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在新课程中应具备怎样的素养

如题所述

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有潜心改革大胆探索取得突出成效的,有片面理解只喊口号畏首畏尾老调重弹的,有看不清方向固步自封停留在传统教学中不能自拔的。笔者在调研工作中曾感叹这样两个例子:在与一个学生交谈时,他说他不适应现在的语文老师上课,他要求语文老师要像他小学的语文老师那样,上课教读生字,解释词语,介绍作者,泛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逐层讲解并总纳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讲解练习,布置作业。听了这位学生的阐述,我感到非常吃惊,为什么这位学生对我们老师的课堂教学规律竟会如此熟悉?一位语文教师说:用新课改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上课既简便又少花精力,上课只要引导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难词;不懂的问老师,与同学探讨;然后学生提出问题交全班讨论就行。这是一堂新课改实验课吗?熊掌、鱼翅被白开水煮着吃了,还能有什么味道?真让人痛心疾首。针对以上两个案例,结合目前新课改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新课程教学改革一是要把学生带出传统教学的误区,二是要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又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出,校舍、教材、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三要素,其中教师是最重要的因素。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益友和向导,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从提高教师的素养开始。语文学科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尤为重要。
一、语文教师要具备系统的理论素养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将一篇课文“解剖麻雀”,讲解清楚,要学生把所讲的内容死记硬背下来就行,教师把学生当做了储存知识的容器。而现代教育理念则认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教育方法都必须要用一种理论来支撑。教育理论都是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是人类社会“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得必然要求。我们只能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新的教学实践,才能寻找到新的出路,摆脱传统教育长期统治的局面。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代表着人类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着人类的良知。其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从大的方面讲,反映着一次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从小的方面讲,影响着一批学生的成才与否。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教育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具备素质教育的系统理论知识,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观念新则百业兴,作为教师,只有在教学工作中深刻领会教学理论精髓,并用教学实践加以印证加以发展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需要,使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语文教师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是育人的职业,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其身正,随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近些年来,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各种社会不良风趣的浸蚀,部分教师自身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师德师风滑坡的现象屡见不鲜,玷污了教师这一神圣职业。振兴祖国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作为教师,任重而道远,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师德师风理论建设,使广大教师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在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培养安平乐道的思想。
在中小学所有学科中,除了政治学科,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每一篇课文除了文字和语言艺术之外,往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正确与否需要教师给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因此,语文教师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要始终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让自己的思想言行影响学生,在教育学生成才的同时,主要教育学生成人,这样学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教师要具备一专多能的综合学识素养
每一位有才能的人都是一专多能的。马克思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他在数学方面也颇有建树,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如果不精通病理学,他能写出《狂人日记》这样具有震撼力的文章吗?一部《红楼梦》就包含了文学、医学、建筑、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也应是一个多面手。常言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具备一桶水。”当今学生正生活在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他们的知识多元而开放,给教师的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教师光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惟有源头活水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一专多能的学识素养。生活有多广,语文就有多广。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掌握完整的汉语知识、储备深厚的文学底蕴、练就较强的写作水平,而且要博览群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各们学科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有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在教学中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渗透,正确处理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尽量减少在教学中出现的尴尬局面,从而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四、教师要具备教育科研素养
科研兴教和科研兴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基础教育一线教师,我们不能成为科学家和教育家,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科研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学科进行研究。从应用他人证实过的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然后逐渐上升为新的理论。比如,新课程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那决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去探索、去整合、去实施。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一样,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课堂,再好的课,也不可能照搬照抄,只有靠自己探索出来的东西,才能遂心应手,应用自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而且要积极大胆的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不能只依据他人的经验亦步亦趋,要从小的课题做起,从基础做起,大胆探索,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断积累经验,在去探索大的课题,定会有所收获。
五、教师要具备独到的教学艺术素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这门学科,要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去展开。要以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目标。首先,教师要具有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要熟悉新课程教学目标,吃透教材,把握好每一个知识点,对课堂教学有清晰的教学构想;要把握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突出重点难点,精讲多练,步骤要连贯,在处理探究性教学活动中要紧扣教学内容,张弛有度,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变成脱缰野马,放而不收,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其次,要形成独到的教学方法,语言要精练、得体,过渡要自然,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富有激情。没有激情的语文教师是上不好语文课的,只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倾注情感,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学会引导和鼓励的艺术,得体地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从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豪感。再次,在教学中学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拓宽教学知识面,把抽象的东西变得更加直观高效,高容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探索的空间最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之人,甘于寂寞,勤于耕耘,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素材,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整合,练就扎实的功底,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和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树立崇高的事业心,并潜心耕耘,即使学生是朽木,只要细心雕琢,也能雕刻成一件艺术品。在新课改过程中,语文教师只要具备以上素养,定能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开拓者、佼佼者和顶梁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5
1.教师要具备独到的教学艺术素。。2.教师要具备教育科研素。。3.教师要具备一专多能的综合学识素。。4.、语文教师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素。。5.语文教师要具备系统的理论素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