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方言分类

中国的方言分类。我天性愚钝,请给与易懂、易记的解答。谢谢。

中国的方言分为4大次方言:

1、华北东北次方言(狭义的北方话):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2、西北次方言(西北官话):覆盖山西、内蒙古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

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话):覆盖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4、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话):覆盖安徽省内长江两岸、江苏省的江北大部、九江、南京至镇江的两岸沿江地区。

扩展资料:

一个大方言区内部仍存在语言差异,因此方言之下又分次方言,次方言内部还可以再分为若干土语。例如,闽方言分为以下七区:闽东区、闽南区、闽北区、闽中区、莆仙区、邵将区和琼文区。

闽南区又可再分为泉漳、大田、潮汕、雷州四片。方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表达地区的文化特色;也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

还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文化包容性越大,越有魅力和影响力。方言理应得到珍惜和保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汉语的方言现在可以分成七区,它们的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1.北方方言 包括四个次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东,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2)西北方言,分布在西北各省汉人聚居的地区,包括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以及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3)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以及湖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的小块地区.(4)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江苏两省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不包括在内),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的沿江一带(如南京,镇江等地)也属江淮方言.
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在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区最广,使用人口也最多,约占汉族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三.
2.吴方言 分布地区包括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镇江不在内)以及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也叫江浙话.吴方言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有八千多万,占汉族人口百分之七点二,以人口而言,是仅次于北方方言的第二大方言.
3.湘方言 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有四千六百多万,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三点二.湘方言由于处于赣方言,西南方言以及客家方言的包围中,内部分歧很大,有些地区更接近于赣方言和西南方言.
4.赣方言 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湖北省东南一小片地带也属于赣方言区.历史上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人民因躲避战乱曾几次大规模南迁,江西是南迁必经之路,对赣方言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再加上长期接受邻近方言影响,赣方言的特征已经不很突出.
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有两千多万,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三点三.
5.客家方言 主要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的边缘地带,也就是广东的东北部,福建的西部和北部以及江西的南部.此外,四川,湖南,台湾等地也有小块的客家方言区.客家人原本是中原地区的居民,由于躲避战乱等原因,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迁徙,主要在闽,粤,赣三省边缘地区定居下来,与中原地区的居民失去联系,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方言.
客家方言以广东东部的梅县话为代表.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多于赣方言,有三千七百多万,约占汉族人口百分之三点六.
6.闽方言 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广东潮汕地区,海南省大部地区以及浙江省南部一些地区说的也是闽方言.
闽方言是汉语方言中内部分歧最大,语音现象最为复杂的一个大方言.一般分为闽南方言和闽北方言两大支系.根据近些年来的研究,至少应该细分为三个次方言: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包括福建南部的厦门,漳州,泉州,晋江,龙溪;龙岩等地区和广东东部潮汕地区,海南岛大部分地区以及浙江南部地区的一些县.此外台湾省大多数汉人说的也是闽南话.(2)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包括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和以福安为中心的山区各县.(3)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北部山区建阳地区建瓯,建阳,崇安,松溪和浦城等县.除以上地区外,散居在南洋群岛的几百万华侨也都以闽方言作为自己的母语.使用闽方言的人在四千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七.
7.粤方言 粤方言也称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省中部和西南部,广西省的东南部,以及港澳地区,数以百万计的海外华侨也大都以粤方言作为母语.使用粤方言的人在五千万以上,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四.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157375.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31
地域方言(常简称为方言)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指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所谓的“语言”和“方言”进行定义时,无论是采用社会语言学者“相互理解性(mutual
intelligibility)”的判别标准,或者是历史语言学者“历史发展关系”的判别标准,我们都无可避免地会碰到相当程度的任意性和困难性。因此,多数人同意,在实际操作上,判别语言和方言的标准往往是政治性的,如果某种语言完成标准化(特别是书面标准化)的程序,我们通常将其称之为“语言”(其本质上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标准化方言”);如果某种语言没有完成这个程序,则我们通常将其称为“方言”(本质上可以被视为是一种“非标准化方言”)。
中国方言
上海话,广东话,山东话,杭州话,苏州话,南京话,湖南话,四川话,等。
第3个回答  2019-04-12
汉语可大分为七大方言:
一.北方话(简称:北语)此有异议
:山西及其毗邻陕北部分地区、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保留古入声字,自成入声调,不同于一般西北官话,也不同于华北官话,近来有学者认为可根据“有入声”这一特点另立“晋语”,从官话方言中独立出来。
二.广东话(简称:粤语)
其中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通常被认为属于粤方言,但也有认为是独立方言。
三.江浙话(简称:吴语)
此处有异议:
徽语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新划分出的一种汉语方言,也有学者倾向于将徽语划归到吴语里去。
四.福建话(简称:闽语)此有异议
:包括闽南方言、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和莆仙方言。
有人提出闽北、闽南两种独立方言命名。
五.湖南话(简称:湘语)
六.江西话(简称:赣语)
七.客家话(简称:客语)
因为分类还有很多争议,所以以上是比较公认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