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问题

2009年我国运用了哪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009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解决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中国近日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中国货币政策近10年来首次提出“适度宽松”。这标志着中国货币政策发生重大转向。与去年以来的从紧货币政策相对照,这是货币政策的方向性转变。
  适度宽松意味着在货币供给取向上,将不再是以控制供应、收缩信贷为基调,而是以对资金供给的释放、信贷的放松为基调,最终是为了达到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目的。
  10年前,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严峻的通缩压力,中国货币政策以增加货币供应量为基调,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中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拉动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地回收流动性和紧缩银根。到2007年年底,为抵御日渐明显的通胀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从历史上看,货币政策的变化,始终与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转向,凸显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
  自去年以来,中国GDP增速连续5个季度出现回落,沿海地区的一些工厂经营困难;同时,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外需减弱使中国出口面临新的压力。
  与此同时,工业品价格、居民消费品价格继续回落。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0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0%,增速已连续6个月出现回落,通胀压力进一步减轻。
  在这一背景下,国家需要采取以降息、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为特征的扩张性经济政策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4万亿元的投资安排,都是国家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提振经济的表现。
  2008年9月底以来,全球主要央行已连续多次采取协同降息的方式,对经济进行扩张性干预。而中国央行也已在两个月时间内,连续三次降低利率,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已取消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一般都具有一定滞后周期,也不会马上就见成效。因此预计未来还会有一系列放松信贷的政策出台。彭兴韵认为,随着今后货币供应量的不断放松,企业融资成本将继续降低,同时银行的信贷风险也会趋于减弱,这些都有利于企业投资信心的回升,最终会传递到经济增长上来。
  在‘宽松’前加上‘适度’二字,就是要强调信贷放松的规模不是全面放松,而是有保有压、有所选择,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 通过政府投资的拉动,最终刺激民间消费和投资需求,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初衷。从1998年二季度算起,我国已经实施了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这期间,积极财政政策为GDP的增长贡献了将近两个百分点。应该承认,如果没有当初的积极财政政策,就不会有今天中国经济形势的总体面貌。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力度,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的使用,要重点向“三农”倾斜,向社会发展倾斜,向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向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倾斜,同时还要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支持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
  应该承认,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是原有积极财政政策的“软着陆”,显示了中央政府在解决这一棘手问题上的大智慧。那么,积极财政政策“软着陆”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财政资金将重点用于解决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全局问题,最明显的是五个统筹所要求的市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据统计,1998年-2003年国债投资中,约有半数是经营性或有效益的项目,其中不少是不需要补助或根本不缺钱的项目。今后,这一状况将会改观。国债资金在继续关注原来已经形成的一些重点项目,保持原有工程的连续性,完成续建和收尾的同时,将更多地投向西部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关注社会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的基础设施项目,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村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其次,国债投资方向调整后,将为民间资本腾挪出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指导思想的转变以及各项政策制度的逐步到位,之前许多只能由国债等国有资本进入的领域将逐步对民间资本开放。无疑,民间资本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再次,国债的投资进行调整后,盲目的市政建设热将会降温。当前,随着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通道,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等行业投资不断升温,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对上述行业也普遍看好,愿意提供超大的无抵押授信额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导致了部分行业的投资过热、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增加和商业银行的信贷膨胀。在这个意义上,国债从相关领域的逐步退出可能有利于防止相关行业的非理性扩张,减少商业银行出现新一轮的贷款坏账风险。
  同时,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加之经济的回升和利率预期的上升,必然使明年发债的国债期限结构有所缩短,也就是说,中短期国债的比重将会有所增加。这其实已经可以从今年下半年以来发行的国债期限上看出端倪。随着中央与地方间财政体制的改革,名正言顺的市政建设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将有可能得以面世。
  另外,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将会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进程,特别是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的推进力度会更大,而面向市场寻求资本金补充的主要选择就是准备的上市。但大量的不良资产存量和潜在量,以及伴随着中长期消费信贷资产规模扩张,日益显现出来的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都是其上市的最大拦路虎。所以,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出路之一就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的加快。正是基于这点,资产支持类债券的面世将是预料中的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19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