承认其原有身份,必然损害其自身利益,使其应享受的上述待遇得不到应有保障。譬如在失业后将无法领取失业救济金;譬如,没有档案办理社会保险也成问题;譬如单位派你出国公干,没有人事档案,就无法进行出国政审;譬如结婚、生孩子时,没有档案开不成相关证明。

例如学籍档案可以为各类在校生、毕业生的就业、留学或毕业证书丢失的同学出示成绩证明、学历证明、姓名更正、参加工作时间等有关证明。在职人员在早报技术职称时,档案可以提供所需材料,如申报人目前拥有的职称资格文件、您获得的优秀教学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主持参加的科研课题、您在本项目中所起的作用、各种奖励、申报人所起草的文件及完成某项重大任务的任务书等材料。

可以说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的实践活动谱写着自己的历史,同时将其转化为文字在档案中不断补充、不断添入新内容。所以说人事档案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并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向女士是某事业单位的人事部主任,她认为,人事档案在我国当今社会还是有其存在的理由的。“对于一些私企员工来讲,档案变得可有可无,但另外一些行业的从业人员还需要档案的管理和约束,比如律师、医生等,他们很看重档案,因为这些行业没有档案不准进入。既然有此规定,说明这些行业有其特殊性,人事档案制度也是规范这些从业人员相对有效的措施之一。”同时,向女士还提醒大家:“‘人档分离’体现着社会在进步,但并不代表着档案能够随意丢弃,一些人才可以将档案交由社会公共人事部门代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23
1、毕业后档案存放学校(注意2年期限):如果毕业后没有及时找到合适工作(或考研),导致毕业即失业,可以到学校申请暂缓就业,在两年内找到工作的,一定要及时回校办理档案转移,到学校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或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两年过后,学校就会打回原籍,很可能造成档案丢失。2、毕业没有找到单位的(或考研),可以去学校或单位所在的人才市场进行档案挂靠,千万不能弃档。人才市场都是人事局办的,是政府部门,拥有档案保管权,有权办理转正定级,放在那里起码有安全保障。但要提醒的是, 一旦找到工作要及时办理就业手续,以便能够及时的进行转正定级,方便后面的正式调动。如果没有找到工作,也要记得人才交流中心的集体户口是属于临时户口,有两年的限期,毕业超过两年就不能继续托管了,会变成“死档”。一定要记得去处理。可以自己申请打回原籍,以免档案丢失。3、毕业后找到单位的,可放心的找就业地方人才市场挂靠,而且挂靠的人才市场可能会接收个人手上的档案。从存放在人才市场之日开始,就可以算我们的工龄了。就算以后到别的地方发展,也可以通过发调档函,很方便的转到新就业地人才市场。这样既不影响在当地工作,也不影响职称‘晋级’,工龄还能连续计算,顺畅地完成衔接。这里有个注意点是找到的第一份单位工作如果未做满一年,无法请求人才市场进行转正定级,将会失去干部身份。所以如果我们一定要离职,也一定要等到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做满一年已经申请转正定级获得干部身份后。4、毕业后找到单位后又辞职到其他地方去的,这里还有个注意点:某些地方的人才市场5年内如果没有交档案保管费,人才市场保管档案的义务就会自动解除,档案会被封存,我们的档案会成为“死档”。5、毕业后档案主动打回原籍(建议):不管是否参加工作,都可将自己的档案拿回到原籍人事局或人才市场,省的以后麻烦,毕竟以后如果有事情可以让父母帮着处理。把档案放在家乡的人才市场,以后在外地找到工作后不会麻烦,一方面工作又不需要档案,就算是是找到国企、考到公务员,单位发函到你家乡人才市场调档案就可以了。托管人事档案的程序 1、应届毕业生持用人单位盖章的就业协议书到人才市场,并由人才市场在就业协议书“上级主管部门”一栏盖章,或出具《人事档案及关系接收函》。 2、应届毕业生再持《就业协议书》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报到 证》。 3、最后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报到 证》要求,将人事档案转交人才市场托管。 择业期内可申请学校代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14

    毕业时没找到工作,可将档案转至生源地或者由学校代保管,但是学校最多保管两年,超过时间会将你的档案打回原籍

    到国企事业单位工作,则应该按流程将档案转去单位,否则将不能成功入职

    到私企外企工作,这些单位没有档案管理权,你可以将档案转至生源地或人才市场。

第3个回答  2020-01-22
第4个回答  2021-04-06

1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