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什么

如题所述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时期,完成民主遗留问题时期。(1950-1952年底)

1、1950年平抑全国物价和统一财经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2、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

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1953年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逐步进行三大改造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扩展资料: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中的总路线。

早在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基本完成,

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党中央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南。

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庆祝国庆四周年的口号中,正式公布了这条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渡时期总路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8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1949年建国后,那我们进入了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按照马克思的人类历史社会发展形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那我们这个过渡时期属于哪个形态呢。其实过渡时期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是我们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



扩展资料: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改)。

在“一化三改”两者关系中,国家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三大改造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之手段(“两翼”)。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逐步地改变生产关系,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有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质是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进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1-12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来历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恢复了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伟大征程。我们党根据过渡时期的具体情况和基本任务,制订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比较顺利地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