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

解释
道,是指什么意思呢,

释义:合于道的人,道会乐于帮助他。合乎德的人,道就会使之有德。合乎失的人,道就会使他失道失德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道亦乐得》 

    原文: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赏析:追求什么就会在那一个方面有所造诣,道和德只不过是举的例子而已,也就是追求这两个方面就会在这两个方面有所建树,而没有追求的人呢,将是始终迷失的。狭义的道本义指行走的路,后来又指道德,道义、正义,指方法、技巧,还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等等。而道德经里的这种“道”是宇宙的本原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6

原文:

故从事于道⑥者,同⑦于道⑧;⑨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得⑩之;同于失者,道亦失⑴之。⑵[信不足焉,有不信焉。]⑶

【注】

⑥道:修道。

⑦同: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是为“同”。本处可译为聚集,符合。

⑧道:中庸之道,亦可取义道品。

⑨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王本原作“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帛书本及汉简本均作“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据帛书本、汉简本及俞樾之说改。

⑩得:使……得。

⑴失:使……失。

⑵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王本原作“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帛书乙本作“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汉简本作“故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吾依汤漳平之说,从汉简本,且删去“故”字。

⑶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此语复见于十七章,且帛书本无之;马叙伦、奚侗等学者认为系错简重出,当删。吾亦以为舍之更佳;若留,可译作:道德欠缺者,难以取信于人。

【译】

因而致力于修道的人,更为符合中庸之道;致力于养德的人,更为接近高尚之德;既不修道,亦不养德的人,也会为道德所遗弃。

符合于中庸之道的人,必然能有所增益;背离于中庸之道的人,必定会有所损伤。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你所问的这段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第二十三章:同于道者 道亦乐得之。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从事于道的人,道也容易接受他。从事于德的人,德也容易接受他。没有道德的人,无德之人容易接受他。

狭义的道本义指行走的路,后来又指道德,道义、正义,指方法、技巧,还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等等。

而道德经里的这种“道”是宇宙的本原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