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事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4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典事例 1、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 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 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 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 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 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 回了书屋。 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2、大家应该都听过“闻鸡起舞”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晋代的祖逖 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 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 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 叫声,他把刘琨叫醒后,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 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 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 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 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 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 做了都督, 兼管并、 冀、 幽三州的军事, 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3、美国第 16 任总统林肯,是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他的成功就在于 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对演讲口才的刻苦练习,并做到了多看、多 听。 他年青时当过农民、 伐木人、 店员、 邮电员以及土地测量员等等。 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 30 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 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那些政治家、演 说家的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 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 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 名雄辩的律师并最终踏入政界。 4、海伦· 凯勒 1880 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 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 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 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 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 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 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 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邱吉尔,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演说 家,被列为世界 10 大著名的演说家之一。但是,邱吉尔第一次在议 会上发表演讲时,却栽过一次大筋斗——当他讲到一半时,突然忘记 了下文,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憋得面红耳赤,只好中断演讲,尴尬地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他毫不气馁,潜心研究演讲技巧,经常锻炼自 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邱吉尔终于成为 20 世纪的著 名演说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6、杰出发明家爱迪生在研究了弧光灯后宣布他能发明一种使人满意 的光。但这种灯需要特殊的材料做灯芯,爱迪生先后实验了数千种材 料,经过几千次失败,1879 年 4 月他改进了前人的棒状、管状灯, 做出了一个玻璃球状物;1879 年 10 月 21 日他把一个经过碳处理的 棉线固定在玻璃泡内,抽出了空气、封上口、通上电流,它发光了, 人类历史上首个电灯出现了 7、无独有偶,1897 年,原籍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对放射性物 质进行研究。她为了提炼一种别人不知道的放射性物质,搞到了一吨 可能含这种物质的工业废渣。在院里进行冶炼、溶解、沉淀、分析。 经过 3 年又 9 个月,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 0.1 克新物质,取名 为镭,这项研究也让她获得了诺贝尔奖。 8、比如头悬梁的孙敬,他是一个晋朝人,每晚读书时,他为了不打 瞌睡,就用绳子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每当头往下 垂时,绳子就会将他扯醒,醒后便继续读书,就这样他成了一个用悬 梁来防止自己睡着的名人。 9、还有锥刺股的苏秦,因为在秦国求官不成,一直被人家看不起。 于是,他决定要争口气。以后,他就废寝忘食的勤奋苦读。每当到了 深夜,四周一片静悄悄时,苏秦已经是头昏脑胀,总想睡觉,他就立 即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人也便醒了。这就是刺股使自己 醒来的名人苏秦。 10、再如西汉的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 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 里传出来的光看书,这就是“凿壁借光”的故事。 11、还有现代的著名画家徐悲鸿,他的画闻名中外,年轻时他励志学 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不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中国人。 12、 王羲之是 1600 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 被人们誉为“书 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 方。王羲之 7 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 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 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 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 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 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 摩字的结构, 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 久而久之, 衣襟也磨破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 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于是 人们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 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 人生感悟:从这些名人故事中,大家一定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 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 做任何事都不能三心二 意、虎头蛇尾,都要有始有终,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回答